《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133214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珍爱生命”这个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围绕“珍爱生命”这一主题选入了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自然生命的伟大,敬畏

2、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本专题学习的方式是文本研习。单元教学总目标是: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小说自身看,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教材将这篇小说放在“精神支柱”这个板块,希望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启示学生珍爱生命,乐观向上。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

3、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从语文教学上来说,这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等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课前预习,设计了预习提示。鉴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目标。三、目标确立(一)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的原则,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设计依据:为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

4、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设计依据:培养学生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分析主人公形象。2.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本文特点,

5、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学法。四、教法学法(一)教法1.学案导学法。先让学生动起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而教。2.整体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动起来,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思路。3.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抓住关键,来激趣、启迪、点拨。4.问题激趣法。使学生能自主探讨问题,体现“以诱达思,合作探究”的原则。(二)学法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良好合作、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1.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根据预习明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拓展,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

6、质。2课堂深入研读课文,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动情导入,以情感人。(2分钟)深情导入后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依据:感受季节的伤感,在伤感中产生好奇,激起学生的学趣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二)检查预习,步入新课。(6分钟)检查字词。有关作家的文化常识,小说的基本常识,引入新课。夯实基础,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分析文章架桥铺路。(三)整体感知,合作讨论。(10分钟)问题的设计

7、:1.故事的主要情节。2.小说三要素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体现。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概述情节,同时能够抓住文本,提炼小说的三要素并概括出其特点,为下面进一步探究疑难张本。(四)深入文本,讨论探究。(20分钟)1.谁是本文的主人公?2.为什么最后一片藤叶能救琼珊?3.结局在情理之中吗?符合生活逻辑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总结欧亨利式结尾)设置这一环节,是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疑问集中分析探讨,由学生设疑也由学生解疑,老师作相关的提示,引导学生分析疑难。(五)交流心得,情感升华(5分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几幅图片,学生思考交流。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情感态度和价

8、值观的教育,使知能情意相融合,实现语文课堂功能的升华。(六)拓展延伸,作业巩固。(课后)1.老贝尔曼是如何画最后一片叶子的?发挥你的想像,写200字左右的场面描写。2.比较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体会欧亨利结尾的妙处。这两项作业是开放性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读写思用相结合,打通课堂内外,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七)课堂小结,情感共鸣。(2分钟)课堂小结: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血液。爱的伟大,人性的光辉,随着这篇永不凋零的藤叶将永远在世人心中熠熠生辉。(八)板书设计(一)小说三要素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主人公)社会环境环境自然环境情节

9、(二)欧亨利式结尾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认知、策略、动力三个系统相互融合,同步运转的过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和接受能力,寻找好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六、时间安排(一)动情导入,以情感人。(2分钟)(二)检查预习,步入新课。(6分钟)(三)整体感知,合作讨论。(10分钟)(四)深入文本,讨论探究。(20分钟)(五)交流心得,情感升华。(5分钟)(六)拓展延伸,作业巩固。(课后)(七)课堂小结,情感共鸣。(2分钟)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2一、学生简介作者,明确识记内容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抹槛绿模2

10、、幢瞅瞥昵(黑板出示,在学生完成多音字时提问,两者同时进行,节时;纠错,)三、学生自由读:注意文中词语;思考,文中人物生活都很窘困,哪些语句或语段能体现出来,请在文中做一下标记。四、下面我们先检测一下对文中词语的掌握1、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暴躁A账款昵称苔藓错综复杂B倾泻扯淡口哨一筹莫展C一幢暴燥窗槛唠唠叨叨D纳闷颤抖数落转弯抹角2、下面请同学们就各自找出的表现文中人物生活窘困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讨论(可以分组)然后我将找同学回答。明确:a用具:“她躺在一张油漆过的旧铁床上”;“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推测他没有雨具,一个“透”字表现了出来;这一点可以不作讨论,看情况而定

11、)b外貌:“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c经济苏艾靠画一些插图来生活,薪水少且不稳定;老贝儿曼主要靠做模特生活d生活环境:文章的第一节表现了他们住所在偏僻的杂乱无章的华盛顿的一个小街道。(这一点较难,但也最重要因为这牵扯到文章的布局问题,这一节看上去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它给人物的出场以及人物的生存境况作了铺垫和交代,应多引导多启发。)3、生活在下层的贫苦之人自身能够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自顾不暇,很多人往往会自扫门前雪。欧亨利的文章中的人物是不是这样呢?那么他们之间的情谊又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请在文中标出。明确:a苏艾与琼珊:她们5月相识直到琼珊得病的11月间相处融洽;琼珊得病苏艾对她

12、的照顾(学生找到相应文句)b老贝儿曼对她们的帮助,尤其是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画作所蕴涵的浓郁情谊。(可以让学生叙述,培养概括能力、表达能力)4、本文的中文译名有三个最后一片叶子最后一片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请结合自身理解谈一谈哪一个更好,简要说出你的理由。(题目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最后一个:“常春”使人产生明丽光辉的联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暗示性、蕴涵力更强,能更充分地表现文章的主旨。)5、主旨: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了他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惟一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

13、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他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他忽然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了。”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而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自己使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在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沉淀自己使我们像文中的苏艾和老贝儿曼一样用心去关爱我们身边

14、的每一个人,那么人类的福音将真正的到来了!6、总结:回扣这节课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自然):情节:7、作业(看情形选则)a、苏艾与琼珊从5月相识直到琼珊得病的11月间相处融洽,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一篇约200字的短文b、假设琼珊在弥留之际让你带她给她的好友苏珊写一封感谢苏珊的信,请发挥想象写一封300字左右的信。C、苏珊与琼珊参加了老贝儿曼的葬礼并写了一篇悼词,请想象它的内容,200字左右。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与探究,由分析讨论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切入点赏析结尾特点及妙处,分析理解文章主题:一是普通人之间无私的关爱,二是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间真情,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坚定人生信念,珍爱生命。教学重点:分析“欧亨利式结局”的特点和妙处,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认识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性反思: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有三: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