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099938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拐地名的神话传说 武翔 相传乾隆年间,河北石家庄上石员外,祖上行善积德却三代单传。到了她这一代上,也看年近花甲,大妻小妾娶了一房又一房,就是不生男丁,若人们产,断了承嗣香火。那年,河北大旱三年,饿殍遍地,石员外开粮仓,施舍粥棚,广济穷人,三年从未间断,救下人命千万。忽一日,老员外的爱妾,夜梦一道金星入怀,自此怀孕十月,生下一种胖敦敦的儿子。石员外快乐极了,十里搭长棚,放官饭三日,以石家庄人共贺。只是这孩子生来古怪,日夜啼哭不止,任什么人也哄她不住。看看到了满月,门外来了一位道士,石员外求卦问道,道士说,无妨无妨,小道略作法即可。道士抚摸儿头顶,念念有词:长庚长庚莫悲恸,功满德圆就归程。说来也

2、怪,那孩儿当下就不哭了。道士又说,我赐她一名,叫石长庚,后来她若再哭,只唤长庚长庚就是了,自此无恙。这孩子天生聪慧,说话间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18岁就敢走西口,在土默川组建骆驼队,过草地、去北国,经营皮草丝绸生意,开办石家商号。石员外知她生的奇巧,家业又大,放马由缰任她折腾去。不几年,石家资产又增万贯,石长庚也成为丝绸路上的名贾大亨。有一年,在西伯利亚黑山口,骆驼队和路匪遭遇,为救同伙,石长庚三次杀入重围,腿部受了重伤,从此落下个瘸腿。石长庚经验多见识广,人彪悍,又行侠仗仪,在丝绸路上很有名望,道上的人,又称她叫石拐子。查河北山西某些县志,有石家商号的记载。老年人们说,石拐子骆驼队

3、是当时丝绸路上十分庞大的最有名的商队。话说这年,石拐子已是位霜染两鬓的老人,她领着一支骆驼队,从遥远的中亚细亚归来。大黑河水从那遥远的达尔罕草原大戈壁明流暗渡,到了五当召地界,穿山过峡,哗哗地流过来,河水收容着山洪,几千年日夜流淌不息。冲涮着绵绵千里的大青山,啃咬着青山的脊骨,于是,每流过一座山,便留下豁豁涯涯百丈陡岸和无数个明镜儿似的河湾淖尔湖泊,蓝幽幽的嵌在草原上。石拐子老人走到这里,看见青山脚下,召河两岸水草丰茂,就再也走不动,支起帐篷打间歇息。忽见一位美丽的白衣娘子飘然而至,放肆坐怀,百般挑逗,石拐子燥火骤起,宽衣去带,正欲行苟且之事,忽又有一位白须老人突兀浮现,手持一定白花花的大元宝

4、,说,要发财随我来。言罢即走。色与财之间,石拐子踌躇了半晌,她毕竟是商家出身,踌躇间还是追着白须老人出了帐篷,但是紧追慢追,老人化作一股黑烟,不知去向。返回头再寻白衣娘子,娘子微微一笑说,你本来也但是是一种凡夫俗子,可惜了我的一番心意。言罢,也飘然而去,石拐子跟踪追行,只见沿路虎狼成群,猛地一下惊醒,本来是午休间白日一梦。石拐子好生奇怪,自已想,许是长期在外想念家人了,就冲着黑烟方向,沿着河沟牧驼散步。无意间发现了河岸下被河水冲刷出来的煤块,燃烧起来,火热有劲,还微微散发着香味。石拐子脑里亮起个闪,顿有所悟。石拐子老人是个走南闯北,广经见识的人,当下率人沿着露头煤挖掘,越掘煤质越好,她把骆驼垛

5、子变成驮煤队。这就是后来驰名塞外的大青山柴煤。不几年,石拐子就成为塞外煤炭大富贾。后来,人们以石拐子老人名望,称作石拐子煤,石拐子也以此叫开。把“子”字丢开,叫石拐,是解放后1954年政府行政命名,大概是由于“子”字的儿化音意简舍去的。追述之前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和本地人至今的口语,都还把石拐,儿化为石拐子。这与有人把“石拐”谐音为蒙语“石贵图”,译为有森林的地方,就是另一层意思了,很值得商榷。老年人传说,石拐子开的第一座窑口在今天的五当沟古城塔对面山根下。召河在这里拐个湾,把大青山矿区拦腰切成两段,右边留下一片河滩湖泊,左边留下坑坑驳驳窑洞和参差不齐的黄泥马架小屋。裸露着半节烟囱的地窑子宿眼处,

6、这便是古老的石拐子矿区。后来,有人在河滩处建了水磨作坊,河滩湖泊畔矿区盖起了房屋,修路架桥、商贩云集,石拐子这地方才一年一年地繁华起来,有了今天的规模。老年人传说,当年石拐子开发煤窑,惹怒了土地山神,一种月黑夜,召河发大水,眨眼间沉没煤窑口,灌死几百矿工,十里矿工街,卖断了棺材铺,停满了棂柩,呼爹喊娘,哭声动地惊天。惊动了玉帝,派二郎神查巡,本来是东海龙王御膳宫私跑出来的烧火丫头小黑龙和土地山神幽会偷情,嘻笑间泛起召河水淹了百姓。玉帝大怒,降旨惩罚小黑龙永卧召河岸,降水保一方太平。这就是五当沟前的大山,本地人称作卧龙山。从飞机上鸟瞰,龙头在白狐沟矿脑包沟,脑即头也。龙尾在当铺窑村,卧龙山逶迤腾

7、转几十里,很是壮观。年复一年,矿工们的后裔子孙,徐徐地淡忘了祖上先人的仇恨,看看僵卧的黑龙可怜,夏天在她身旁插柳栽松遮凉,冬天在她身上复土御寒,年代久了,树活了,土填厚了,郁郁葱葱延绵几十里,黑龙坝挡住了召河水泛滥。但是,小黑龙并不甘心受罚。老人们说:每隔十几年,它就摇头摆尾,骚情一回,召河水就泛滥一次。后来,天神旨差活佛,在黑龙身边修了五当召庙,这才镇住了黑龙。石拐矿得以开采几百年太平。老年间窑道里也有传说,石拐子大青山藏里有一条地河,地河一头连着西天瑶池,一头连着东海龙宫,月落夜静时,耳朵贴在石壁上,会听见地河波涛汹涌的声音。相传光绪年间,走窑汉掘通地河,二百多种矿工全被东海龙王鱼鳖虾蟹掳

8、走了,一种也没出来。笔者年轻时当矿工,多少回好奇地耳朵贴在巷壁上谛听,只有悄悄的蹿巷风和石壁上渗水细流的潺潺声。传说石拐子99岁无疾而终,也有说她活了300岁、500岁的。临终那天,她坐在古城塔煤窑口边,喝酒吃饭,说话间双目微闭,手下人觉得她年事高午困,坐着睡着了,待到觉得不对劲时,听得空中车铃马嘶,再会一片祥云飘然而去,石拐子老人已仙逝。民间西游记后转评书说,长庚星天上练丹炉,清理灰烬时,不小心拂尘一甩,将灰烬甩下凡尘,天烬下界,烧得四海顿时沸腾,长庚星急用土掩压,冷却摆平了事态,这事就成了大青山下的煤田。玉皇大帝罚她下界,收取天烬。长庚星洒泪投胎,石员外家几代行善积德,长庚星就择了这石家,

9、功成了这段美缘。仙家变凡人,长庚星一百个不意,凡胎生下来哭个不止,天庭执事的官差,巡夜见得,化作道士,念咒语的安抚她。天上一日,地上百年,也有人说,天上一昼夜,地上五百年,石拐子原是长庚星宿下凡走罪,地界上才演义了这番苍桑故事。乾清年间,长汉沟叫长庚沟,是后人们纪念石长庚的。到目前,本地人也有叫长汉沟为长庚沟的。据传说,石拐子死后葬在脑包坡,墓为一座青砖八楞塔,地址即目前的五当沟古城塔村,这个村老早之前叫古墓湾,1956年有盗墓贼古塔下掘洞开棺,见棺尸竟如活人熟睡同样,吓得神魂出窍,尖叫逃走。那时考古工作意识淡薄,人们发现盗洞,有胆大的人进去,寻取出些锈渍斑斑的青铜器和瓷盆瓷碗器,当作喂猫喂狗

10、的食具,将盗洞掩埋了事。那时,古塔墓已坍塌的只是一种地基。1958年修筑石拐到白狐沟矿铁路,开路基时,古城塔就彻底毁坏消失了。1971年笔者采访当年修筑铁路的民兵连长孙交运,其时她是白狐沟矿采煤队副队长。孙讲述,她们那个连开挖的古城塔,五尺长石条,一尺大的青砖,有破碎的柏木棺板,石条砌了五当沟铁道大涵洞,青砖多叫本地农民盖了鸡笼狗窝。本地人有风俗讲究,柏木棺雕成符扣戴挂,可避邪,她说自己拣了好大一块,什么也没做,还问我要不要。石拐子是长庚星座,民间神话就是这样传说的,信不信由你。武翔电话.11.15于青岛走出石拐到来了,这一定是不寻常的一年。进入一月,一方面是南方发生百年罕见的雨雪冻灾,从江西

11、到安徽,从云南贵州到广东,一场连着一场,雨雪连连,导致大范畴交通阻塞,供电线路破坏,移动通讯停止,形成大范畴影响面很广的灾害。八月,北京将举办奥运会,这是全国的事情,回到石拐,眼皮下面, 将有什么事情?老百姓最关怀的是什么事情?我觉得,一定是走出石拐。为什么是走出石拐?由于政府正在实行的两大项目一大重点工作,一是沉陷区治理,二是棚户区改造,三是区划调节政府搬迁,都是要往目前的石拐之外搬人口。其中两大项目的规划,在此后二到三年,要往外搬4万人,这几乎波及石拐的每一户人家,特别是今年先实行的沉陷区治理搬迁,房子盖起来,怎么分,一定是人们关怀的。同步,政府规划了一种“两区三带”的发展规划,不管规划是

12、怎么描绘的,中心就一种,走出石拐!至少老百姓中许多人是这样觉得的。走出石拐,于我,真是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我是公务员,固然与政府共进退,这一是职责所在,二是自己也没什么选择。我是土生土长的石拐人,尽管这里不发达,也不美,但石拐是我的家乡,待在这里,我觉得理所应当,我心情放松,我感到踏实。我曾经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我有过北京户口,我曾经在乌盟工作了四年,我有过集宁户口,但那些年,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种过客,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北京的繁华,总觉的那是别人的,与我无关;乌盟的广阔,我却象一缕凤,从未安定。那年回到石拐,忽然感觉很踏实。而今,忽然得知自己也许又要去别的地方,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离

13、开,意味着移民。目前的石拐人,真正祖居于此的很少,绝大多数是移民而来的。有人在互联网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无根的石拐人”,我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不懂得她讲了些什么,但我听人说了这题目,倒觉得很贴切。目前石拐的城乡人口,都是上世纪50年代建设包头矿务局时外来的移民及其后裔。我的爸爸是从土右来的,我的妈妈是从河南来的,尚有的人是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来得。前两年,我曾经到我父母结婚成家的地方看过,那是在毛忽洞白菜沟口的山坡上,她们当时住在窑洞里,我去看时,那一排窑洞已经塌了大半。我是上代移民的第一代后裔,我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和工作于斯,目前,我也许要带着石拐的第三代,我的儿子离开,这些天,

14、小时候,在煤矿的矸石堆下拣炭,在旧石拐河槽捞泥鳅,在通往大发的铁路上敲铁轨,在十五中背面的沟里钻窑洞,到南山背柴禾的情景总是不时浮出脑海。看看父辈的遗迹,摸摸身边孩儿的脑袋,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还是两年前,一种周末,由于接待客商,我和某办事处领导到五当召,聊到“无根的石拐人”那篇文章,我说,虽然石拐不怎么好,我还是爱这里。那位领导老家是外地的,前十几年大学毕业分派到石拐区工作。她讲,我不爱石拐这地方,但我还离不开石拐,我在这里生存,我在这里养妻儿,我还是但愿石拐发展起来,我们这样忙碌也是为了这个。她的话是很现实和中肯的。我觉得,这话也反映了相称多石拐人的想法。走出去,总是有因素的,但这因素,

15、恐怕是没有人能说清晰的。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的一种小镇,那小镇也是一种以采矿为重要产业的小镇。矿产采了很近年,鼎盛时期,全镇有1万多人口,后来,矿产越来越少了,人口就逐渐减少,最后,哪里仅剩十几户人家,五十多人,这五十多人拥有全镇所有的房产和基本设施,她们的道路较好,她们有学校,有饭店,有超市,尚有体育场、游泳馆等,一种建设得较好得小城乡,就是没有人了,她们也搞招商引资,向外面的人简介她们的小镇多么好。搞矿产的城乡,特别是小城乡,矿尽城散,中国外国都免不了。大都市,一般可以通过转产,可以更加发展,也是有的。德国的鲁尔地区,本来是一种以煤矿、铁矿为主的都市,在资源耗尽后,转产成为制造

16、业基地,人们就没有离开。石拐人的离开,有的是由于煤矿关闭了,要去外面找工作,有的是由于孩子要寻找好的教育资源,此后尚有政府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组织搬迁的,总之是要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前几年,石拐有一位副县级领导,在一次小型会议上,会议的主题是什么,我忘了,但她说的一段话,我还记的。她说,石拐人,涉及你们(在座的都是副科级以上领导),都想离开石拐,能离开的,不管什么本领,都是有本领的。这的确也是一句大实话。走出石拐,意味着走出山区,走向平原,离开贫穷落后,奔向繁华先进。走出去,也是有不同方式的。美国与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同,人口的流动既平常又简便,那个小镇的人们,当矿山公司不行了的时候,或被公司裁人,或自动辞职,带着她们已经积累的财产,各自投奔别的都市,寻找新的生活。我们这里的走出去就复杂一点。石拐人的走出石拐,近十几年就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