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0107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茂名市高州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8七上宁波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是一个悠久的千年古国,她有着美丽富饶的平原,她有着巍峨雄壮的高山。她曾经辉煌过,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她也曾被侮r_过,西方列强的铁骑将其无情地踩踏。但是,作为她的子女的我们,对她的爱亘_(Agng;Bgn)古不变,愿为她的荣光而锲_(Aqi;Bq)而不舍地前仆后继,渴m_着一个更美丽的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20七上岐山期末) 经典诗

2、文默写 (1) 远远的街灯明了,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 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 (3) 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入学习的名言是_,_。 (4)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 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八上深圳月考) 鲁迅赞誉该书是“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它这么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4分)4. (4分)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春天的井冈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三月,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

3、”的高潮。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井冈山,看着满山的映山红,战斗岁月里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断浮现在我眼前。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我们在纪念碑前暗暗宣誓:我们一定会牢记老师的教诲,把革命先辈的精神发扬,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繁荣努力奋斗。(1) 第句中有一处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 第句重复使用了两个“动人”可把其中的一个换成_,以使表达更丰富。(3) 第句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合理应改为:_。5. (20分)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

4、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

5、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 下列句子中加

6、着重号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3) 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 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八上鼓楼期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

7、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 “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gng):继续。(1)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 此诗尾联与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中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7八上平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8、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至于夏水襄陵 襄:_沿溯阻绝 溯:_虽乘奔御风 奔:_属引凄异 属引:_(2) 翻译下面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 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 (4)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B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

9、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 .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8. (20分) (2013呼伦贝尔)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另一种珍爱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

10、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心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

11、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支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学会爱自己,

12、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1) 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2) 有人认为第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看法。(3) 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9. (17分) (2017九上北京期中) 阅读集中营的课堂,完成下列小题集中营的课堂纳

13、粹德国攻占波兰后,牢牢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学校的新老师,这一天,她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骑着摩托来到学校。他们狞笑着看着沙宁,大声地对她说:“嗨,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一拥而上,将沙宁摁到了车上。孩子们都被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可弱小的他很快被制伏,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了起来。在这个残酷的地方,纳粹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重活,可

14、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这一天,沙宁醒来,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是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她凭着对课本的记忆教孩子。纳粹没有阻止她,因为他们正在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沙宁教的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光是每天不停地哭叫便让他们受不了。可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文具,有笔,有本子。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纳粹抓回来折磨至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了,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