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01738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2、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Z.xx.k松嫩平原共性地地理位置理环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北地区的中部。口境气候条件差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异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

2、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条矿产资源贫乏件人农耕作方水田耕作业类业式1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黑土分布广泛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旱地耕作业活主要粮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动差异食作物菜、棉花等作物作物熟一年两熟至三熟制作物,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工生产业活动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业基础发展重工业:从国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

3、达活动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2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

4、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板书设计一、区域1概念: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3划分: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差异活动与探究3教材作业导学反思区域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在必修三教学与学生学习中是基础,应多训练。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