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06580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目名称: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 2008年12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项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边界距离等

2、。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传 真邮 编建设地点县金屯镇,河和新河之间、105国道以东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8023水污染治理占地面积(平方米)16314

3、1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001.0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01.0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09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河为新河的主要支流,河源于XX市,于XX县夏XX入境内,经县流入南四湖,全长45km。河主要接纳县工业和城市污水(XX区内河段无工业及生活污染源);新河接纳菏泽地区的工业和城市污水,其干流途经、任城区与河并行流入南四湖,是南四湖流域西部的主要纳污河流,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有直接影响。其中,县河治污单元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提出的山东段26 个控制单元之一,水污染治理形势十分严峻。县污水处理厂及相关企

4、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部分削减了进入河的污染负荷,但是处理出水对于河道而言仍为一种污染负荷。尽管实施县截污导流工程后能有效截、蓄县城产生的污水,但河县城上、下游分散生活污水的排入及农田面源污染对河道水体环境仍构成重要威胁。其水质远远达不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水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日期的日益临近,南四湖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输水工程水质保障任务。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要求,河105 国道桥断面河水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目标的顺利实

5、现,县在实施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计划在河下游附近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污染河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河河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鉴于湿地工程南邻新河,当新河河水受到面源污染或突发性污染事件时,可利用湿地工程进行应急处理,以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二、项目厂址及建设规模本项目以县金屯镇辖区内105 国道以东,新河和河之间由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承包的藕塘地为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区,建设区南北平均长1420m,东西宽为1150m,占地面积约2447 亩。工程建设规模 4104m3/d。设计范围包括:橡胶坝、生态滞留塘、表面流人工湿地、围堰及隔墙、引

6、水及布水系统等。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的地理位置见附图1。三、工程内容表1-1 主要建、构筑物及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橡胶坝L=60m 1座2管理房两层S=200m2砖混3提升泵站10m6m2座钢混4湿地围堰顶宽3.5m,高1.2m,边坡系数1:37739 m土坝5隔墙顶宽2.5m,高1.5m,边坡系数1:31150 m土坝6生态滞留塘h=0.31.5m250 亩7表流人工湿地h=0.5m1674.5 亩8生态稳定塘h=0.32.0m522.5 亩9引水渠底宽1m,高1.5m,边坡1:3340m土渠10布水渠宽1.2m,高1.5m385m混凝土11布水涵管D=500mm360m混凝土1

7、2空心植草砖58815m213浆砌石墙高0.5m,宽0.4m10312 m14湿地植物挺水、沉水和漂浮植物2125.5 亩表1-2 主要运行、管理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参数数量备注1提升泵Q=850m3/h H=5.5mN=10KW6 台每座泵站2用1 备2不锈钢渠道闸门宽1.0m,高1.5m4套配套手动启闭机3多用途汽车6人1表1-3 控制、测量和水质分析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台数品牌一控制设备1控制设备1 套进口2PLC控制柜1 套进口3模拟屏1 套进口二 测量设备1超声波流量计2进口2PH及记录仪3进口3超声波液位计1进口4超声波液位差计3进口5溶解氧测定仪2进口6在线监测

8、系统1进口三 实验室设备1 套1BOD5 测量仪进口2电子溶解氧测量仪进口3电子PH 计进口4干固体测量仪进口5光度测定仪进口6显微镜进口7取样仪进口8多功能水质分析仪进口9其它化验品进口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必要性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和调蓄水库,面临着严峻的治污形式,而在南四湖流域这么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又肩负着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重任的地区,片面而简单地推行过于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是保障调水水质安全的治本之策。虽然近几年随着一控双达标和再提高工程的提高,河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现状水质仍为V 类。鉴于河河水水质对南四湖水质的重要影响,国务院批

9、复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中对河控制单元的要求为:(1)水质目标要求在2008 年前河105 公路桥下(南王庄)断面即入湖口达到地面水III 类水质要求,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水质安全。而河的水质现状为V 类,与III 类水的水质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2)总量目标要求到2008 年,河COD 允许排污量560 吨/年、NH3-N 入河量43吨/年,COD 允许入河量383 吨/年、NH3-N 允许入河量29 吨/年。在2000年排污现状的基础上,COD 和NH3-N 分别应削减3829 吨/年和178 吨/年。因此,建设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是实现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

10、对河治污单元整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河县金屯镇段建设人工湿地,可有效改善河水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2、可行性随着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河治污单元内各河流的河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近几年来,因对洪山排水沟及前进河沿岸的工业污染源进行了治理,使得河段的河水水质明显改善,逐年好转,为县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水质条件。县金屯镇大部分为低洼地,项目所在地位于河和新河之间,现为藕田、滩地,非常适合于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工程区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水电供应充分,这些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本项目有关的

11、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周边环境状况较好,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县位于山东省市西部,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38,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km,南北长47.5 km,总面积971.6 km2。东临市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县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县城座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县城东至22 km,南至金乡县城45 km,西至巨野县城23 km,北至梁山县城

12、50 km。县的水陆空交通便利,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纵跨县城两侧,京石铁路、日东高速公路和327 国道穿境而过,码头与京杭大运河通航,机场坐落于县城南12km 处。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的种植园位于县城东金屯镇辖区,湿地工程建设区东靠济鱼线,西邻105 国道,北临河,南邻新河,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二、地形、地质、地貌: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的长方形。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海拔高度一般在3540m。低点在县城东南金屯镇东部,海拔35m;高点在县城西北黄垓乡中部,海拔40m。东南比西北相差5m,东比西相差34m。全县有大小山头126 座,多是东北、西南走向,呈岛状突出平地,主峰海

13、拨高度一般在50200m,成为鲁、豫、皖、苏交界平原地带的独特自然景观。纸坊镇与马集乡交界处的孟良山(旧名塔山)绝顶,海拔243.1m,为全县最高点。县处于山东地台与河南地台交接处,主要属于河南地台,形成南北走向的断层。中、南部低山残丘出露的石灰岩属于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由南到北,由老变新。岩石系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斜角约510。县地处黄泛冲击平原的边缘,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分为两种地形,六个地貌类型:低山丘陵,主要分布于县城南部,总面积11110.8ha,占全县总面积的11.4%。低山丘陵地形分荒山岭坡、进山阶地、山前倾斜平地三个微地貌类型;黄泛冲击平原,遍布全县各个乡镇,除山丘外,均受历代黄河泛滥冲击的影响,冲击几十厘米到几米的黄泛物质,形成复杂的微斜平地、缓平坡底、洼地三个微地貌类型。海拔一般在3540m 之间,总面积86050.5ha,占全县总面积的88.6%。三、气候特征: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13.9。在东亚季风影响和控制下,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