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9905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测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测绘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测绘复习资料第一章 海洋与海洋测绘海洋:每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由作 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 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和海底等部分组成 的统一体。但通常人们所称的海洋,仅是指作为海洋主体的广大连续 水体。海:一般将大洋四周边缘的地区称为海。海的特点: 1.海的面积小得多,只占海洋总面积的 11%;2. 海的水深平均较浅,平均水深一般小于 3000 米,有的甚至只有几 十米深。3. 海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海洋 要素随季节变化大,海水透明度较差。4. 海底地壳为陆壳性质;海的分类

2、:边缘海:一边以大陆为界,一边以岛屿、半岛为界与大洋 分开。陆间海:界于大陆之间,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连。 内陆海:深入大陆内部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为洋。洋的特点: 1.大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89,2. 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 3000 米以上,大洋有独立的洋流 和潮汐系统,3. 大洋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海 水的透明度大;4. 洋底地壳为洋壳性质;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入大陆部分的水域。其深度逐渐减小。海湾中海 水的性质与其相近的洋或海中水的状况相似。由于海湾不断变窄、变 浅,因此容易发生最大的潮汐。海峡:海峡是指海洋中相

3、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海峡地区海洋 状况的最大特点是潮流速度很大。海峡有深有浅、有宽有窄,它们是连接洋与洋、洋与海、海与海的咽喉。海岸: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地带。海岸可分为海、陆 之间现今正在相互作用着的现代海岸,和过去曾经相互作用过的古代 海岸两种。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 1520米等深浅一带,这里 既是波浪、潮流对海底作用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也是人们活动频繁的 区域。海岸带的内界,海岸部分为特大潮汐(包括风暴潮)影响的范 围。河口部分则为盐水入侵的上界 。海岸带由:海岸,海滩及水下岸坡组成。海岸是高潮线上的狭窄路上 地带,只在特大风暴的时候会被淹没,又称潮上地带;

4、海滩是高低潮 之间的地带,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指低潮线一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 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海岸线:近似于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海岸线 可根据海岸植物的边线、土壤、植物的颜色、湿度、硬度以及流木、 水草、贝壳等冲积物来确定。在地图上,人们为了明显起见,把海洋 和陆地用一条界线截然分开,并亦把这条海水和陆地相交的界线称之 为“海岸线”。大陆边缘: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大陆边缘时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通常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组成。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

5、为止。大陆坡:大陆架外缘陡倾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下限为坡度突然变小的地方大陆隆:从大陆坡下界向大洋底缓慢倾斜的地带。 又称大陆基或者大陆裙。大洋底:大洋底是大陆边缘之间的大洋全部部分,由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构成 。大洋中脊:是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巨大海底山脉 系列 。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宽广洋底。海洋法内相关概念: 内海:亦称内水,指领海基线以内 的水域。领海:为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 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 域,在群岛国情形下则及于群岛水 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毗连区:为一种毗连国家领海并在领海外一定宽度的、供沿海国行使关于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方面管制权

6、的一个特定区域。大陆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具 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国家管辖水域。简答题1.海洋测绘的特点(1)垂直坐标和平面位置同步测定;(2)海底布设控制点难度较大,海底控制点的距离相隔较远;(3)动态测量,连续测量,精度偏低。(4)采用声波作为信号源,声速受到多种水文条件的影响;(5)测定海底某点低于大地水准面的多少,由于声速受到多种水文 条件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多项改正;(6)无法进行重复观测,须同步观测,采用同步多套系统同时观测 从而产生多余观测。2.海洋测绘的任务(1)科学性任务 一是为研究地球形状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料。 二是为研究海底地质的构造运动提供必要

7、的资料。 三是为海洋环境研究工作提供测绘保障。(2)实用性任务 关于海洋测量的实用性任务,主要指的是对各种不同的海洋开发工程 提供它们所需要的海洋测量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海洋自然资源的勘探和离岸工程;航运、救援与航道;近 岸工程;渔业捕捞;其它海底工程 。第二章 海洋大地控制网 海洋大地控制网: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是陆上大地网向海域的扩展。 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主要由海底控制点、海面控制点(如固定浮标) 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大地控制点相连而组成 。海面控制网: 组成:海面控制网主要包括以固定浮标为控制点的控制网、海岸控制 网、岛屿控制网以及岛屿陆地控制网 。布设方式: 几何图形与路上大地网基本相同,如三角形、四边形、中 点多边形 。采取逐级控制的方法:与陆地大地网直接联结的海洋大 地控制点称为基本点,在基本点的基础上布设的点称为加密点。基本 点距离1001000KM,定位误差+-05m加密点230KM,定位误 差+- (12) m。海底控制点:第三章 海洋水文要素观测第四章 海洋声速及声线跟踪第五章 潮汐调和分析及海洋垂直基准第六章 GPS 定位与海底声学定位 第七章 水深测量及海底地形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