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0953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全国)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爱”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爱”不是抽象的情感,“爱”中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不同社会、不同文明形态中,“爱”的形式与内涵不同。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之爱”,基督教讲“博爱”,等等。儒家提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即爱人如己才能体现仁的本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有的人冷漠、自私、贪婪,人文精神匮乏,道德观念混乱;有

2、的人只追求一己之利,完全不顾及他人,甚至造谣污蔑、损人利己,没有廉耻、不讲是非善恶,贪污腐化、精神空虚。这些社会问题,单凭技术力量是不能解决的。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仁爱思想,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本清源、振衰除弊的功能。“仁”是德性的实践和行动,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道德价值的根本。孔子修身爱人的思想,理学家道德自律和爱人如己的观念,从人的自我完善意义上讲,具有个人安身立命之本的意义;就其更大的目标而言,可使社会完善、天下太平,陶冶良好的社会风气。结合新形势倡导儒家伦理、仁学思想,可使儒家注重修己爱人、强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讲求自省慎独、以礼待人、讲信用和尊重别人的精神发扬光大,从而对

3、解决社会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重视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中,重视整体、社会、民族的利益,提倡群体和谐,强调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优先于个人,主张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并以对社会、国家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个人价值的高低。这种伦理价值观具有应对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积极因素,并对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实践表明,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各种严重社会问题。儒家的“爱人”作为“仁”的内涵和体现,具有普遍的价值。它主张人们从内心深处去

4、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不是把个人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现实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应以和平方式化解,而不应诉诸武力。在这方面,儒家仁爱思想和“亲仁善邻”之道,可为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反对霸权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建设和谐世界提供价值标准。儒家经典左传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的第一篇尧典提出“协和万邦”,强调以和睦、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这都表达了儒家文化礼仪天下、与邻为善和仁爱互助、以邻为伴的对外交往原则,启示世人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民主公正、推行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维护共同安全,坚持平等互利、促进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

5、容、加强文明对话,积极促进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陈荣照,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 “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仁爱”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所主张的“仁爱”就是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其精神实质与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之爱”、基督教的“博爱”如出一辙。“仁”是德性的实践和行动,是儒家道德价值的精髓,新形势下倡导儒家的“仁”学思想,可使社会完善、天下太平,社会风气得以陶冶。孔子修身爱人的思想,理学家道德自律和爱人如己的观念,可使为他人着想、自省慎独、以礼待人、讲

6、信用和尊重别人的精神发扬光大。解析“其精神实质与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之爱、基督教的博爱如出一辙”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爱”的形式与内涵不同。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之爱,基督教讲博爱”。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各种严重社会问题的原因是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重视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义务,以对社会、国家贡献的大小衡量个人价值的高低。A. 儒家所提倡的“亲仁善邻”强调以和睦、礼仪来协和天下,表达了儒家文化礼仪天下、与邻为善和仁爱互助、以邻为伴的外交原

7、则。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积极落实儒家“仁爱”思想,坚持民主公正、和睦互信、平等互利、开放包容,促进国际秩序向健康方向发展。解析“积极落实儒家仁爱思想”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启示世人在国际事务中”用儒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仁爱思想“促进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关系紧张的现代社会,推行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仁爱思想,可以正本清源,振衰除弊,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中,重视整体、社会、民族的利益,提倡和强调民族团结和谐和国家统一。B. 儒家的“爱人”主张

8、人们从内心深处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不是把个人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具有普遍的价值。C. 儒家仁爱思想和“亲仁善邻”之道,可以为反对霸权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建设和谐世界提供价值标准,在解决国际冲突中起到积极作用。解析“可以正本清源,振衰除弊,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判断范围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正本清源、振衰除弊的功能”。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917年7月,胡适撰写了大量有关白话文运动及文学革命的文章。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胡适身体力行,创作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在中华诗国开创了一个以“胡适之体”为特色的白话自由体新诗流派;他创作出中国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终身大事,开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他的散文,“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他热心提倡传记文学,所写的白话传记,文字清新晓畅,具冲淡自然之美;他还率先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出版了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由于胡适的倡导和朋友们的努力,白话文学很快取代了文言文学的地位,风行全国。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胡适的白话革命大获成功。在北大教英国文学和英文修辞学,对留美7年的胡适来说毫不费力,难的是教中国哲学史。原先教这门课的陈汉章功底扎实,但思想陈旧

10、。他从传说中的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洪范。有同学问他:“照如此讲法,一门中国哲学史何时才能讲完?”他回答:“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胡适接课后,学生对他表示怀疑:“一个从美国新回来的留学生,如何能到北京大学讲中国的东西?况且才二十几岁!”谁知胡适一上来就非同凡响。这位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的新派教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上了讲台。他抛开以前的课本,重编讲义,劈头一章是“中国哲学胚胎的时代”,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这样一改,给那些言必称三皇五帝的旧脑筋以沉重的打击,用当年听课的学生顾颉刚的话说,“骇得一堂中舌桥而不能

11、下”。顾颉刚听过几堂课后,认为胡适讲得不错,便找到当时最敢放言高论的同学傅斯年,要他去听一听,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老师从哲学系赶走。学历史的傅斯年听后果然觉得不错,便对那些“不以为然”的学生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就这样,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程取得了成功,那些思想保守的教师不仅没看成他的笑话,相反,选修胡适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外校学生乃至社会青年也慕名来旁听,26岁的胡适因此成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同时,胡适以自己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由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作序,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近代

12、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出版后立即风行海内,不到3年就再版7次,影响空前。年纪轻轻的胡适立即成了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胡适站稳脚跟后,北大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胡适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帮助和指导进步学生。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易卜生主义被视为“个性解放的宣言”。他借易卜生之口说:“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胡适因此“暴得大名”,成为青年心目中风头无二的新文化领袖。(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致力于推翻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

13、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百度百科) 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贯穿了胡适的一生。这种分歧的根源不仅仅在于胡适的改良主义思想,还在于胡适缺乏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彭小瑜) 1919年年底,胡适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的4条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胡适对新文化运动最后的贡献。此后,他与被他召唤起来的、走上街头投身历史洪流的新青年分道扬镳。(“男神”胡适)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D)A.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撰写了大量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文章,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口号,大力推广白话文。B.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身体力行。他创作了第一本

14、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白话散文剧终身大事,出版了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C. 胡适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思路,出版了中国学者第一次用近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整理出新文化运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四条纲领,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提出了“个性解放”口号。解析“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理解不当,原文说“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D)A. 胡适26岁就成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授。他讲授中国哲学史,抛开以前的课本,重编讲义,直接从周宣王以后讲起,折服了北大学子。B. 文章引用傅斯年的话有两层含意:一是表明

15、胡适读的书虽没有自己多,但研究方法是正确的;二是告诫学生不能把胡适赶出哲学系。胡适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他认为,传统文化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而深得时代青年心的追捧。C. 胡适与新青年分道扬镳的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解、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改良主义思想以及缺乏理想主义情怀。D. 文本选取了胡适在北大任教时的相关材料,介绍了胡适曾经遭遇的困境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等,语言生动形象,评价客观公正。解析B“他认为胡适读的书虽然没有自己多”说法与原文不符,傅斯年认为胡适读书少,但没有把胡适与自己对比C“他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分析不当,他讲课内容就包括中国哲学史;“束缚青年人思想,限制人自由发展”的是社会而不是传统文化。E“语言生动形象”分析不当,本文语言平实。6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5分)答:学牛思想自由,敢于质疑老师。比如学牛敢质疑思想守旧的陈汉章老师讲授中国哲学史什么时候能讲完,对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提出疑问。学生实事求是,能正确评价老师。对胡适是否胜任中国哲学史的讲授任务,同学们是诵过实际听课来评价的。老师做出努力,团结青年。胡适编辑新青年以及其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得到认可,就连外校的学生甚至社会青年都来听他的课,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解析5分,每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