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00655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蹄疫免疫副反应判定和处置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蹄疫免疫副反响断定和处置标准口蹄疫免疫副反响断定及处置标准DB51/T 147120_四川省质量技术监视局 发布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响断定及处置。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从事口蹄疫疫苗消费、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二、适用于本标准的定义1.免疫副反响:口蹄疫疫苗接种动物后,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响,称为免疫副反响。分为一般副反响、严重副反响和免疫副反响死亡2.一般免疫副反响: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48h内,家畜出现注射部位肿胀、注射一侧肢体跛行、体温升高、呼吸加快、 减食或短暂停食、泌乳量减少等为一般副反响。3.严重免疫副反响: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48h

2、内,家畜出现站立不安、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充血或水肿、肌 肉震颤、瘤胃瞰气、口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擂、鼻腔出血、孕畜流产(含早产)等为严重副反响。或注 射部位部分肿胀,长时间不消散,甚至出现湿性或干性坏死灶等。4.免疫副反响死亡: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48h内,家畜出现免疫副反响,未经救治死亡或经救治无效死亡的为副反响死亡。免疫副反响发生率:出现副反响的动物数/免疫接种动物数_100%。三、免疫根据预防口蹄疫的需要,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委托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组织供给。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按口蹄疫疫苗的相关规定进展。1家畜准备接种前家畜临床未见异常,处于安静(保定)、舒适状态,并保持畜

3、体清洁。病畜、体质瘦弱家畜暂不接种,待患病家畜康复后再按规定接种。怀孕家畜、仔畜的免疫应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要求进展。2疫苗准备出现分层情况的疫苗不能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疫苗不能使用。色泽异常、瓶内有异物、发霉、破损的疫苗不得使用。接种前将疫苗充分混匀并使其温度升至室温。疫苗的使用单位应对使用的每批次疫苗留样,至少保存半年。3器械准备仔猪使用12号针头,育成猪、成年猪以及绵羊和山羊使用16号针头,牛及驼科家畜使用18号针头,严格实行一畜一针。注射器和针头应清洁,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干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灭菌后的注射器与针头应置于无菌盒内,开启后限当天使

4、用。灭菌后未开启的注射器、针头超过一周,使用前应重新灭菌消毒。4接种操作 疫苗在使用间歇中应冷藏、防止日光直射。吸出的疫苗不可回注于瓶内: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应吸积于酒精棉球上,用过的酒精棉球、 碘酊棉等应集中无害化处理。注射部位须消毒。疫苗要注入深层肌肉内,牛、羊等家畜选择颈部上缘下1/3处、距颈部下缘上2/3处。猪注射部位选择耳根后,注射时要保持针头指向前方,以保证避开耳道。注射时针头与皮 肤外表角度为45度,防止疫苗溢出。注射剂量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剂量进展,每瓶疫苗开启后,只能当天使用。四、免疫副反响在免疫过程中,防疫人员严格执行免疫注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进展操作。养殖场、户的免疫完毕后

5、,畜主应在24h内严密监视接种畜反响,对反响畜要及时报告防疫人员,防疫人员到场后按规定进展救治并详细记录。一般副反响、严重副反响断定由畜主和现场防疫人员按照本标准进展断定,并签字确认。免疫副反响死亡断定由畜主、现场防疫人员和区县级技术人员共同按照本标准进展断定,签字确认,并于24h内上报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口蹄疫免疫过程中,发生免疫副反响,根据本标准断定副反响的程度,假如发生严重副反响,应在24h内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至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反响的书面报告,应写明当地免疫工作开展情况,已免疫家畜数量,发生一般副反响、严重副反响、副反响死亡的数量,并附表统计到养殖场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书面报告后,由省、市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进展调查和处置。五、免疫副反响处置注射部分出现的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多数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或消失,可根据临床进展处置。出现严重副反响,可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等抗变态反响药物。出现家畜休克,可迅速针刺耳尖、尾根等部位放血少许。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和补液治疗。加强免疫一周内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刺激,增强畜体抵抗力。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免疫技术培训,进步防疫人员的技术程度,降低因操作不标准带来的副反响。- 2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