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06385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初中心理教导统计表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交往频率最高,也最了解学生,所以,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最显著。模拟你写的字,学你说话的样子,这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最直观的例子,班主任在工作中以本身影响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它老师所没有的优势。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 班主任要制订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学生的主动原因调动起来形成协力,共同构筑学生自主合作的管理机制。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个岗位,如魏书生老师在班内设置的“公安局长”、“法院院长”、“银行行长”、“出操手套管理员”、“暖气管护员”等,让每个学生全部有机会上岗“施政”,

2、有机会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升自己。这种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自育和自主意识。培养良好班风,重视塑造当代人格。 加强班风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主要内容。确定班风标准要依据德育纲领、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班级的详细情况等,还要考虑经过班风塑造学生的当代人格,即在班风标准中融进讲求民主、崇尚科学、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开拓、不停进取、既宽容又独立及含有责任感等当代人格特征。重视人际关系指导。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意见沟通,能够使师生群体目标产生认同,在思想、态度和情绪等方

3、面有更多的一致性,避免心理冲突,使人际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内聚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心理教导时,首先要采取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来协调和改进集体人际关系;其次,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的深层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性问题,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多从学生的身心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考虑,从心剪发展需要上去认识。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归纳为品德问题,要多从学生的认知、品格等方面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多个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选择,让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多个选择和主动的

4、自悟中逐步得到发展。营造友好的语言环境。 在班级中营造友好的语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语言,往往对学生含有暗示性。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话,坚持使用“请、你好、谢谢”等文明语言,对学生就是一个良好的心理教导,含有潜在的熏陶作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不要用过激的语言,而要抱着引导、宽容的态度,疏导学生,使学生的心情在友好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影响,产生主动的反应。班主任要面对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压力,本身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出现问题。所以,班主任应加强自我调整,首先保持本身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心理咨询中班主任要注意走出一个误区,即不能以心理咨询为由开展大量说教,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在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气氛中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再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要和家长建立信赖关系,有机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开辟小区资源,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更加好地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 青海省互助县第五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