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12519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 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SWOT分析 供给链融资作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性越来越显著。笔者经过SWOT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订出相关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的最优战略选择。一、中国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的优势链式的融资方法灵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和银行传统业务相比,供给链融资不再强调用户的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法,而是强调供给链上关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信用实力、关键企业和中小企业单笔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的连续性、授信上限和额度的分散标准、封闭性运作和贷款的自偿性等。关键企业的实力能基础上确保避免

2、交易步骤、付款步骤的潜在风险。经过对物流、资金流控制模式的封闭式运作,银行能够直接根据交易链条将资金直接付给用户的上下游关键企业,首先确保供给链上中小企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其次也确保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使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得以有效隔离和屏蔽,从而降低信用风险。用户资源优势。我国市场的中小企业用户资源潜力巨大,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大中小城市,在全国有便捷的营业网点和众多的从业人员,能够利用本身的优势大力发掘本土潜在的中小企业用户。商业银行能够横向扩大用户资源,并在原有用户资源基础上纵向延伸服务范围。供给链关键集中在钢铁、汽车、石化、电信、煤炭等关键实力较强的行业。伴随不停的实践探索

3、和经验总结,商业银行能够依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行业分阶段地提供融资,在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内专业知识、企业信息和市场信息以后,逐步延伸服务范围。成本优势。相对于传统贸易融资,供给链融资愈加关注关键企业,在此基础上扩大了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的用户基础,降低了贷款调查成本,增强议价能力,提升了银行利润。二、中国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的劣势操作风险。供给链融资在降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加大了银行的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对贸易项下的货物、应收账款、业务步骤进行监控,同时供给链上业务步骤步骤多,决议链条长和步骤多的情况,也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对贸易项下的企业商品经营规模有深刻的了解,建立专业化的审查、

4、审批团体和专业的产品业务团体,加大了业务人员的操作风险。整体风险。供给链融资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同时也加大了供给链的整体风险。因为供给链融资的信用基础是供给链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关键企业的管理和信用实力,伴随融资工具不停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延伸,风险也会对应扩散。这就要求银行在考察风险时,首先要立足于供给链的总体风险,以确保供给链的可连续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供给链融资包含四大类金融主体:银行、企业、相关的中介组织和监管机构。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供给链融资又属于金融创新产品,传统的监管法律难以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剧了潜在的风险。三

5、、外部环境分析机会分析。供给链融资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个新型融资模式。伴随中国宏观经济连续稳定增加,中国中小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也不停改进。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成本过高,企业不堪负重,资金短缺成为中小企业“造血”难的关键。此时开始供给链融资业务为中小企业“输血”,无疑会给广大的企业发明契机,同时也给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威胁分析1、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和人才流失。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拥有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研发能力,又能够凭借较高的国际声望在我国高薪招揽更多优异的人才。它们的介入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外部威胁。2、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中小企业受

6、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降低了原本预期的偿债能力,很多银行遭受坏账的可能性增大。3、商业银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竞争加剧。因为金融产品含有很强的同质性和易模拟性,一旦有一家商业银行首优秀行了金融创新,其它银行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开发类似产品。造成供给链融资业务竞争愈加剧烈。四、供给链融资业务发展策略为了促进中国商业银行供给链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需采取以下策略:市场竞争策略1、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包含用户定位、经营领域定位和产品定位。首先看用户定位。商业银行应该满足关键企业用户和上下游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发明出有新意和共赢的营销策略,培育良好的银企关系,建立起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稳定的信用关系;再来看经营领

7、域定位。为了推进供给链融资业务长久可连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在总行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供给链融资业务的推广和宣传,在经济发达、产业集中、附加值高的地域设置分支机构,同时做好和当地企业的互动工作;最终,分析产品定位。产品管理部门应依据市场需求设置独具特色的供给链融资业务的品牌,并加强品牌战略的实施。2、加强业务人员的更新和培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职员的素质是进行关键能力竞争的关键,一流的人才、优异的职员是形成商业银行关键竞争力的决定性原因。商业银行能够经过对业务人员进行拓展训练、脱产培训等手段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职员的潜力开发。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提升职员的工作

8、主动性和整个银行的凝聚力。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突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功效,拓展业务范围,满足市场和用户对供给链融资业务服务品种多、渠道广的需求。以金融科技发展为背景,为满足关键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为根本,进行供给链融资业务的产品创新,拓展现在的业务范围以适应市场需求,达成银企共赢的目标。风险防范策略1、信用风险。建立企业信用评定机制,建立一套全方位、动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合作企业进行风险评定,从源头上防范企业信用风险。除此之外,供给链融资在降低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加大了银行的整体风险。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在供给链融资的角度对全部组员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评定。

9、2、操作风险。建立专业的审查、审批团体,经过对交易链各个步骤的授信覆盖,将授信对象的交易方信誉和资质也纳入授信业务中,结构授信操作过程中的封闭性和自偿性。3、政策风险。供给链关键集中在钢铁、汽车、石化、电信、煤炭等关键实力较强的行业。商业银行在提供供给链融资的同时,需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合适调整对授信对象的授信额度。战略合作策略1、加强和关键企业的合作。在和上游的中小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需向关键企业证实授信对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对中小企业的生产进行监控以确保融资用于组织生产,并督促企业按时向关键企业交货等。另外,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为关键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理财等服务。2、加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物流企业掌握着对货物的运输、监管等步骤,为商业银行建立起一面“防火墙”,就企业的经营活动向银行立即提供预警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很显然,物流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银行代理人的角色,保障了信贷的支持资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