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99270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新的基因B都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3、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ADNA复制时 B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B和C项都是4、用矮秆迟熟(ddEE)水稻和高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希望得到200株矮秆早熟植株纯种,那么F2在理论

2、上要多少株()A800 B1000 C1600 D32005、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A染色体上基因的改变B基因重组C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改变D组成血红蛋白分子上的氨基酸种类的改变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的突变率比较高C人工诱变产生的都是有利的变异D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益的7、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

3、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突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AGGUBGGCCGGADGGG8、假如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条链发生突变,则产生的四个精子细胞中,含有突变基因的精子为多少个()A1个B2个C3个D4个9、在一个密封的系统内,用紫外线照射纯种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以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白色菌落的出现是()A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基因重组的结果C基因突变的结果 D不可遗传的变化10、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者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染

4、色体结构的变异11、以下情况不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对染色体有3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 B C D12、某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2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13、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14、细菌的诱变育种、植物的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理论依据分别是()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基因分离,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5、,基因分离15、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复制D基因分离16、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DDDd )。两者表现的特点是()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B第二代都能产生突变纯合体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体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17、诱变育种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属于正确分析的是()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为稳定,因而加速育种进程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材料

6、、大量繁殖才能选育出有价值类型结实率低、发育迟缓ABCD18、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A种植F2自交选不分离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19、已知某玉米的基因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Bn8Cn16 D020、下列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工程技术B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C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了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转基因技术育种的优点之一是

7、针对性强,效率高二、非选择题21、某农民育种科学家,在麦田里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让其自花授粉后,这株小麦共结128粒种子,将这些种子种下后长出的128株植株中,有24株表现为大穗抗病,有x株表现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死去。根据题意回答(以A、a表示大、小穗型基因,以B、b分别表示不抗病、抗病基因)。(1)后代中小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是_,按理论测算x大约等于_株。(2)24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是,按理论测算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22、小麦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三个纯系品种: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不抗

8、病小麦,请设计一个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方法,写出如下几种步骤。(1)杂交亲本应选择什么类型?。(2)产生杂种一代后,再。(3)对种子二代。(4)经过(3)的处理后,应该的种子作为新品种。23、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或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 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 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能遗传。24、科学家们常常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来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便能获得大量突变类型,使人们能从生化的角度在分子水平上对它们进行遗传分析。其中,射线、紫外线、中子等为物理诱变因素;亚硝胺、乙酸亚胺、乙二胺四乙酸等为化学诱变因素。(1)人工诱变的优点

9、是 。(2)从右图看,电离辐射诱导生物基因突变时,细胞中吸收辐射能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原因是 。(3)根据图中有关细胞中物质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线(2700)在诱导突变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25、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D(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 图,它是由 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图,理由是 。(3)如果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 图。(4)如果C图中的生物是由某生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产生该卵细胞的生物是 倍体。26、下表是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请分析回答:物种名称染色

10、体数物种名称染色体数水绵24海带44银杏16、24果蝇佛蝗23、24蛙26一粒小麦14普通小麦42豌豆14洋葱16、24、32家蚕56人类(1)请写出上表中的、两个处的染色体数目:;。(2)可能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的生物是。(3)本物种中可能既有二倍体,又有多倍体的生物是,你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4)普通小麦是由一粒小麦进化而来的,如果一粒小麦的染色体数记为2X,那么普通小麦可记着,为倍体,其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为条。(5)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对七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请指出控制这7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分布在。(6)以豌豆为研究材

11、料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一次杂交试验中可选择的相对性状数的范围为对。27、下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品种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和培育成的过程所采用的常规方法和分别称和,其培育所依据的原理是。(2)用培育出的常用方法是。由培育出再培育出的育种方法称为,其优点是。(3)由培育成常用的方法是,其形成的称倍体。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单元练习参考答案1、B。2、B。3、D。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和后期的自由组合。4、D。ddee的个体占1/16,3200的1/16是200。5、D。6、A。7、D。甲硫氨酸(AUG)缬氨酸(GUG)甘氨酸(GGG)。8、A。9、C。细菌为

12、原核生物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0、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11、C。、属于基因重组;属于基因突变。12、C。一个染色体组内的各染色体的形态各不相同。13、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14、C。15、B。转基因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16、B。17、C。18、C。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的年限,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体。19、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不可能得到AABBCC的个体,只有经过染色体体加倍后才可能获得AABBCC的个体。20、B。通过转基因技术的生物也可能带来如破坏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等潜在的危害。21、(1)aabb8(2)AAbb或Aabb 1/322、(1)纯合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2)将杂种子一代培育后自交(3)选择其中矮秆抗病品种进行种植(4)选择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品种23、替换增添缺失生殖体24、(1)提高突变的频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2)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3)核酸25、(1)D二(2)A三个染色体组,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3)B、C(4)四26、(1)846(2)佛蝗(3)银杏、洋葱 多倍体常见于植物(4)6X六21(5)7对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