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99068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列求通项公式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数列这一章的主要章节结构为:近几年来, 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其中有等差数列与

2、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 3)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较大题型 1已知数列前几项求通项公式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这样的题目:1 数列 0,2,0,2 L 的通项 an2数列1,11,1的通项 an2,34L123453数列 11357的通项 an22 ,12 ,12 ,12 L4680n为奇数2 、 an (n13 、 an1+ (n 1 2n11

3、、 ann为偶数1)1)2 2n(n 1)(2 n)练习例 1.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 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 221, 321,42 1, 521; an(n 1)212345n1(2)1, 1,1 ,1.an( 1)n11223 3445n( n 1)例 2.观察下面数列的特点,写出每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1,7,13,19,L; an (1)n (6n5)(2)7,77,777,7777,77 777,L ; an7 (10n1)9(3)5,0,5,0,5,0,5,0,L .a5sin nn2例 3: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1,31313; an1

4、( 1)n 231537,L .ann 2, ,Ln(2),3n 2234565211717题型 2由 an 与 Sn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1、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1(n2n) ,则 an22、已知数列 an的前 n 项和S32n ,则ann3、设数列 a 的前项的和 S=1( a -1) (nN ) nn3n( ) 求 a1;a2;( ) 求证数列 a 为等比数列a n4、数列的前 n 项和S=32 -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nn5、设数列 aS =2n +3n+2an 的表达式,并指出此数列是否为等差n 的前 n 项和为n2,求通项数列 .aS ,a 2,na=S +n(n

5、+1)a6、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为且nn1n+1n,求n7、已知数列 an 的前n项和n 满足: n=2an +(-1)n 1SS,n()写出求数列 a的前 3项a1,2,a3;()求数列 a 的通项公式;ann()证明:对任意的整数m4,有 11L17.a4a5am87、解:当 n=1 时 , 有: S1=a1=2a1+(-1)a 1=1;当 n=2 时 , 有: S2=a1+a2=2a2+(-1)2a2=0;3123333123当 n=3 时 , 有: S =a+a +a =2a+(-1)a=2;综上可知 a =1, a=0,a =2;由已知得: anSnSn12an(1)n2an1(1)n 1 化简得: an2an 12(1)n 1上式可化为: a2 (1)n2a2 (1)n1n3n 132 (2 (故数列 an1)n 是以 a11)1 为首项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33故 an2 ( 1)n1 2n 1 an1g2n 12 ( 1)n2 2 n 2( 1)n 33333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an2 2 n2(1)n .3由已知得:11L1311L1a4a5am23m 2m221212( 1)31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