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099060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6高二上永顺期中) 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表明( )。A . 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领域B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 . 音乐艺术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式D . 劳动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 (2分) (2016高二上宁夏期中) 中国古老的扬琴与印度的桑图尔、塔布拉鼓相遇,会合奏出怎样的美妙旋律?当地时间2014

2、年4月4日,在印度“文化大都”加尔各答,中印两国多位古典乐器演奏家齐聚一场名为“当东方与东方相遇”的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奉上了一场神奇的视听盛宴。材料表明( )。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水平,助力做强中国教育。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教育产业

3、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二上凤阳期末) 同样是分苹果,中国母亲用“孔融让梨”(大让小)来教育子女,而美国母亲则用“约翰争梨”(平等竞争,谁干的活多谁得到大苹果)来教育子女。这说明( )文化具有多样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 . B . C . D . 5. (2分) (2019榆林模拟) 上海美食节暨上海旅游推介会在纽约开幕。期间推出美食课堂美食品尝等互动活动,并播放上海宣传片,向当地民众推介上海美食和旅游项

4、目。开展这项活动旨在( ) 加强两国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显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彰显其包容性特征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纽约饮食文化发展推广中华美食,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经济发展A . B . C . D . 6. (2分) (2016高二上四川期中)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 )。A . 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B . 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 . 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加快文化的传播D . 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7.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李克

5、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时指出: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这使我想起了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这告诉我们(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要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A . B . C . D . 8. (2分) (2018乌鲁木齐模拟) 2017年12月3曰,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之所以选择乌镇,是因为乌镇人特有的发展模式,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

6、和民间作坊与扫码支付、网络营销、免费无线WIFI、智慧旅游有机融合。乌镇发展模式( )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反映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说明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因时而变的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二下思南期末) 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规定着各民族

7、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 . B . C . D . 10. (2分) (2019高二上惠来期中) 2019年7月,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在内的14家美术院校及院校机构、20多家专业艺术机构美术馆联合抖音,共同打造“抖音艺术季”IP,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现艺术作品,呈现艺术魅力,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加宽广的展示渠道,助力艺术创作者在互联网平台的产出。抖音打造“艺术季”IP( ) 表明现代传媒是推动当代艺术创新的源动力意在依托网络功能挖掘文化艺术的商业价值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意在探索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呈现方式A . B . C . D . 11. (2分) 山东省平度市

8、利用岳石文化、即墨古城、六区古墓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平度文化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源地文化、汉城文化和红色文化“一山两翼”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导蓝树谷、青岛鑫源文化发展集团等现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举措( )是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促进了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的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12. (15分) (2017高二上射洪期末) 材料一: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

9、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材料二: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

10、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在国际上,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10月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在国内,台湾地区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孔圣诞日”。这些都表明,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仁义”等思想,能够成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共识,能够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在今天,回归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自身发展融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才能为现代中国发展找到精神家园。(1)

1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传承儒家思想的必要性。 (3)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传承儒家思想提出你的建议。(两点) 13. (10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材料二:“中国的豆腐、豆芽菜、皮蛋、北

12、京烤鸭是有特殊性的,别国比不上,可以国际化。穿衣吃饭也是各国不同。印度人穿的衣服就和中国人不同,它是适合印度的环境的。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一定说用刀又的高明、科学,用筷子的落后,就说不通”。“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1)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文化的上述论述,充满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请问: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2) 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做到“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12-1、12-2、12-3、13-1、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