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00640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精简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2016年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2016年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6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各挂钩扶贫部门按照挂钩帮扶工作的总要求,以 创先争优活动 和 四群教育活动 为主线,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帮助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16年单位定点挂钩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2016年,我县高度重视单位定点挂钩帮扶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率先

2、垂范,千方百计为帮扶村和结对户协调资金,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送温暖、献真情、真扶贫,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挂钩扶贫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得到群众好评。全县有3个省直单位,36个市直单位,87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13个乡镇的82个机关事业单位,共派出蹲点干部470名,处级干部名,处级以下458名,参与挂钩扶贫帮扶13个乡镇87个行政村2660户农户199人。全县已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7992万元,通过实施产业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帮扶,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30元,同比增23%,可使400人解决脱贫问题,实

3、现了年度挂钩扶贫的工作目标。(一)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情况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物资储备局等3家省直机关共派驻新农村工作队员13人。共挂钩帮扶了贫困村,共派出蹲点干部15名,处级2名,处以下13名;共派出考察人员42名,其中厅级6名,处级15名,处以下21名;全年直接投入合计88.94万元,其中资金73万元,物资折款约15.94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47万元(含无偿和贷款);帮助上项目7个(含全额、部分资助或联系引进);举办培训班6期,共培训300人次;其中:干部20人次,技术人员人次,劳动力268人次。(二)市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情况市公安局等36家市直机关共派驻新农村工作队员71人。共挂钩

4、帮扶了贫困村,共派出蹲点干部名,处级8名,处以下63名;共派出考察人员54名,其中处级名,处以下42名;全年直接投入428.1万元,其中资金414万元,物资折款约14.1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391.2万元(含无偿和贷款);帮助上项目88个(含全额、部分资助或联系引进);帮助引进人才10名;举办培训班35期,共培训2502人次;其中:干部164人次,技术人员142人次,劳动力2196人次;组织劳务输出228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3名。(三)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情况87个定点帮扶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共有69家单位派驻了长期的新农村工作队员176人。共挂钩帮扶了87个贫困村,共派出蹲点干部141名,

5、处级2名,处以下139名;共派出考察人员111名,其中处级3名,处以下108名;全年直接投入合计305.4万元,其中资金285.6万元,物资折款约18.8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637.7万元(含无偿和贷款);帮助上项目216个(含全额、部分资助或联系引进);帮助引进人才15名;举办培训班99期,共培训4748人次;其中:干部736人次,技术人员254人次,劳动力3758人次;组织劳务输出424人次;资助贫困学生46名。(四)乡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情况13个乡镇共有82家单位挂钩帮扶了87个贫困村,共派出蹲点干部243名,派出考察人员149名;全年直接投入合计437.4万元,其中资金402,9万

6、元,物资折款约34.5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056.5万元(含无偿和贷款);帮助上项目72个(含全额、部分资助或联系引进);帮助引进人才名;举办培训班138期,共培训23869人次;其中:干部1787人次,技术人员987人次,劳动力21095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2人次;资助贫困学生60名。二、主要经验(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 2016年,XX县委、县政府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先后下发了关于下派201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的通知(县办发20165号)关于调整县级领导挂乡包点县直部门挂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县办发20169号),建立了县级领导挂乡包村、部门单位联村包组、干部职

7、工包组联户的责任区划分 立体覆盖 网络。县、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召开定点帮扶动员大会,结合部门实际,认真落实和精心组织单位挂钩扶贫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以及XX实施桥头堡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以XX 9.11 地震恢复重建为契机,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以扶贫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畜牧、蚕桑、核桃产业扶贫和易地开发,开展农村小额信贷工作,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挂钩扶贫工作。同时抓好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和春耕促生产、烤烟生产的落实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进千家万户。(二)目标明确,措施落实到位一是明确帮扶目标。我县以开展创新争优和创建省级 四群 教育示范县为主线,始终紧扣 学善洲,见行动

8、 这一主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农户访贫问苦,明确了 一教育六行动 工作目标( 感恩教育 和六项惠民行动),扎实开展挂钩扶贫工作。我县围绕 一教育六行动 工作目标,对各挂钩部门领导及派驻工作队员进行了 感恩教育 、 农民纯收入 五年 倍增行动 、 绿化荒山行动 、 村庄规划建设行动 、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行动 、 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行动 创建党建示范点行动 及 善洲精神宣讲 、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等八个专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各挂钩帮扶部门领导及派驻工作队员进一步认清了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帮扶的目标任务及基本方法。二是摸清村情民意。各挂钩帮扶部门及派驻工作队员开展了 六讲二查七访走

9、百村进万家 (即讲 四群 教育、新农村建设、农村形势、惠民政策、感恩教育、和谐家庭,查村情、查民情,访基层求疑问难、访专家求计问策、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问创业发展情况)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放村情调查表、家庭调查问卷表、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了村情、知民情,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方针、发展规划提供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广大干部职工白天参与抗旱保生产、烤烟移栽等春耕备耕工作,晚上进农家与农户拉家常、话发展,解群众疙瘩,交农民朋友,以此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通过走访,广大干部职工深受教育,融入了群众;

10、通过干部职工广泛宣讲,感恩理念、善洲精神深入人心, 四群 教育得到群众高度认同,激发了投身到创业致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工作中的满腔热情。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村民小组1623个、农户70882户,发放民情联系卡70882张,建立民情登记卡50517套,记录民情日记50517篇。三是提供经费保障。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安排县财政为县级派出新农村工作队员安排工作经费每人5000元,共配套工作经费170万元。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新农办联合印发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11、员管理办法,抽调相关部门人员成立了新农村工作队员管理办公室,联合县 四群教育 办公室、县纪委监察局,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电话督查等方式,对各部门挂钩帮扶情况及派驻工作队员在岗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考核,对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人员进行了情况批评。(三)注重实效,任务落实到位1、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针对群众反应最迫切、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基础设施、社会事务、民生关爱等为重点,向群众承诺具体办理事项000多件,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616对,帮助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2557万元,为群众办实事10348件(次);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575万元,派出483名党员、干部组成135支抗旱

12、工作队进驻村组,与群众共同抗旱保生产;投入资金3794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围绕争创全国综治 长安杯 目标,要求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驻村入户化解矛盾工作,建立村(居)民小组调处防线化解源头问题、村级调处防线化解具体问题、乡级调处防线化解热点问题、县直机关调处防线化解焦点问题、县委政府分管领导调处防线化解难点问题、县委书记县长调处防线化解重大问题的 六道防线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624件,调处成功率达97%。2、加快 美丽家园 建设活动。一是建设宜居家园。按照 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 的要求,调整完善

13、了城 十二五 近期建设规划(2016-2016),对全县13个乡镇137个行政村(社区)786个自然村进行村庄规划,持续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着力建设一批特色宜居村庄。目前,13个乡镇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踏勘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全力以赴开展内业工作,XX坝区、姚关坝区的6个乡镇已完成规划方案,村庄整治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比如太平镇莽林村水头自然村按商业服务、村民住宅、中心景观、文化娱乐、农田体验进行了分片规划;永福村按综合服务区、主题活动广场区、街头绿地及停车专区、棋牌游园活动区、康体健身活动区的规划要求,建设功能齐全特色村庄;甸阳镇沙坝脚村抓实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建设集旅游、会议接待、休闲娱

14、乐、度假为一体的园林式景观村。同时,围绕 森林XX 建设目标,全面实施 绿化荒山 行动。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绿化荒山、城市、村镇和交通沿线,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行动开展以来,共种植核桃、油茶、西南桦等180多万株,绿化荒山荒地13.6万亩;关停了对环境破坏较大的砂石厂19个,对5个砂石厂进行了补种绿化树的生态治理。在酒房乡采取了 整治木材非法加工、建立农民护林队、项目带动倡导低碳生活、发展林果经济林木种植 的绿化荒山整合模式,实现了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4%的目标;在老麦乡黄家村,通过市林业局的帮助,建成市级核桃种植示范样榜69.7亩,2016年带动全乡发展种植核桃8394亩。二是建设

15、富裕家园。按照 组织领富、党员带富、部门促富、干部帮富 的模式,在全县实施 壮大集体经济 、 农民纯收入倍增 、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项富民行动,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组织各单位和干部职工深入农村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送人才。在由旺镇大庄村建立莲藕种植、斌宏农产品种植2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莲藕730亩,辣椒132亩;在木老元乡发挥热区资源优势,组建了咖啡专业合作社,整合良田、良种、良法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咖啡;在姚关镇富阳村发展了石斛、食用菌、中草药、烤烟、经济林木、生猪养殖六项产业;在水长乡水长村发展了水蛭养殖、水稻制种、稻田养鱼等产业,多途径实现富民增收。目前,全县共有合作社182个

16、,其中新批复成立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入社达2.35万人,带动农户4万户;无经营性收入的 空壳村 减少20个,完成计划的80%。三是建设文化家园。按照突出 学善洲,见行动 这一主题;搭建感恩教育活动进机关事业单位、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 四个载体 ;通过强化抓宣传发动、抓试点引领、抓文化活动、抓先进典型 四个抓手 ,广泛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的 感恩教育 活动,彰显人人心存感恩、个个知恩图报,家家和睦相处、村村倡导文明,事事维护团结、处处体现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姚关镇创作义演了以杨善洲精神为题材的歌剧、小品、花灯、歌舞等文艺作品;在仁和镇开展了 十大好人好事 评比活动;全县各中小学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团、队)会、校园广播站、家长会等阵地,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360多场次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目前,全县共创建县级感恩教育试点14个,开展感恩教育宣讲385场次,绘制感恩文化墙1000多幅,制作感恩教育永久性标语205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