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05700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头坞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可行性报告引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和长寿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休闲、养生、康疗产品等需求正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有山有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配套服务齐全的乡野度假、疗养。养生旅游顺应了这种趋势,成为人们日益青睐的旅游新产品。一、概念提出的缘由生活环境的污染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的健康状态不容乐观。据2010年对亚健康数据资料统计表明,全世界人口中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加上对健康意识逐渐重视,人们开始寻求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康体娱心,养生旅游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生态养生旅游立足于

2、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人们在游览观光过程中能给人心灵带来无可替代的美感享受和满足,同时还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开阔人的视野,平和人的心态,陶冶人的情超,愉悦人的心情。二、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分析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考察,以及初步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此区域有着不容忽视的三大优势,即区位-经济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和自然-风物优势。1.1区位经济资源德清县地处长三角腹地,东望上海、北邻湖州、南接杭州、西枕天目山麓,杭宁高速、申嘉湖杭高速、104国道、杭宁高铁(在建)、宣杭铁路、京杭运河、杭湖锡线航道等贯穿全县,交通极为便捷。近年来德清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235亿元,其中旅游总收

3、入46.1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9.6。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同向拉动德清经济快速增长。1.2历史人文资源三国吴黄武元年武康立县名永安,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永康,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德清县初名武源,景云二年改名临溪,天宝元年更名为德清,沿用至今。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遗留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是中国古代宫廷舞蹈的发祥地,是原始青瓷最早的烧造地,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至今还完好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如千年古刹云岫寺、文明塔、辉山塔、觉海禅寺、宋代水乡古桥等。同时,历代更是英才辈出,孕育了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唐代诗人孟郊、红学大师俞平伯、

4、晚清著名文学家俞樾、唐朝史学家姚思廉、元代著名书法家管道升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穿梭这片灵性的土地,蹀躞的脚步声不绝于耳。德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胜”的美誉,近年来,德清县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等称号。1.3自然风物资源位于浙江北部,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中部为丘陵、平原,东部为平原水乡。气候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及磁铁矿、铌铁矿、褐铁矿等。德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著称的避暑胜地莫干山,有

5、号称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以江南千年水乡为美名的古镇新市等风景名胜;地方著名特产莫干黄芽、新市羊肉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城区街道整洁,建筑错落有致,规划井然有序,社会和谐而有活力。2、项目现状分析规划区位于德清西北筏头乡兰树坑村至上下庄区段,规划总面积约120亩。区内地形呈峡谷状分布,地势两端高、中间低,最高海拔305米。规划区坐落在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畔,周边特色知名景区(点)林立,这使得本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客源优势。同时,本规划区内生态优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由山林、竹林、溪流、田园、湖泊等构成,这些优美的生态环境、丰

6、富的自然景观为本区开展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德清旅游正驶入快车道高速发展,旅游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按照“一核两翼”旅游空间整体布局,大力打造特色旅游板块。其中,德清西部主要以打造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为特色的旅游板块,并相应推出驿站绿色生态休闲谷、三九坞“洋家乐”、莫干山生态养生园、莫干山里茶园会所等有关子项目。毋庸质疑,牛头坞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的建成也为此特色旅游板块“锦上添花”,并注入新的新鲜血液。三、规划理念对牛头坞生态养生文化园项目的综合开发,要坚定地把旅游服务功能做全、旅游项目做精,把生态养生文化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牛头坞生态养生文化园的综合开发,达到有机整

7、合德清西部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提升整体品位、带动西部生态旅游区快速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自然与人文两者相互依托,不可分割。因此,在开发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通过现代化元素或平台把生态养生文化有机结合,构建代表德清西部生态旅游区的经典样本。2、注重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现代化反映时代特色,而传统是灵魂,抛弃传统的现代化将是毫无生机的舶来品。本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要在尊重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建筑与休闲设施布局,通过现代化方法,充分保存和挖掘传统,并为现代化的项目所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

8、合。3、注重精神和物质的呼应本项目的精神层面包括发展理念、和谐意识、传统文化和历史资源,物质层面包括建筑、绿地、交通和其他旅游休闲设施。要根据项目布局以及功能定位,将各种物质建设和硬件投入统筹安排,使各种建筑和设施围绕主题,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质要求和精神追求,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资源,互为呼应。四、发展定位1、总体定位浙江北部最佳养生休闲度假旅游胜地2、功能定位集农业观光、生态养生、温泉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山地生态养生文化园。3、形象定位 避暑莫干山 养生牛头坞4、目标定位近期(重点建设期)目标:德清县近郊特色原生态养生旅游景区构建旅游发展大框架,基本完成各功能区块

9、环线的连结通达和各节点的接待配套建设,同时,启动一批旅游项目建设,实施环境的美化优化整治工程等,为游客提供生态观光、休闲养生等旅游活动功能。中期(全面提升期)目标:湖州市最佳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充实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营销渠道,提升景区的综合竞争力。远期(稳固发展期)目标:浙江北部最佳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对已有旅游建设成果进行完善和巩固,深度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潜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维持良好的生态养生环境和休闲度假环境。5、市场定位立足城郊客源及来莫干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面向沪杭嘉禾,拓展长三角其它

10、城市。五、项目的整体构想1、总体布局通过对规划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及空间结构等综合分析,形成“一心一带四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即:一心:牛头坞旅游接待中心一带:玉带溪两岸风光漫游带四区:农业养生观光区艺苑茶香休闲区温泉游乐养生区山地养生文化区2、项目设计2.1一心:牛头坞旅游接待中心该项目位于区块的主入口,是进入牛头坞生态养生文化园门户所在地。因此,在项目设计上,针对园区主入口,配置相关旅游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主要项目设计有:牛头坞旅游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入口牌坊等;2.2一带:玉带溪两岸风光漫游带整理玉带溪两岸原始自然景观,清理并适当拓宽溪道,沿溪岸修建用鹅卵石铺设的游步道,沿途添设地方特

11、色的景观小品,以达到美观效果。2.3四区:2.3.1农业养生观光区合理划分现有农田,开展自助农业和农艺DIY项目,积极培育并引入新的科技农业项目,供游览者参观学习,增长见识。主要项目设计有:七色花坊、盆景栽苑、开心农场等。 七色花坊:即特色花卉基地,选种特色、高档的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珍稀花卉,组成七种花色,利用高科技手法进行栽种。 盆景栽苑:位于七色花坊旁,主要栽培一些稀有或地方特色的盆景,一方面可供游客参观游览,另一方面可对外出售,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 开心农场:开辟大片菜园地,开展“当一天农夫”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农耕劳作,亲身感受乡村生活,体验农事劳作的乐趣,从而增添游客的游玩情趣。园

12、区内的菜园地可以出租,让游客自己种植时令蔬菜,并可以代为田间管理,吸引游客下次回来采摘。2.3.2艺苑茶香休闲区对现有山地茶园进行重新栽培、精心护理,同时扩大茶园面积,围绕“茶文化”为主题,增设有关观茶、品茶、炒茶以及茶文化方面等内容。主要项目设计有:五彩茶园、茶作工坊、茗茶香居、清馨别苑、阡陌茶道等。 五彩茶园:对茶园进行合理分区,用祁门红茶、西湖龙井、天目青顶、银针白毫、莫干黄芽五种茶品种,分别代表红、绿、青、白、黄五种颜色,在每块茶园区域内建造不同风格的小型休闲场所供游人休闲、喝茶,并在其内展示不同种类茶叶的制作流程。 茶作工坊:烟朦朦兮雨朦朦,山中茶香飘自远。茶园中建有炒茶作坊,游人可

13、在此采茶烘焙,不仅能亲身体验茶叶烘炒的全过程,还可将亲自炒制的成品茶叶带回家中待客赠友。 茗茶香居:山色空蒙,云卷云舒,在这番清新自然的小天地里,煮一壶清茶,茶点几许、知己一二,或倾心交流品鉴、或执卷徜徉书海,或闭目享天地灵气。 清馨别苑:别苑样式采用具有江南典型特色的四合院,建筑外观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别苑内应古朴、典雅,保持古色古香的韵味。同时,开展茶艺、茶道表演节目。 阡陌茶道:合理规划和布局茶园内部道路,路面采用当地山石就地铺设,主要起游览茶园风光、各节点联结等作用。2.3.3温泉游乐养生区位于牛头坞旅游接待中心西北部区域,根据区块内的地形地貌、空间结构等特征,设置休闲、娱乐项目。主要

14、项目设计有:秀湖垂园、湖心花岛、淡竹迷踪、竹林雅居、温泉养生中心等。 秀湖垂园:对现有干涸池塘进行改造,引进水源,养殖各类鱼种,供不同垂钓趣味的游客垂钓。 湖心花岛:池塘中央利用开挖出来的土方堆垒成岛,岛上种植品种不一的桃树,等桃花盛开时,形成“落花静水”景象。 淡竹迷踪:在淡竹林内部利用溪石铺设游览步道,步道要求应曲折多变、宽窄不一。 竹林雅居:沿秀湖周边依次建造小木屋,体量宜小不宜大,外观生态自然,内部按标准客房要求布置。要求每个小木屋内部均有休闲娱乐设施项目,外部有挑出湖面的阳台,可供垂钓、赏景之用。 温泉养生中心:是本区块内的主打项目,主要包括有:区天露池区,是比较集中的露天温泉池。此

15、处温泉位于半山腰斜坡,呈阶梯式逐级分布,主要供5人以上团体在半山腰泡温泉养生,别有一番风味。区别院山泉区,位于茶园旁疏林地带。该区主要由木篱围合而成的较大院落式空间体构成。不同院落温泉根据不同的温度、加入的药草成分不同细分成不同功能的区间以供选择。适合亲戚朋友及同学同事聚会。区野林花池区,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设立野林温泉,即错落于山野之中各色风味的独立温泉,特别适合情侣在此享受天然静谧的温暖时光。较之区的“药澡”, 区主打各色“花瓣浴”,更增加了它的浪漫氛围和山野情怀。2.3.4山地养生文化区位于项目区东部山林区域,利用良好的自然景观及已有的可用资源设计相关山地养生、文化体验、采摘体验等项目。主要项目设计有:森林步道、管理中心、篱笆竹墙、入口竹楼、杨梅果园、农家小灶、竹园秀色、山地养生度假木屋等。 森林步道:位于杨梅林北部山林区域,在茂密的山林中开辟游步道,游在其中,可呼吸大自然的纯氧味道。功能上主要作为游客运动养生、度假木屋间的连接通道等。 管理中心:主要打理、维护景区日常的内部事务。 篱笆竹墙:在杨梅林周围用竹子材料围成篱笆墙,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另一方面篱笆围墙外观描绘各种不同杨梅花案,追求美观效果。 入口竹楼:在杨梅果园的入口,以竹木结构搭建,竹楼风格要与当地文化或本土环境相融合。 杨梅果园:种植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