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复习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12555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流专题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专题复习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含沙量支流弯曲度密度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 结冰期 河流的水系特征:流程流域 流向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 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 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 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 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 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 自然原因:a. 水系特

2、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 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 畅。 水

3、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2)人为原因: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 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9. 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

4、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一淮以北秦一淮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灾原因:自然原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泄洪能力不足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人为原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价值: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 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

5、众多的工业城市;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 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我国的黄河忧患和黄河的根治忧患的原因: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 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有 决口的危险黄河的根治: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具体措施有: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修筑梯田,打 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上中游修建水库。6、两大湖泊分布区概况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 为我国五

6、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 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 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除天然湖泊外,我国还有许多人工湖泊一一水库。天然湖泊与水库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灌溉、航运、养殖、 发电、提取化工原料和旅游等多种功能。我国不少湖区风景秀丽,如西湖、太湖、洱海、天池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 地。补充关注湿地: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 库、

7、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提供水资源及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湿地的间接利 用功能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与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独特的生态功 能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补给类型补给时间影响因素和补给特点主要分布区雨水补给夏秋季节随降水量而变化,不连续且集 中,水量变化大东部季风区最为 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 补给春季春季升温,有时间性、渐增过程东北地区高山冰川和永久 积雪融水补给夏季夏季高温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和日变化,年径流量较稳定西北和青藏地区湖泊水补给

8、全年取决于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水 位,对河流有调节作用长白山天池和长江 中下游,较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一般与河流水位有互补作用, 水量较稳定普遍综合练习题:下表是我国三条河流流经地区的大致经纬度,据此回答13题。(双选)河流经纬度40.5収,110OE23.5ON, 110OE40.5収,85OE1、关于三条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条河流均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三条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C.三条河流的丰水期都出现在夏半年D.三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基本相同2、 关于三条河流径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程长、流域广,径流量大于、两河河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小于、两河C.河下游径流量小

9、于上游径流量D.、河最终均注入海洋3、 关于三条河流流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域的耕作制度依次以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为主河下游的农作物以冬小麦、棉花为主C.河三角洲地区有混合农业D.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发达 下图为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干流剖面图及水能蕴藏量表,读图回答47题。海拔(米)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7000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入海 11( T*米)iz厶匕桔屈口吉”曰占 亠血首m曰、()C. b河的流程长 D. b河开发程度高 ( )经济发展水平低D.河流水能殖藏最(万F瓦)a5000h27

10、900c26802(14055b河比d河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得多,主要原因是 A. b河的落差大B. b河的流量大b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很小,主要原因是 气候湿热地形崎岖A.B.c河流域的自然带主要是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a、b、c、d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相比较,d河A.径流量最大B.汛期最长C.含沙量最大8、读“全国主& OOO 题。5 OOO4 OOO3 0()02 OOO1 OOOO萸?可淋了可海泗 长和:珠汀松花汀辽了可其他.4、5、6、7、C.气候干旱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流失面积 窗治理面积(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无结冰期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回答以下问(1)

11、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 。(2) 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3) 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 。(4) 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9. 我国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有:(1)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2) 河道深、宽,通航能力大(3)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深入广大农村(4)河水不结冰,四季可通航(5)农村经济较发达,货运量也大10. 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1)平原地形,水流平稳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3)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4)运河沟通天然水系,

12、形成发达的运输网11.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千米,是我国内河运输的主动脉,沿线的石化、冶金、汽车等原材 料运输对水运依赖程度高达80%。近20年来,随着中部经济与东部经济差距的拉大,长江河道治理和基础条件未得到 有效改善,其运输能力仍有70%未能发挥,和欧洲的莱茵河相比,其水量是后者的10倍。但年运量仅为后者的20%。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利用程度较低。(1)对比莱茵河,说明长江航运能力低于莱茵河的自然原因补充:亚马孙河比莱茵河的航运价值低的原因?莱茵河沿岸工农业发达对航运的需求大;而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工农业不发达,对航运的需求小(2)

13、三峡与虎跳峡为什么都水能资源丰富?可是为什么首先建设三峡水利工程?答案:1 AC 2 BC 3 BC 4 B 5 A 6 D 7 C8(1)自然原因: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2)植被覆盖率较高(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4)水土流失 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 整体性11(1)答案:气候原因: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流量变化大;莱茵河大部分 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流量变化小。地形因素: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不利航运;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河段地势低平,水流平稳(2)答案:都位于地势阶梯的交替处,落差大;都在长江干流上,径流量大。 自然原因:虎跳峡地质复杂,在板块交界处;三峡地质条件稳定,花岗岩坚固。 社会经济原因:虎跳峡处于西南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电力市场小(距离华中华东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