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00479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个性倾向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教学重点难点:1、需要层次理论 2、动机的理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 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二、动机和需要(一)需要及其种类1. 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 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

2、要(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2. 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 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 需要层次论的不足。(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 一个人在

3、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 的斗争。三、动机和行为效率(一)动机与行为1. 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2. 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形曲线。中等 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 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 渐下降的趋势。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

4、于任务的完成。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一、本能说一 本能说(一)基本观点:行为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二)代表人物:达尔文(最早提出本能概念)、詹姆斯(区分生物本能和 社会本能)、麦独孤(将本能理论用于社会心理研究,将本能分类)、弗洛依德 (将无意识本能作为人的最原始动力,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概念)(三)缺陷: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二、驱力理论(一)主要观点:行为由驱力唤醒和驱动。即,某种生物需要触发一种强烈 的唤醒状态,这就是驱力(D),这种未分化的驱力状态为随机活动提供能量; 当某种随机活动达到消除驱力紧张的目标,机体便停止随机活动。驱力分两种。 由内

5、部生物需要引发的驱力叫原始驱力,是不需要习得的;通过条件作用而获 得的驱力叫获得驱力。(二)代表人物:霍尔(最早提出驱力说)、米勒(恐惧驱力)、洛根和玻利 (提出诱因的牵拉作用)、赫尔和伯林(提出最佳唤醒观点)(三)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 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三、动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 是太低。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第二 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第三个原理是个 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四、动机的诱因理论。

6、 这一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 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 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 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 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五、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 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 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的期待。(二) 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

7、解释和评价。早在 海德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 原因。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 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 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他根据“控制点”和“稳 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 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 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 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

8、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 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 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三)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1.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 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2. 自我我功效论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 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 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 响:1影响活动的选择。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活动时的

9、情绪。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四)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持有 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一、动机的一般分类(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1. 生理性动机2 .社会性动机(二)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的动机和 习得的动机。1. 原始的动机 2. 习得的动机(三)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1.有意识的动机 2. 无意识的动机(四)外在的

10、动机和内在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1.外在动机 2.内在动机二、生理性动机(一) 进食(二) 饮水(三)睡眠和觉醒(四)性三、社会性动机(一) 兴趣 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 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和需要相联系。兴趣的品质1.兴趣效能2. 兴趣广度3. 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4.兴趣的稳定性5.兴趣的倾向性(二)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 因。(三)权力动机权力动机(power motive)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 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 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 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 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 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四)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动机,动机的功能。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简述动机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