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1315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左旗高级中学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生物(理)、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 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25%B.50%C.75%- # -D.100%2. 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 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 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 白化病患者与表现

2、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有芒X有芒T有芒有芒X无芒T有芒3. 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有芒X有芒T有芒 215+无芒:70有芒X无芒t有芒101+无芒97A.B.C.4. 有关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5. 以下各组生物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D.(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B.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6.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A. 正确选

3、用实验材料B.对父本进行去雄并采集花粉C.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D. 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分别表示患病男女)下列四图中7. 下列人类遗传病的系谱中(口O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是()& 占 S c5AE-8.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 受精卵进行的细胞分裂一定是减数分裂9.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

4、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10.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11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 )A. 体细胞 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D. 次级精母细胞C.13.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 A. 基因全部在染

5、色体上B.C.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14. 下列关于果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雌果蝇体细胞含有两条 X 染色体, 正确的是 (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B.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有 Y 染色体C. 雌果蝇产生的卵中有两条X 染色体 D. 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两条 Y 染色体15.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 , 其本质区别在于 ( )A. 染色体复制B.纺锤体形成C.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D.复制一次,分裂两次16. 某女性患红绿色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女性一定获得了其祖父的色盲基因B. 该女性一定获得了其外祖父的色盲基因C.该女性一定

6、获得了其外祖母的色盲基因D.该女性一定获得了其祖母的色盲基因A. 减数第一次分裂B. 减数第一次分裂C. 减数第二次分裂D.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减数第二次分裂17. 减数分裂过程中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 别发生在 ( )18 同源染色体是指 ()A. 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B.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D.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19. 科学研究发现 , 小鼠体

7、内 HMIGIC 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 HMIGIC 基因缺陷的实 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 ,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 ,而具有 HMIGIC 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 , 说明 ()A. 基因在DNA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D.DNA具有遗传效应20.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B. 噬菌体的核糖体C. 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拟核2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 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

8、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 30个鸟嘌呤D.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22. 细胞内某一 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A. G的含量为30% B.23.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50% D.嘧啶含量为40%( )DNA的X光衍射实验A.D. B.C.24. DNA在动物细胞中存在于()染色体核糖体叶绿体咼尔基体A.B.C.25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线粒体D.C. D.26.用a表示DNA, b表示基因c表

9、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下列图中四者关系中正确的是()27. 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B.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28.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29. . i复制是以亲代.I为模板合成子代.I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 . . i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

10、 .1复制只以亲代. .1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的准确性30.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A.0 个B.2 个C.30个D.32个31. 孟德尔运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法C.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法32.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B. 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D. 类

11、比推理法、假说一演绎法、类比推理 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l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1:1B. 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C. Fl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 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33.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 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4、12、12 和 24、12、12B.24C. 48、24、12 和 24

12、、24、12D.24、24、12和24、12、12、12、12和48、24、12()35.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 )A. F2的表现型比为3:1 B.R产生配子的比为1:134. 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36.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和相间排列,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表示磷酸二酯键D.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37. 下列

13、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B.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C.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D.F2有4种表现型和6种基因型3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5s和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的做法是(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B.分别用5S和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 T2噬菌体C.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39. 小鼠A基因决定黄色皮毛,R决定黑色皮毛。同时具有 A、R基因时表现灰色皮毛,只有a、r基因时表现白色皮毛。现

14、有一只灰色雄鼠和一只黄色雌鼠交配,统计多次交配产下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3/8,灰色3/8,黑色1/8,白色1/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AaRr 含,Aarr 早 b. AaRr s, AaRr 早 c. Aarr 父,AaRr 早 d.AaRR s , Aarr 早40. 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6分)唱正石前耳汁mP黄色于叶(甲)x绿色子叶(乙)iFt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1 : 1实驶二P童色子叶丁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