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04045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测量实习报告(完整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毕业实习报告专业:地质工程班 级:(一)班实习时间:2.26 3.23学生姓名:张昌川学生学号:08480127实习单位:中遂股份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张金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为期一个月,是大学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习,深化我们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认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 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在参加工作前的一次理论强化,对我们 毕业论文的制作,及日后工作中的效率,是一个铺垫。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福建省建瓯市项路井隧道施工的测量,主要包括放样 开挖线、立架放样、放样高程、标定中线、监控量测等。三、实习报告正文合福高铁项路井

2、隧道是合福高铁控制性工程,为分离式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 左洞全长5020米,右洞全长5079米。为加快项路井隧道的施工进度,中遂股份在更新大 型机械设备、上足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转变常规开挖隧道方式,在隧道中部开挖两座1290米长的斜井,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项路井隧道目前是控制性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在隧道中部打通两个斜井,可以加 强正洞的通风能力,改善作业环境。同时,施工方还增加掌子面,四个掌子面同时开挖, 对尽早完成项路井隧道的施工、提高进度有很大的帮助。1、项路井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1) 保证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2) 保证洞内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

3、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2项路井隧道施工测量的特点2.1洞外总体控制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 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而 由于项路井隧道长五公里,故在开挖之前建立了单独的洞外施工控制网,以便对其进行较 为精确的工程测量。2.2洞内分级控制洞内控制点控制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 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进方向。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 水准点控制开

4、挖面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2.3开挖方法影响测量方式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对隧道的位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 全断面开挖法一次成型,隧道施工测量必须一次到位。对于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开挖的隧道, 其测量过程与先挖导坑后扩大成型开挖的隧道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对临时中线点、临时水 准点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是直接测设正式中线点、正式水准点。由于其本身所具有 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项路井采用了全断面开挖法,因此在工程测量过程中本测量小组对临时 中线点、临时水准点的测设十分谨慎,争取使得精度最高化。2.4隧道施工的特殊环境对控制点布设提出特殊要求隧道贯通前,洞内

5、平面控制测量只能采用支导线的形式,测量误差随着开挖的延伸而 积累。洞外控制网和洞内施工控制测量应保证必要的精度。控制点应设置在不易被破坏的位置处。3隧道贯通误差3.1贯通误差及其对隧道贯通的影响相向开挖的两条施工中线上,具有贯通面里程的中线点不重合,两点连线的空间线段 称贯通误差。3.1.1贯通误差的分类贯通误差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称为平面贯通误差;在铅垂面上的正射投影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简称高程误差。平面贯通误差在水平面内可分解为两个分量:与贯通面平行的分量,称为横向贯通误 差,简称横向误差;与贯通面垂直的分量,称为纵向贯通误差,简称纵向误差。3.1.2贯通误差对隧道贯通的影响纵向误差影响隧道

6、中线的长度和线路的设计坡度。横向误差影响线路方向,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引起隧道几何形状的改变,甚至 造成侵入建筑限界而迫使大段衬砌拆除重建,既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又延误了工期。 因此,必须对横向误差加以限制。高程误差主要影响线路坡度。3.1.3横向误差和高程误差的限差两开挖洞口 间长度(km)448810101313171720横向贯通误差(mm)10M150200300400500高程贯逋误 差(mm)土 SO3.1.4影响贯通误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解由于洞外控制测量、洞内外联系测量、洞内控制测量和洞内中线放样等项误差的共同 影响。一般将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误差做为影响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一

7、个独立的因素,将两 相向开挖的洞内导线测量的误差各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按照等影响原则确定相应的横向贯 通误差。高程控制测量中,洞内、洞外高程测量的误差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按相等原则分 配。3.1.5控制测量对贯通精度影响的限值测量部位横向中误苇(mm)mm相邻两开挖笔同 n |n10-13长度(km)44-813-1717-20洞夕卜30456090120150+18洞内406080120160200+17洞外、洞 内总影响5075100150200250丄254.隧道洞外控制测量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 m,均应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 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两相邻开

8、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高程路线长度大于5000m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4.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对于直线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两端洞口较为精确的点的平面位 置和引测进洞的方向;对于曲线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除具有与直线隧道相同的目的外,还在于间接求算 隧道所在曲线的转向角及两端洞口控制桩与交点的相对位置,进而按设计选配的圆曲线半 径和缓和曲线长重新确定隧道中线的位置。建立洞外平面控制的常用的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网和GPS网等。4.1.1中线法先将洞内线路中线点的平面位置测设于地面,经检核确认该段中线与两端相邻线路中 线能够正确衔接后,方可

9、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引测进洞和洞内中线测设。中线法一般只能用于短于1000 m的直线隧道和短于500 m的曲线隧道的洞外平面控制。4.1.2精密导线法用导线方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时,导线点应沿两端洞口的连线布设。导线点的位置应根据隧道的长度和辅助坑道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并结合地形条件和仪 器测程选择。导线最短边长不应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应小于1: 3,并尽量采用长边,以减小测角误差对导线横向误差的影响。项路井隧道采用了这种方法,导线最短边长为315m相邻边长的比为1.2 : 3 。导线的水平角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水平角只有两个方向时,可按奇数和偶数测回 分别观测导线的左角和右角,这样可以

10、检查出测角仪器的带动误差,数据处理时可以较大 程度地消除此项误差的影响。导线的内业计算一般采用严密平差法,对于四、五等导线也可采用近似平差计算项路井隧道洞外导线组成闭合环,一个控制网中导线环的个数不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约为46条,并将两端洞口控制点纳入到导线网中。全站仪的使用1)先大致架好仪器,按开机键,进入对中整平界面。在激光点的指示下进行对中。对中后,踩实脚架,通过调节脚架的高低,使水准气泡居中, 调节脚螺旋,进行精平。调平后,检查是否仍然对中。如果激光点偏离 钢筋头,松开螺旋,通过移动全站仪,使激光点再次对在钢筋头上,继 续整平。如此反复多次,直至仪器完全整平为止,按F4确定。2)设站

11、。按方向键,选择程序测量设站坐标定向查找站点输 入仪器高一设置后视点一按F4确定3)后视。瞄准后视点棱镜中心按F1测量按F1计算根据算出的差值,选择用新值或旧值或均值按F2测量,开始放样4.1.3三角网法三角测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时,一般是布设成单三角锁的形式。对于直线隧道,一排三角点应尽量沿线路中线布设。条件许可时,可将线路中线做为三角 锁的一条基本边,布设为直伸三角锁。以减小边长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对于曲线隧道,应尽量沿着两洞口的连线方向布设,以减弱边长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 响。4.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测量设计中规定的精度要求,以洞口附近一个线路 定测点的高程

12、为起算高程,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与另一个定测高程点闭合。闭合的高程差应设断高,或推算到路基段调整。这样,既使整座隧道具有统一的高程 系统,又使之与相邻线路正确衔接,从而保证隧道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保证 各项建筑物在高程方面按规定限界修建。隧道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淮测量,对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测量也可采用光电测距 三角高程测量。项路井隧道为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故采用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5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起始于两端洞口处的洞外控制点,随着隧道的开挖而向前延伸。因此,只能敷设成支线形式,其形状完全取决于隧道的形状; 只能用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核。5.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洞内

13、平面控制通常有两种形式,即中线形式和导线形式。中线形式就是以定测精度或稍高于定测精度,在洞内按中线测量的方法测设隧道中线。这 种方法只适用于短隧道,由于项路井隧道长达五公里,故采用了导线形式。洞内导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单导线3图7 -1 0洞内单导线布置示意图2导线环(本隧道采用方案)1453345图771洞内导线环布置示意图63 主副导线环3图1-洞内主副导线环布置示意图4.交叉导线图7-二洞内交叉导线布置示意图5.旁点导线图7 -:洞内旁点导线布置示意图在实际测量中本小组发现项路井隧道洞内导线应注意的问题是(1) 导线点应尽量布设在施工干扰小、通视良好、地层稳固的地方; 点间视线应离

14、开洞内设施 0.2 m以上;(3)导线的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 200m在曲线地段不宜短于 70 m,并尽量选择长 边和接近等边; 导线点应埋于坑道底板面以下1020cm上面盖铁板以保护桩面及标志中心不受损 坏,为便于寻找,应在边墙上用红油漆预以标注;(5) 采用双照准法测角,测回间要重新对中仪器和觇标,以减小对中误差和对点误差的 影响;(6) 由洞外引向洞内的测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以减小折光差的影响;(7) 洞内导线应重复观测,定期检查;(8) 设立新点前必须检查与之相关的既有导线点,在对既有导线点确认的基础上测量新占;八、J(9) 应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或主副导线环;(10) 当有平

15、行导坑时,应利用横向通道,使平行导坑的单导线与正洞的导线联测,以资检核。5.2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传递高程,即测定洞内各高程 控制点的高程,做为洞内施工高程放样的依据。项路井隧道洞内每隔200500m设立了一对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有的选在导线点 上,有的根据了实际情况埋设在隧道的顶板、底板或边墙上。由于项路井隧道为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所以采用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进行对向观测;高程导线宜构成闭合环。6实习心得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际的重要性。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