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0262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卷 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某军舰在东海航行时,不受参照物选择影响的是( )A.航行的时间B.航行的速度C.军舰的位置D.航行的路程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中最末一位数字“”是有意义的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要沿着被测长度B.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从物体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字后面必须写明单位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

2、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甲上升B.乙上升C.乙下降但比甲慢D.丙下降但比甲快5.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在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左右两幅图片的对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D.以乙火车为参照物,小华一定是静止的6.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刚跑完前摔倒了再爬起来用时,接着跑后用时,小明这次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B.C.D.7.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

3、为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D.课桌的高度约为8.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B.月球绕地球公转C.树上的苹果由绿变红D.河水在河中流淌9.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D.课桌的高度约为10.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是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 )A.B.C.D.1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C.

4、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2.有刻度均匀但比标准分度值偏大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长度( )A.偏大B.偏小C.相同D.不确定13.跑步运动员跑了,羚羊奔跑时的速度为,汽车的行驶速度为,这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运动员汽车羚羊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4.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用测量而可以直接得到的是( )A.时间B.长度C.质量D.都不可以15.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

5、生实验误差D.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5 分 )16.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1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一定是静止的B.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的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C.太阳从东方升起,选的参照物是地球D.“小小竹排江中游”,选择的参照物是岸边的青山18.乘客坐在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A.江岸的码头B.游轮的船舱C.迎面驶来的汽艇D.奔流的江水19.关于平

6、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榴弹出手时的速度是,是瞬时速度B.汽车通过某广告牌的速度是,是平均速度C.小球下落中第末的速度为,是平均速度D.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速度是,是平均速度20.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9 分 )21.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双黄线右侧的

7、两个机动车道,每车道宽米,一辆长为米,宽米的轿车,以千米/时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某时刻,在距离轿车前方米的岔路口的点,一辆长为米的自行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横穿机动车道,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自行车车速只有在_和_范围内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22.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_;人的心脏跳动次时间约为_;人步行的速度约为_23.“中学生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注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应注意的是,观众与裁判员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

8、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在运动时间_情况下,比较运动员运动的路程_的方法;而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运动员跑的路程_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_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8 分 ,共 16 分 )24.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25.如图示:处进行地面爆破,一人点燃导火线立即乘车以的平均速度沿水平方向跑开,经恰到点时,车上“声光接受器”接收到爆炸光信号后立即停止相隔,又收到云

9、层反射的爆炸声信号,试求云层高度(米/秒)五、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26.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图象表一:从点开始的距离高的气泡从点开始的时间表二:从点开始的距离高的气泡从点开始的时间高的气泡从点开始的时间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_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

10、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27.某校初二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28.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可根据原理_,先测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

11、下落的时间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或换用锥角较_(大/小)纸锥进行测量,同时可用多次测量球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教室外的课堂也很精彩!探究“速度的变化”同学们就是在跑道上完成实验的,下面是某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米跑实验所记录的甲、乙两同学经过各处时刻的一组数据:甲乙请仔细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课前该组同学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至少应准备_只秒表甲、乙两同学谁先跑过处?_,理由是_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甲乙交替领先的场面?为什么?_请计算出乙同学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A2.C3.B4.D5.C6.C7.A8.C9.A10.B11.D12.B

12、13.B14.A15.D16.ACD17.BCD18.AC19.AD20.AC21.22.23.相同长短相同长短24.解:我的做法是用汽车沿着马拉松路线行驶,最后通过汽车的里程表算出路线的长度;实际的测量方式是:骑着自行车沿马拉松赛道慢行,用一台名为“琼斯测量仪”的仪器计算车轮转了多少圈,则马拉松的路线长度为:(为自行车的车辆周长)25.26.如图所示;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大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先变大后变小27.解: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纸片下落的高度、纸片下落的时间;所需要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涉及记录表格如下表:次数高度时间速度28.时间下落的高度大甲通过处甲用时少出现了,经过时甲用时少,甲在前,经过时乙用时少,乙在前乙同学跑完时,路程,时间,所以乙的平均速度为答:乙同学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