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电解安全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10882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水电解安全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水电解安全规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烧碱1产品生产的原理及特点1.1生产原理、方法本厂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制取烧碱,其原理是将原盐溶解后得到饱和的 粗盐水,然后将其精制,送入电解槽的阳极室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 电化学反应,并利用离子膜的选择透过性,在电解槽的阴极室中生成32% 的液碱,将该液碱冷却后即可得到合格的成品液碱。在烧碱的生产过程中, 具有易燃、易爆、中毒、灼伤及触电等特性和危险性。因此,高度重视安 全工作,搞好防火防爆,防止酸、碱灼伤,防中毒的危害,是搞好生产、 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及各种规章制度,精心操作,才能搞好安全生产。1.2主要化学反应式2NaCl

2、 + 2H2O 岬 2NaOH + 鸟+ C1.3 工艺流程简述将原盐(NaCl)溶于水(60C),制成饱和的粗盐水。加入精制剂及沉 淀过滤后除去Ca2+、Mg2+离子以及其它杂质后,制成饱和精盐水。然后送入 电解槽的阳极室,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在阳极室中得到氯气(C12)和淡 盐水,在阴极室中得到NaOH含量为32%的液碱和氢气(叱)。将阴极室出 来的液碱冷却后,即得到合格的成品烧碱。1.4生产特点在本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易燃、易爆、化学灼伤、触电、中毒、腐蚀、易机械绞伤及高处坠落等特性和危险性。1.5重要岗位及特点盐水氯化钡配制特点:毒害电解电解槽特点:易触电、易燃、易爆氯氢特点:

3、硫酸灼伤、易燃、易爆、中毒盐酸氯化氢合成特点:易燃、易爆、中毒液氯压缩、包装特点:易燃易爆、中毒2安全生产规则2.1本产品生产的所有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以 后,方可上岗。2.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氯碱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 及各种规章制度,精心操作,严禁班前、班中饮酒,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串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2.3本生产范围内,严禁烟火。所有岗位必须备有足够的消防用具和器材, 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使用性能,保证完好,随时能用。2.4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知识,会使用本岗位配备的消防用具和器 材。2.5生产厂房必须装有避雷器。电器设备和氢气管道必须装置有

4、良好的接 地装置,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氢气管道所有法兰处要安装“静电桥”。2.6电解工段、氯氢处理工段氢气房生产现场的所有电器设备、仪器、仪 表应采用防爆型。2.7电器设备出现故障,应由电工处理;仪表、仪器出现故障,应由仪表 工处理;其它任何人员不准私自安装、拆卸、修理。2.8所有物料管道及设备,应密闭无泄漏。氯、氢物料管道,在安装和检 修后均应作耐压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9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10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严禁超温超压。2.11所有转动设备在启动前应盘车23转,无异常情况下启动。所有转 动装置应安装有防护罩。2.12运转设备

5、的加油和卫生清扫工作,不准在运行时进行。2.13所有电器设备,不准用潮湿手接触或启动,更不准用水冲或湿布擦洗。 2.14用临时灯时,电压不得超过36伏。2.15凡灌装烧碱和检修酸、碱管道及设备时,除必须穿戴好工作服、鞋、 帽外,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橡皮手套。2.16冬季长期停车时,要把一切用水设备、管道内的水放尽,以防冻坏设 备、管道。2.17检修碱罐、酸槽及其它有物料的设备、管道、阀门时,应首先切断物 料来源,泄压、排空,将物料妥善处理,再把设备管道冲洗干净后,方可 进行检修。2.18需要进入容器检修的,必须按规定办理入罐作业证、动火作业证、 登高作业证等,严格执行入罐作业管理制度。2.19

6、未经有关部门或分厂许可,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生产现场参观、学习。 经公司有关部门及分厂同意,允许进入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的外来人员, 必须要有公司或分厂指派的人员带领(陪同),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否则, 任何工作人员有权制止,谢绝参观学习。2.20登高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带经安管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 使用。2.21吊装孔处应设置防止坠落的安全标志。2.22生产现场发生突发事故后,紧急处理、人员救治程序、方法及措施, 应根据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3安全生产操作3.1盐水工段3.1.1取用盐库的原盐时,要防止盐堆塌方。3.1.2装载车必须指定专人开动、操作,不准随意换人或私自驾驶、操作。3

7、.1.3皮带输送机运转时,禁止跨越。3.1.4在配制纯碱、氯化钡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及橡胶手套, 避免烫伤和中毒。3.1.5化盐桶、澄清桶等各处的防护栏及行人天桥应经常检查、维修,防 止因长期腐蚀而损坏,引起高处坠落或掉入池、桶中的人身事故发生。3.1.6经常检查澄清桶、预处理器、配水槽的上盖是否坚固,栏杆是否完 好,各观察孔盖是否完好并盖好,严防异物掉入或发生人身伤害事故。3.1.7中和盐水的过碱量时,要严格控制盐酸加入量,避免管道、设备、 电解槽的腐蚀。3.1.8加强氯化钡的装卸、贮存、配制、使用及包装袋的管理,严格执行 公司氯化钡使用管理办法。3.2电解工段3.2.1所有工作人

8、员除穿戴好工作服、帽、橡胶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外, 还必须穿绝缘鞋(靴)。3.2.2操作人员要将配备的防毒面具放到规定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及时 更换,妥善保管。3.2.3严格执行单手操作规定,禁止一只手接触电解槽,另一只手触及其 它接地构件,或者两手同时接触并列电槽。3.2.4严禁将金属导体与电解槽接触。3.2.5电解槽运行时,阴极出口软管中不得出现断流现象。3.2.6电解槽运行期间,加强联系,以控制直流电均衡稳定,盐水连续稳 定,氯气、氢气抽力应严格按工艺指标要求控制。3.2.7经常检查电解槽断电器断电效果,必须保证断电装置可靠,使其始 终保持良好的断电状态。3.2.8电解房地面必须保持干燥,

9、严禁用水冲洗电解槽。3.2.9天车轨道及吊钩要有良好的绝缘,所有的设备、管道接地必须良好。 3.2.10在电解槽运行期间,禁止将氢气排入厂房内。氢气总管应有自动泄 压装置;氢气放空管末端应装置有阻火器和避雷保护装置。3.2.11室内氯气浓度必须控制在1mg/m3以下,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戴好 防毒面罩,查找原因及处理。3.2.12油布和面纱等易燃物,不准放在电解槽其它高温设备上。单槽停电 后,需将氢气连接管上的截止阀关闭,不得有氢气冒出或将空气吸入氢气 总管。3.2.13停车检修时,氢气系统应在打开氢气放空阀的情况下,抽排气一小 时后,取样分析,至系统含氢小于0.2%以下时,方可检修、动火。3

10、.2.14电解房内及周围30米范围内需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安 全作业证,严格执行动火制度。3.3电解槽修理3.3.1在电解房内工作时,必须执行电解工段的有关安全规定。3.3.2除装槽作业外,要严格执行单手操作规定。3.3.3拆、装电解槽时,要防止挂钩引起的接地短路,天车挂钩时,要防 止挤伤手指,禁止在吊装的重物下行走和停留。3.3.4严禁敞胸露怀,卷起袖管,以免被盐水及电解液、导电铜排烫伤。3.3.5天车、泵由专人管理,及时检修保养。3.3.6天车轨道及吊钩要有良好的绝缘。3.3.7天车必须由持有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天车工操作。4. 主要安全控制指标4.1入电解槽盐水a无机铉含量W 1m

11、g/lb总铉含量W 4mg/lc NaCl: 3055g/Ld Ca2+Mg2+ W 0.02mg/le 游离氯:无f PH 值:9114.2电解a单槽氯气纯度N 99%b单槽氢气纯度 N 99.5%c氯中含氢 W 0.4%5. 燃烧、爆炸、化学灼伤、触电、摔伤的防范5.1氢气、氯气及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的防范5.1.1氢气与空气、氧气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氯气和氢气,是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联产物。氢气是可燃气体,当氢气与 空气混合、氢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极限和有火花的情况下,即可发生 燃烧爆炸。氢气与空气混合时,爆炸极限:474%;氢气与氧气混合时, 爆炸极限:4.595%。5.1.2氯气、氢气混合

12、气体的爆炸极限氯气中含氢在37%时,可发生着火燃烧,同时压力缓慢升高;氯气 中含氢在715%时,可着火燃烧,同时压力急剧升高,但不发生爆炸,氯 气中含氢在1583%时,发生燃烧并伴随发生爆炸;氯气中含氢在8390% 时,剧烈燃烧,压力剧增,发生猛烈的爆炸。5.1.3氢气燃烧爆炸的产生原因5.1.3.1氢气系统的着火a氢气放空管由于打雷引起着火。b电解槽间短路引起着火。c氢气管道、设备检修时由于置换不彻底,检修中因铁器碰撞产生火花引 起着火。5.1.3.2氯气和氢气混合,引起燃烧爆炸的原因电解槽运行过程中,阴极室氢气大量进入阳极室,造成氯气和氢气混 合燃烧爆炸。其产生原因:氯氢压差过高或压差剧烈

13、波动造成离子交换膜 损坏,从而造成大量的氢气进入氯气中达到爆炸极限,由于摩擦、静电等 原因引发爆炸。5.1.4燃烧爆炸的预防措施5.1.4.1严禁烟火,防止电火花产生措施a电解房、氯氢处理现场、合成生产现场及周围3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及实 施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b厂房周围要设置避雷器。氢气放空管必须安装阻火器及安全水封。c氢气系统管路要密闭,保持一定的正压操作。氢气管道上方不得设置输电线路。d氢气管路必须设置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要小于4欧姆。氢气管道所 有法兰处均要安装“静电桥”。e厂房内保持通风良好,不准在室内排空氢气。发生氢气总管、支管、放 空管着火时,必须在系统内保持微正压的情况下,进行

14、灭火扑救。5.1.4.2降低氯中含氢的措施a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氯气和氢气的压力,保持压差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b密切注视进槽阴、阳极液流量,避免出现断流。c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 技术水平、操作素质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5.2烧碱灼伤的防范5.2.1烧碱的物理化学性质5.2.1.1烧碱的化学名:氢氧化钠,分子式为NaOH,分子量40.01。金属 阳极生产的电解液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或无色、无味带有滑腻感的液体。 被氯化钠饱和的氢氧化钠的沸点117.5 C(大气压下),氢氧化钠的冰点 -10 C-4 C,氢氧化钠的比重1.358。5.2.1.2氢氧化钠在

15、热和光作用下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在空气中也不氧化, 可与水任何比例混合,为三大强碱之一,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和盐类、 酸性氧化物、油脂等发生化学反应。5.2.2烧碱溶液的危害性烧碱溶液溅在皮肤上,尤其是高温烧碱液,会引起皮肤表皮的灼伤;接触 毛发,能使毛发脱落;溅入眼内,会使视网膜发炎,引起视力衰退,甚至 失明;吸入碱蒸气或碱雾,能使气管和肺部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发生肺炎。5.2.2灼伤的预防措施5.2.2.1进入岗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防护眼镜,防护帽和橡胶手套等劳 动保护用品。5.2.2.2生产岗位附近必须设置有洗眼器和自来水管,备冲洗用。5.2.2.3烧碱一旦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5.3氯气中毒的防范5.3.1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氯气是有毒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比空气重,在0 C时,0.1MPa 条件下每立方米重3.214千克,易液化,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钠和盐酸,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气、氢气混合物含氢爆炸极限587.5%。 氯气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生产现场空气 中含氯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5.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