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的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00787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的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张成翠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 角“鸡兔同笼”问题。一、教材分析首先,我说一下对教材的理解: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 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 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 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 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教学用书对其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正是教材注重渗透 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

2、”问题, 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 因此我第一次出示的尝试题把原题中的数据改小了,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能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接下来是我对学情的分析:对于已是六年级学生的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 学问题的方法;而且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 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培养。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 和生活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与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

3、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 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 法。重点: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由简入繁,探索理解分析的多种思路。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点: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 发式,小组合作等

4、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根据优 中差生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 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 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鉴于数学广角这一特殊课型,我将本课分为激趣引入、尝试探究、反馈练习 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在这三部分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尝试探究”这一部分。 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激趣导入 首先从谈话引入课题“鸡兔同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

5、而使学生洞悉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真正达到想学、爱学、乐学的境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出示尝试题)(二)、尝试探究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后,猜测,然后把猜的过程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出来,从 中找出题目中的规律,对题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用猜测的方法比较乱,并 不科学。列表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重 点部分的教学:展开对鸡兔同笼问题其他解决方法的研究。虽然猜测、列表尝试法,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但当问题中的 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列表的方法就会很繁琐、复杂,这时列表法就有一定的局限 性,揭示进一步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的必要性。老师在此加以引导,上面的过程能用

6、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最 后,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算法把问题给予解决,并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的适时引导,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弄 清“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策略,亲历多样化解题的过程,初步形成 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2、学生阅读课文 112115 页的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充分理解用这几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比较 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策略作出最优选择。(三)、反馈练习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利用学生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 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运用于生活

7、。2、多媒体出示“阅读资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这种独到的解题方法-抬脚法。从而让学 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古人的了不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 努力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有情 有调的一门学科。(四)、课堂小结: 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比较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策略作出选择,在 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方法的思维特点,感受到方程法的一般性。同时这有 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 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

8、革的一 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 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 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 差,并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 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总之,全课自始至终,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 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感知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 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