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实训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006578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车床实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床实训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实训 教案201 201 学年第 学期课程名称 数车实训 实训班级 指导教师 / 课题一: 数控车安全文明生产实训目的要求:1. 明确安全生产的目的2. 掌握安全操作基本3. 掌握开机前注意事项实训重难点:重点:掌握安全操作基本难点:掌握开机前注意事项实训教学方法:现场讲解、示范设备: 课时:CJK6140、SK6140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步聚:1、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生产是我们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保障,它是我们的守护神!安全生产还要以人为本,我们人类是生产劳动的主角,安全生产是保护我们自身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守安全生产的一

2、切规范。2、安全操作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中不准打闹,坚守岗位。(2)进入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装,不得穿戴带有危险隐患的服饰品,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3)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做与实习无关的事。(4)非本岗操作者及维护使用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或触动数控机床及辅助设备。(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记录工作。(6)放学前必须清理机床及数控车间,切断电源,关闭门窗等。(7)定期维护和保养数控机床,保证机床正常运行。(8)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关闭机床,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并报告实习指导教师。(9)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数控车床

3、,减少其故障的发生率,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操作机床。3、开机前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数控车床的基本性能和一般结构,禁止超性能使用.(2)机床通电前,先检查电压、气压、油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机床导轨、机床防护罩顶部不允许放置工具、工件及其他杂物。上述物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3)机床开机时应遵循先回零、手动、点动、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运行原则,其中低、中速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min。当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能开始工作。(4)检查刀架是否有越位、超极限状态。(5)检查电气元件是否牢固,是否有接线脱落。(6)检查机床接地线是否和车间地线可靠连接。(7)严格按机床

4、说明书中的开机顺序进行操作。(8)一般情况下开机过程中必须先进行回机床参考点操作,建立机床坐标系.(9)机床通电后,CNC装置尚未出现位置显示或报警画面时,请不要碰MDI面板上的任何键。MDI上的有些键专门用于维护和特殊操作,在开机的同时按下这些键,可能使机床产生数据丢失等误操作。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明确安全生产的目的、掌握安全操作基本和、掌握开机前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责任心和合作精神。作业布置与要求:作业布置:每人手抄一份明确安全生产的目的、掌握安全操作基本和掌握开机前注意事项要求:每天实训前认真看一遍数控车安全文明生产内容。才能进

5、行实训。课题二: 数车操作面板练习实训目的要求:1、了解机床面板的作用2、熟悉操作面板各区域功能3、实践操作:正确输入一段程序实训重难点:重点:熟悉操作面板各区域功能难点:程序的输入实训教学方法:现场讲解、示范、让学生分组轮流操作设备: 课时:CK6136、CK6130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步聚:1、机床面板的作用机床面板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机床的 运行方式、运行状态。它的操作会直接引起机床相应部件的动作 2、 熟悉操作面板各区域功能 操作面板根据各区域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如下不同的区域 (1)显示区 (2)操作方式选择区(3)状态控制区(4)手轮进给倍率选择区区(5)手动进给区 (6)主轴控制键

6、 (7)切削液开关键 (8)润滑液开关键 (9)手动换刀键 (10)手动倍率控制区(11)程序指令运行控制区(12)显示菜单 (13)编辑键盘(14)状态显示区 3、实践操作(1)让学生轮流在机床锁住情况下进行操作,使学生获得对按键的感性认识。(2)教师在机床通电状态下演示各功能键的功能并正确输入一段程序。(3)让学生轮流输入一段程序。小结:让学生轮流在机床锁住情况下进行操作,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输入一段程序。作业布置与要求:作业布置:(1)认清功能区的功用 (2)练习正确输入一段程序。要求: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课题三: 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实训目的要求:1、理解对刀的基本概念2、掌握对刀的基本方

7、法3、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实训重难点:重点:掌握对刀的基本方法难点: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实训教学方法:现场讲解、示范、让学生分组轮流操作设备:CK6136、CK6130数控车床、 课时:工具:卡盘扳手、刀架扳手、车刀、量具材料:塑料棒、45#钢实训教学步聚:1、对刀的基本概念(1)对刀是数控加工中较为复杂的工艺准备工作之一,对刀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加工程序的编制及零件的尺寸精度。通过对刀或刀具预调,还可同时测定其各号刀的刀位偏差,有利于设定刀具补偿量。(2)刀位点 刀位点是指在加工程序编制中,用以表示刀具特征的点,也是对刀和加工的基准点。对于车刀,各类车刀的刀位点见下图:(3)对刀对刀是数控加工中

8、的主要操作。结合机床操作说明掌握有关对刀方法和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竟义。在加工程序执行前,调整每把刀的刀位点,使其尽量重合于某一理想基准点,这一过程称为对刀。理想基准点可以设定在刀具上,如基准刀的刀尖上;也可以设定在刀具外,如光学对刀镜内的十字刻线交点上。2、对刀的基本方法目前绝大多数的数控车床采用手动对刀,其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 定位对刀法:定位对刀法的实质是按接触式设定基准重合原理而进行的一种粗定位对刀方法,其定位基准由预设的对刀基准点来体现。对刀时,只要将各号刀的刀位点调整至与对刀基准点重合即可。该方法简便易行,因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对刀精度受到操者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

9、下其精度都不高,还须在加工或试切中修正。(2)光学对刀法:这是一种按非接触式设定基准重合原理而进行的对刀方法,其定位基准通常由光学显微镜(或投影放大镜)上的十字基准刻线交点来体现。这种对刀方法比定位对刀法的对刀精度高,并且不会损坏刀尖,是一种推广采用的方法。(3)试切对刀法 :在以上各种手动对刀方法中,均因可能受到手动和目测等多种误差的影响以至其对刀精度十分有限,往往需要通过试切对刀,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3、试切对刀的方法步聚(航天系统)(1) 用外圆车刀先试切一外圆,测量外圆直径后,按 输入“外圆直径值”,按键,刀具“X”补偿值即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2) 用外圆车刀再试切外圆端面

10、,按 输入“Z 0”, 按 键,刀具“Z”补偿值即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b、 用G92 设置工件零点(1) 、用外圆车刀先试切一段外圆,选择按 ,这时“U”坐标在闪烁。按 键置“零”,测量工件外圆后,选择 “MDI”模式,输入G01U-(为测量直径)F0.3,切端面到中心。(2) 、 选择 MDI 模式,输G92 X0 Z0,启动 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 、 选择 MDI 模式,输入G0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4) 、 这时程序开头:G92 X150 Z150 。(5) 、 注意:用G92X150 Z150,程序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

11、加工不乱刀。小结:先理解对刀的基本概念和对刀的基本方法才能正确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作业布置与要求:作业布置:(1)、用试切对刀法进行对外圆偏刀、外圆尖刀,切断刀和螺纹刀的对刀。 (2)、做到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1)、对刀过程中,换刀不要带刀补,否则尺寸不准确。 (2)、正确使用量具,保证尺寸正确性。课题四: 车削加工基本操作实训目的要求:一、掌握车刀的安装要求 二、车端面、车外圆三、车台阶 四、车锥面 五、车凸圆弧 六、车凹圆弧七、车槽 八、车螺纹任务 九、车内孔 十、综合零件实训重难点:重点:掌握对刀的基本方法难点: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实训教学方法:现场讲解、示范、让学生分组轮流操作设

12、备:CK6136、CK6130数控车床、 课时:工具:卡盘扳手、刀架扳手、车刀、量具材料:塑料棒、45#钢实训车削加工任务:任务一:车刀的安装安装要求:短车刀伸出长度要短平车刀垫片安装要平整中车刀刀尖安装要对工件中心 直车刀车杆安装要垂直工件轴线 紧车刀要压紧任务二:车端面 车外圆 注意事项:1、 一般是手动进给,或者 编程加工 2、 近到中心要慢,并要注意刀尖是否对中心,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3、 加工完端面后加工外圆 ,转速进给要合理 加工如下例题 ,编写加工工艺及加工程序 加工工艺 加工程序 1. 手动车装夹位 O00012. 调头夹装夹位校正夹紧 M03S1000T01013. 车削端面 G00X32.0Z0.04. 粗车50外圆至长度, G01X0.0F50留0.5mm精车余量 G00X28.50Z2.0 5.精车50的外圆至最终尺寸 G01Z-55.0F1006.测量 误差分析 补刀 G00X32.0Z2.07.取50长换刀切断 G00X28.08.拆下工件 G01Z-55.0F80 G00X100Z100 T0202S600 G00X32.0Z-54.0 G01X0.0F30.0 G00X100.0Z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