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065817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论文论文题目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 姓 名 胡笑爽 学 号 所在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1年6月20日 摘要我国三十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城市金融体制市场化、自由化、开放为主线,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功能完整的包括银行、证券、股票、期货、信托等形式的金融市场体系。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也纷纷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海外并购;股份制银行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大量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城市居民及企业享受着金融现代化带来的极大方便。但农村金融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就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

2、对策。Abstract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2引言3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概况 (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二)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特点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 (一) 相关性(二) 适应性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一) 信贷投资量不当(二) 金融主体结构失衡(三) 产权制度不明确而(四) 农村外部环境制约四、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策(一) 农村金融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三)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引言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略显缓慢,虽然中央围绕农村金融供给也推出了许多改革方略,如1979年恢复重建农业银行、199

3、4年建立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建立与撤销、以及围绕农信社管理权限的数次改革,。非但如此,20世纪90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以及将贷款权限上收,进一步恶化了农户及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农信社虽然几经变迁,但自身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管理机制不畅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难以担当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概述(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市场化改革(19791992)和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1992年至今),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19802010年,从绝对量上看,农村GDP一直保

4、持着稳步增长,从1980年的1667.0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211.65亿元;从相对量上看,19801993年,农村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1993年达到52.2%,为历年最高;而19942008年,农村GDP占比则呈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农村GDP占比为44.7%,农村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近半壁江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性障碍,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相对于城市经济,我国农村经济在投资、消费、收入、就业等多个方面表现为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产效率不高、农村增收缓慢、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农业产

5、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村资金供求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突出。(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由于各国所处的初始条件、经济体制及发展战略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村金融发展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就我国而言,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1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外生性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正规的官办金融始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我国官办金融的产生更多的是服务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设立时并非基于农村金融本身的需求特点,因此相对于农村经济而言,农村正规金融具有典型的外生性。农村金融发展不仅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而且因自身生存能力不足,不断要求政府压制农村经

6、济内生出来的非正规金融。虽然民间借贷行为在广大农村地区非常盛行,但仅限于亲友之间的友情借贷。虽然农村也存在由农民自发成立的民间借贷组织,如各种形式的合会、基金会、钱庄,但由于始终无法取得金融部门的许可而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中。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这种外生的农村金融处于从属的地位,无论是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还是金融制度结构,无论是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业务种类还是金融经济关系,都是残缺不全、难以相提并论的。2、农村金融发展深化程度较低对于金融发展的衡量,广为人们所知的有金融相关率和经济货币化率两个指标。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非金融部门和

7、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发展程度极低,且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农村金融总资产统计数据,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程度较低。 经济货币化率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生产投入、流通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作为媒介的比重提高的过程,是一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稳定的基础.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由于农村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依靠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 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资本积累中,也主要依靠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途径而实现.(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1农业贷款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走势趋于一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20

8、10 年为4761元比1994 年的1221 元多3540元,是 1994 年人均收入的3.9倍,2010年农业贷款的余额316121.5亿元,比1994年的4644.4亿元多311477.1亿元,是1994 年的68倍,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增长率具有较大的协同性。2农业贷款对农业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第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第二、农村金融基本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但农村金融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其发展的是各种不同变量因素,农村金融只是其中一部分,对经

9、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农村金融的作用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现象。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分析(一)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各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所占比重都较低。1996年以来,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只有3.14%,最高的2005年也只有5.92%。尽管从2000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金额有所提高, 农业贷款所占比重也逐年增长但农业贷款占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一直处于6%以下的低水平,这与农业增加值在 GDP中所占比重不相适应。农业贷款的增长远低于金融机构所有贷款总量增长比率,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二)金融

10、主体结构性失衡,市场约束薄弱公正的竞争依赖于制度的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歧视,做到市场的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秩序,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维护了现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减少了竞争,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不利于新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创立,造成农村金融组织资源的供给不足。而单一的金融组织和单一形式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三)产权制度不明确根据产权理论的界定,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既不是公有产权,也不是私有产权,农村信用社不是真正的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产权结构中,股

11、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被打了折扣或者发生了变形。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其行为的不规范。(四)农村外部环境的制约农村外部环境也影响了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以及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社会信用水平的影响。 农村和农业经济目前的困境,从根本上讲是和政府在农村中所推行的一系列不恰当的政策和管制所联系在一起的。这些政策和管制妨碍了农民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结构,从而加重了农民的税费负担,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宏观上来看则直接导致了农业比较利益不断下降和恶化。因此政府不能过多参与和干涉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

12、动,而是要给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以及金融组织的行为规范创造必要的条件。四、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重建一个多元化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要解除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度,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在农村营造一个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能够开展有效竞争的经营环境。(一)农村金融改革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1加大农业资金投放力度。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向城市和工业的大量转移。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应主要

13、投放于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在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的流向做出限制必然增加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成本,所以国家在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流向做出限制的同事应该给予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一定的财政补助,以弥补由于对资金流向限制而增加的资金成本。2优化农业贷款结构。有限的农业贷款应该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研、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领域,用以支持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科研水平,扶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应该增加对农村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使农民对资金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1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性市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和体制才能适应我

14、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长远看,必须放开农村的资金市场,发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迫使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此建议: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引入多样性的金融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组织,鼓励成立民间金融机构,例如民营银行、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或合作基金会等,使不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之间出现良性竞争的局面。竞争能够带来效率,扩大金融服务供给,促进金融机构按照服务产品进行成本定价,这样才会存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后,应允许和鼓励农民设立真正以乡镇为基础的互助合作组织或者银行类金融机构,因

15、地制宜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创新。放松并最终解除对农村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歧视和压抑政策。事实已经证明,行政手段无法消灭民间金融活动,应因势利导,先进行民间金融合法化试点,如创建民营银行,把基层最活跃的金融人才吸收进民营银行,他们有了合法的金融机构,自然对于那些地下金融活动起到遏制作用,有利于规范农村基层金融市场。此外,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性市场还应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只有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根据每一笔贷款的预期风险进行定价,或者根据整个贷款资产组合的综合风险进行定价(冯兴元,2002),金融机构或组织之间才能充分展开竞争。2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现行的改革方案没有考虑如何让那些经营不善、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