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12901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初探摘要: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策。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意义 对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贯彻教育方针必须重视德育。当前德育基础性工作是道德教育,今天,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物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2、。这是因为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2004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

3、一系列新课题。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在未成年人中中学生又占了相当的比例。一、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1、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品德被列为各才能之首,可见德之重要。 品德是构成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品德不良会导致学生发展方向的迷失,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

4、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思想道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2、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但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还不成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为他们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以及某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5、。少数中学生在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中学生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御消极因素影响的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3、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而且可以唤起他们内心的良知、正义感和羞耻心, 从而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高尚的人。4、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

6、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他们更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预防和减少犯罪现象的发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5、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牵动着亿万家长的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是得民心,顺民意,维护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心工程。二、 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家庭原因和学校

7、教育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角度来看,目前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机制相对减弱。社会的思想文化导向不够清晰,人们的思想观念混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欲和消费主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青少年学生。中学生在文化娱乐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现在的娱乐和媒体导向存在低俗性的倾向。文化娱乐的场所少,而且格调不高。整个媒体导向没有将宣传树立良好的美德和完善的人格作为主导,相反却过分追求艺术作品的娱乐性、可视性、刺激性。这一误导,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极为严重。如有的中学生因看了黄色淫秽书刊、黄色录像带、浏览不健康网站,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无心念书,过早成熟,有些甚至犯罪。还有一

8、些录像带都是一些杀人、抢劫、枪战的影片,使得一些学生也学得很野蛮,动不动也舞刀弄棍,有些还弄出人命。从家庭角度来看,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在家中俨然是位小皇帝,加之经常还有四大护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孩大都产生蛮横不讲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而且这些孩子在家大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又不能吃苦,且心理素质也很差,经不起一小点的挫折。面对挫折,许多学生采取消极逃避或不正当的方式来对待,如逃学、自杀等。父母对子女管教过严,态度粗暴;家庭成员本身的不良品德以及家庭关系的紧张、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

9、会对学生造成各种影响。比如:一些家长自私、贪小便宜、赌博等,这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种下不健康的种子。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作为应试教育对立面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已历时多年,但至今仍没有真正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一些教师素质低、缺乏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安于现状,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逆反心理严重,都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学校德育工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德育与学生实际脱节现象严重,德育目标不确定,目标无坡度,而且在实践中,还出现德育目标倒挂现象。德育内容重复,形式单调,没有根据不同学生年龄阶段思想品德的

10、发展规律形成层次。德育方法上也存在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的现象。中学德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中学生的思想和一些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及时矫正,因此,间接地造成了偏差行为的产生。三、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品德教育第一,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保证。当代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社会环境为学生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他们能够深度地观察社会和认识生活,对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发挥了的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强大的渗透力,使学校的围墙无形坍蹋,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己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担忧,难怪有些教师

11、无可奈何:“我们在学校辛苦一年,不如学生上街转悠一天。”对此我们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要企求在思想无菌室里培养人。越是在社会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越要发挥学校的实施道德教育主导作用。怎样做到这点呢? 首先要优化校园环境,良好的环境具有陶冶学生情操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环境接受心理的重要性。学生在定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就会受到环境风气的熏陶,产生一种自然接受心理。所以在加强道德教育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塑造一种生机勃勃向上的学校精神,用丰富的精神养料滋润学生。这将产生“不说而教”的效果。 其次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道德教育。根据心理

12、学和德育学讨论研究表明,初中阶段,随着生理的蓬勃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独立感,成人感,日益增强心理上独立性与依附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错综复杂,思想品德发展动荡多变。这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时期。中学生思想品质发展动荡多变特点使地对社会现象,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产生误差,不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因此学校实施道德教育要强化德育功能作用。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克服成人化说教,要正确诱导和帮助分清是非,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法,施之以情及时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以增强学生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再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

13、郁的文化氛围,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向学生推荐优秀书刊、影视、音像等作品,举办读书报告会等,健康向上的东西去教育影响学生, 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艺术、体育、课外科技活动等作为实施道德教育的载体,把寓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中,磨练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达到育人的效果。 第二、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规范是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内容具体化。因此要把规范作为对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的基础文明行为来训练,使之行为成习惯,习惯成品格。(1) 抓规范教育与训练要做到三个结

14、合。即:(1)坚持规范教育训练与建设良好校风为目的相结合。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形成良好的校风互为条件的。只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而良好的校风倡导和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2)坚持规范教育训练与学校常规制度相结合。规范教育仅仅依靠说教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一定的强制性措施和可靠的有效的公平的检歪监督评比手段,这样(规范)教育与训练才有效。(3)坚持规范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一个过程,这就是学生自身实践活动。即通过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断矛盾统一的过程逐步发展起来。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训

15、练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和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提高道德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为人师表,其品德和人格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示范影响。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时刻都在用自己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着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并以老师作为自己的模仿榜样,所以老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老师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治学精神,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是最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人格力量。未来决定人才,人才出于教育,为了未来公民的素质,我们必须进

16、一步加强师德教育。第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曾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吸收孔子的智慧。这表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历经中国社会几千的儒家思想,始终把伦理道德及为人之道放在第位。其精华为我们今天搞好德育工作,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关于“立人”“达人”“老吾老,幼吾幼”的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注重礼貌。懂得荣辱。尊敬师长善待同窗,爱护公共财物等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如国际著名学者杨振宁教授认为,儒家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如注重教育,注重人际关系,主张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