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废水处理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01065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废水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废水处理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目 录第一章总论- 2 -1、概述- 2 -2、生产工艺与水质水量- 2 -3、治理目标- 2 -4、设计依据- 3 -5、设计原则- 4 -第二章污水综合治理方案- 5 -1、污水治理方案- 5 -2、工艺技术说明- 5 -第三章工程设计- 7 -1、工艺设备- 7 -2、主要构筑物与设备- 9 -第四章总图设计- 12 -1、平面布置- 12 -2、高程布置- 12 -第五章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14 -1、组织机构- 14 -2、人员培训- 14 -第六章工程投资估算- 15 -1、土建部分- 15 -2、设备与材料部分- 16 -3、其他部分- 17 -5、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

2、7 -第七章工程运行分析- 18 -1、环境效益- 18 -2、运行费用- 18 -第一章 总论1、概述全厂污水排放量为347.35m3/d,其中原料洗涤废水51.2m3/d,浸泡废水102.4m3/d,设备清洗废水162m3/d,冲洗地面废水15.75m3/d,生产废水排水共331.35m3/d,生活排水量为16m3/d,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104205m3,统一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项目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5、SS、氨氮。为处理生产与生活污水,拟建一座污水处理能力为400m3/d的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本项目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曲梁水库

3、,经由马士骑沟、溱河,最后进入双洎河。2、生产工艺与水质水量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水量数据见下表项目指标水量(m3/d)CODcr (mg/L)BOD5 (mg/L)NH3-N (mg/L)SS (mg/L)PH洗涤废水51.2400150102006-7浸泡废水102.4700180201506-7设备清洗废水162600200153006.5-7地面清洗废水15.752010101507生活污水16300100251006-9合计347.35 559.88 173.51 15.97 225.03 6.5设计值400600175162306.53、治理目标 本项目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4、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水质指标CODcr (mg/L)BOD5 (mg/L)NH3-N (mg/L)SS (mg/L)pH出水浓度50105(8)106-94、设计依据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1997年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15-88);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泵站设计规(GB/T50265-97);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混凝土结构

5、设计规(GBJ10-89);砌体结构设计规(GBJ3-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7-89);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GBJ50191-9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GB50032-91);污水泵站设计规程(DBJ08-23-91);建筑地面设计规(GBJ50037-96);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GBJ.87-8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108-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J140-90);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GB50187-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民用建筑电气

6、设计规(JGJ16-92);供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电动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0-9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GB50046-9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民用建筑隔音设计标准(GBJ118-88);恒昌纸业污水处

7、理技术方案草案;本公司处理类似工业废水的工程经验。5、设计原则 废水处理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结合恒昌纸业的规划情况,提出废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设计原则。1、本着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利用生物处理,最大限度地净化水质,并遵循尽可能的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排放的原则。2、经废水处理工程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应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标准,达到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3、根据高效、低耗、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的原则,选择可靠、合理、先进、科学、安全的工艺技术。4、废水处理规模应留有一定余地,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布局紧凑,尽量少占土地,实行科学管理。第二章 污水综合

8、治理方案1、污水治理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经验表明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对处理效果、占地面积、运行管理、基建投资、处理成本等重要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可靠先进的处理工艺技术是进行处理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根据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特征和本单位设计的类似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经验,本方案提出以SBR池+D型滤池为主的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框图如下:D型滤池排放清水池格栅调节池高效澄清池废水SBR池污泥板框压滤机污泥外运污泥浓缩池图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工艺技术说明本废水处理工程主要由预处理系统、SBR池、深度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组成。采用的主要处理技术为SBR池+D

9、型滤池。废水经过人工格栅,去除豆渣等大颗粒悬浮物质,自流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pH调节,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冲击负荷。调节池出水用泵提升至SBR反应器,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都在SBR中被去除。SBR池可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因而反应时间相对较短。SBR艺的每一周期经历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等不同阶段,加速了生物种类的选择与进化,进水(厌氧)-曝气(好氧)-静沉(厌氧)交替运行,可抑制丝状细菌的大量繁殖,防止发生污泥膨胀。SBR池处理后的由二次提升泵污水进入高效澄清池,进行絮凝沉淀后进入D型滤池,通过高效纤维束滤料二次过滤,确保出水达标排放。SBR池、高效澄清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浓缩

10、,之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外运。格栅处的杂质与厂区的生活垃圾等一起外运。第三章 工程设计1、工艺设备1.1 人工格栅起到拦截废水颗粒悬浮物的作用,以利于后续单元进行处理。 主要参数: 数量: 1台尺寸: 0.81.2m间隙: 8mm材质: 不锈钢1.2 调节池 本方案设调节池一座,起调节水质水量作用,为后续处理单元稳定运行提供保证。 主要参数: 数量: 1座 尺寸: 8.45.44 m 结构: 钢混 有效容积: 140 m3 HRT: 8h 调节池设污水泵2台(1用1备) 扬程: 10 m 流量: 20 m3/h 功率: 1.5 KW1.3 SBR池数量: 3座尺寸: 364 m (单座)结构

11、:钢混运行周期: 6h罗茨风机: 2台(1用1备)风量: 2.4 m3/min功率: 4Kw配套滗水器1.4 二次提升泵房主要参数: 数量: 1座 尺寸: 333m 结构: 钢混污水提升泵: 2台(1用1备)扬程: 10 m 流量: 20 m3/h 功率: 1.5 KW1.5加速澄清池前部混凝搅拌区设有4组涡街反应器,沉淀区上部设有斜板填料。 主要参数:数量: 1座尺寸: 3.53.52.6 m (混凝区分4格)3.52.6 m (沉淀区)结构: 碳钢防腐HRT: 1.46h斜板高度: 0.8 m涡街反应器: 1.71.71.7 m材质: 不锈钢1.6D型滤池主要参数:数量: 1座(2格)尺寸

12、: 2.523.5 m结构: 碳钢防腐反冲洗水泵: 1台 流量: 86.4 m3/h扬程: 20m功率: 11KW反冲洗罗茨风机:1台风量: 5.52m3/min功率: 7.5Kw1.7清水池主要参数:数量: 1座尺寸: 334 m结构: 钢混1.8污泥浓缩池主要参数:数量: 1座尺寸: 53.5 m结构: 钢混2、主要构筑物与设备2.1 主要构筑物主要构、建筑物序号名称规格(m)单位数量备注1格栅井121座1钢混2调节池8.45.44 m座1钢混3SBR池364 m座3钢混4二次提升泵房333 m座1钢混5加速澄清池3.53.52.6 m座1碳钢防腐3.52.6 m座1碳钢防腐6D型滤池2.523.5 m座1碳钢防腐7清水池334 m座1钢混8污泥浓缩池53.5座1钢混9值班室353.5座1砖混10压滤机房953.5座1砖混11罗茨风机房653.5座1砖混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