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10186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一流城市 一流大学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 “一流城市,一流大学”,这是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所提的一个口号。其涵义有二,一是一流城市,需要建设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一流大学,很难成就为一流城市;二是一流大学,要依托一流城市建设,离开了一流城市,大学要建成一流很难。这个口号很具迷惑性,从教育和文化角度说,一流大学确实可以为一流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也可为城市的文化繁荣注入活力;而从大学办学资源角度分析,一流城市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资源,包括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机会。可是,如果就此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却极有可能陷入功利办学,一方面,城市在建设大学时,希

2、望大学能对城市有现实回报,具体包括在本地招收更多的学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此一来,一流大学就不是为全国服务、全世界服务,而变成了为当地服务按照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的思路,大学要是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城市要大学来干什么?另一方面,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希望从政府处获得资源,或者在当地寻找办学资源,这导致大学的办学资源渠道极为狭窄,也造成大学对地方和政府的严重依赖,这带来两方面后果,其一,大学会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城市资源丰富;其二,由于政府掌控着学校的主要办学资源,大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严重缺乏,进而很难办出特色,也难以成为一流。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现在就出现了上述问题。

3、过去10年间,国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建原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地方政府为全国重点大学也投入一定的办学经费,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全国重点大学都出现一个现象,即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急剧上升,有的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甚至超过50%,全国重点大学俨然成了地方大学,这显然与世界一流大学生源的国际化严重背离。在城市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还有一个战略是“产学研一体化”,把大学作为推进这一战略的中心。大学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可是,却必须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在“产学研”战略推进过程中,不少大学迷失了方向,产、研变为了重要任务,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人才培养。最近,武汉大学出台政策,支持师生“下海”,按规定,教师创业可保留岗位3至8年

4、,学生到企业搞技术研发可计学分。据称,这主要是为了配合武汉市的政策。今年8月,武汉市政府推出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众多鼓励高校师生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武汉晚报12月6日)教师的科研成果要面向市场、转化为产品,这没有错,可是,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不应该由教师本人来实现,如果每个教师弄出一个成果,都自己去办公司,谁来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另外,擅长教育、学术研究的教师懂得经营管理吗?教师下海办企业还继续保留教职,在10年前就被证明不合适。在美国,教授可以到自己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做顾问,但两年之后,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留在企业,要么回学校

5、当教师。另外,我国大学的办学资源来源十分单一,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向社会募捐极少,这就决定了大学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办学资源。几年前,我国内地省份在地级市兴办了一批本科院校,现在这些学校都想搬迁到省会城市办学,原因就在于学校在中小城市,吸引不了生源,而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也不多,价值地方小,学生少实习机会,所以,大学还是想办在大城市里。这和国外大学的发展,很是不同。在美国,有不少一流大学,并不在大城市,而就在小镇上,比如,前些年位列福布斯排行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就在一个小镇上。笔者曾去参观的卫斯理女子学院,也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之所以学校办在小镇上,也能办出一流,主要原因是学

6、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很广,不局限于向地方政府伸手(政府的拨款在学校的收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其次,学校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专注于学问,而不是陷入浮躁的社会之中。很多人会担心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书呆子,没有动手能力,可实际情况却相反,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比如上一门课,要阅读近10本书,撰写几篇课程论文,参与很多讨论课,完成学校的学业,学生就培养起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不高,学生才逃离课堂,跑到校外去实习。这才让学校所处的环境,对学生们很重要如果学校学不到东西,还关在那里出不去,恐怕要憋出毛病。所以,应该摆脱功利思维,重新审视城市和大学的关系。对于大学来说,办在何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教育理想,有办学自主权,有现代学校制度,当年西南联大办在云南,固有历史原因,可其取得的办学成就表明,成就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在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办学制度之后,再获得外界的更多支持,学校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但当地受益,全国、全世界都会从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