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00685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其评定规章制度第1部分土建项目工程(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0.5地下防渗墙混凝主控项目土:1 检查数量:1)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全数检查。1个槽段留置1组抗压2)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材料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检;混凝土按每 强度试件,每5个槽段留置1组抗渗试件和1组抗冻试件。3)其他项主、副孔各抽查 20%。一般项目4)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扩散度:全数检查。5) 防渗墙截面尺寸:主、副孔各抽查20%。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10.10.5。表10.10.5地下防渗墙混凝土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 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施工记录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

2、抗 冻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 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 验报告3防渗墙各段连接墙厚和接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钢尺检查4防渗墙与岩基结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5防渗墙内设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6防渗墙各段连接墙厚和接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钢尺检查一般 项目1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现场检查2混凝土扩散度340380mm现场检查3防渗墙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钢尺检查注:*防渗墙内设埋件是指防渗墙内预埋钢管、钢筋笼、浇筑用导管、观测仪器、电缆和铁件10.10.6沉井制作模板安装:1检查数量:主控项目1)模板及其支架、隔离剂:全数检查。2) 刃脚

3、几何尺寸,预埋件、止水带固定:先进行全面观察,再抽查3处5处(每处面积5m2 10m2) 一般项目3)模板安装全数检查,其他项目抽查 5处10处。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10.10.6 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 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 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 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 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 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检查计算书,观察和手摇 动检查2隔离剂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涂刷均匀观察检查3刃脚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 准规定观察和钢尺检查4预埋件、止

4、水带固定齐全、牢固清点数量,检查强度试验 记录般 项 目1模板安装(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 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 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 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3)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观察检查2井体轴线位移 5mm经纬仪检查3刃脚底模板表面标高偏差mm水准仪检查4井体平面 尺寸长度偏差).4%设计值,且不大于50mm钢尺检查两对角线长度偏差05%对角线长,且不大于100mm钢尺检查曲线部分半径偏差3.4%半径,且不大于30mm钢尺检查井壁厚度偏差10%壁 厚mm钢尺检查5圆筒体中心线垂直偏差0.1%筒体高度,且不大于20mm铅直仪或吊线、钢尺检查6井壁垂直偏差0

5、2%井壁高度,且不大于30mm铅直仪或吊线、钢尺检查7预留管(孔)中心线位移 10mm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8标高偏差0mm水准仪检查9模板表面平整度 5mm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0相邻模板表 面高低差外模 2mm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内模 2mm11止水带位移纵向 50mm钢尺检查横向 15mm钢尺检查12预埋件位移短边长不大于200mm 5mm钢尺检查短边长大于200mm 10mm钢尺检查表10.10.6沉井制作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续表10.10.6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般 项 目13闸门(网槽) 尺寸偏差中心线位移 10mm吊线和钢尺检查净宽-5 +10mm钢

6、尺检查垂直 10mm双向吊线、尺量全高检查标高0mm水准仪检查10.10.7沉井钢筋安装:1检查数量:主控项目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刃脚钢板护角:全数检查。2)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取样送检。3)钢筋笼骨架:先进行全面观察,再抽查 3处5处(每处面积5m210m2)。一般项目4)接头位置和外观质量:全数检查。5)钢筋安装:抽查5处10处。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 10.10.7。表10.10.7沉井钢筋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钢筋的品种、级别、 规格和数量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 级别、规格

7、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岀厂检 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刃脚钢板护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钢尺检查3钢筋笼骨架应牢固不变形观察检查4缺扣及松扣数量不超过10%,且不应集中观察和点数检查5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 准规定观察检查6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 力学性能应按规定抽取接头试件作力学 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本部分附 录C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 学性能试验报告般 项 目1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1)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 2个或2个以上接头。(2)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观察和钢尺检查2接头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

8、定观察检查3受力钢筋焊接(机械连接) 接头设置宜相互错开。在连接区段长度为 35倍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 不小于500mm范围内,接头面积 百分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mm观察检查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般 项 目4绑扎搭接接头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且不应小于25mm。搭接长度应符 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连接区段长 度(1.3倍搭接长度)内,接头面 积百分率应满足以下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 不宜大于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确有必要,对梁内构件不宜。 大于50%mm观察和钢尺检查5箍筋配置在梁、柱类构件

9、的纵向受力钢筋 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 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 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钢尺检查6钢筋保护层厚度0mm钢尺检查7受力 钢筋间距偏差0mm钢尺检查排距偏差i5mm钢尺检查保护层偏差i5mm钢尺检查8受力钢筋长度偏差0mm钢尺检查9钢筋弯起点位移 20mm钢尺检查10箍筋构造筋 间距偏差绑扎骨架i20mm钢尺检查焊接骨架0mm钢尺检查11预埋插筋偏差中心线 8mm钢尺检查标高0mm钢尺检查夕卜露长度-5 +20mm钢尺检查10.10.8 沉井混凝土施1 检查数量:工:主控项目1)表10.10.8第1项第3项: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2)表10.10.

10、8第4项第6项:全数检查。一般项目3) 混凝土坍落度、扩散度:先进行全面观察,再抽查3处5处(每处面积5m210m2)。4)养护:全数检查。2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10.10.8。表10.10.8沉井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混凝土强度及试件取样留置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 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 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 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 度试验报告2抗渗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 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

11、需要确定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3抗冻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 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 需要确定检查试件抗冻试验报告4混凝土原 材料每盘 称量偏差水泥、掺合料%检查搅拌记录,复称粗、细骨料%水、外加剂%5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 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 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 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 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观察,检查施工记录6施工缝留置及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 确定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般 项目1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现场检查2混凝土扩

12、散度340380mm现场检查3养护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0.10.9沉井制作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1检查数量:主控项目1)全数检查。一般项目2)外观质量:全数检查。3)表10.10.9第2项第7项:各抽查5处10处。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10.10.9。/类别序号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主 控 项 目1尺寸偏差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 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 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 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岀技术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 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2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岀现的 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岀技术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 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 位,应重新检查验收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般 项 目1外观质量现浇结构的外 观质量不宜有一 般缺陷。对已经岀现的一般缺陷, 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 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2井体轴线位移w 10mm经纬仪、吊线、钢尺检查3井壁垂直偏差w 0.2%设计值,且不大于 50mm吊线、钢尺检查4标高偏差i20mm水准仪检查5井体平面 尺寸长宽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