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09900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本章内容简介半导体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电路有广泛的应用。本章在简 要地介绍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后,主要讨论了半导体器件的核心环节一一PN结。在此基础上, 还将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以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 方法与应用。最后对齐纳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和光电子器件的特性与应用也给予简要的介绍。(一)主要内容:半导体的基本知识PN结的形成及特点,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模型及应用电路(二)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了解二极管(包括稳压管

2、)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三)教学要点:从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入手,重点介绍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二极管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2.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1.1半导体材料根据物体导电能力(电阻率)的不同,来划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 绝缘体之间材料,我们称之为半导体。在电子器件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元素半导体, 如硅(Si)、错(Ge)等;化合物半导体,如神化镣(GaAs)等;以及掺杂或制成其它化合 物半导体材料,如硼(B)、磷(P)、锢(In)和锑(Sb)等。其中硅是最常用的一种半导体 材料。半导体有以下特点: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

3、之间2 .半导体受外界光和热的刺激时,其导电能力将会有显著变化。3 .在纯净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急剧增强。2.1.2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在电子器件中,用得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错,它们的简化原子模型如下所示。硅和 错都是四价元素,在其最外层原子轨道上具有四个电子,称为价电子。由于原子呈中性,故 在图中原子核用带圆圈的+4符号表示。半导体与金属和许多绝缘体一样,均具有晶体结构, 它们的原子形成有排列,邻近原子之间由共价键联结,其晶体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中表 示的是晶体的二维结构,实际上半导体晶体结构是三维的。硅和错的原子结构简化模型及晶体结构(2)两个电子的共价键1修位2.1.

4、3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一学成分纯净的半导体。它在物理结构上呈单晶体形态。空穴价键中的空位。电子空穴对由热激发而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对。空穴的移动空穴的运动是靠相邻共价键中的价电子依次充填空穴来实现的。本征激发在室温下,本征半导体共价键中的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共价键的束缚进入导 带,成为自由电子,在晶体中产生电子-空穴对的现象称为本征激发.4征激发产生的空穴-电子对空穴、电子导电机理由于共价键出现了空穴,在外加电场或其他的作用下,邻近价电子就可填补到这个空位 上,而在这个电子原来的位置上又留下新的空位,以后其他电子双可转移到这个新的空位。 这样就使共价键中出现一定的电荷迁移。空穴的移动方向

5、和电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数总是相等的。2.1.4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元素作为杂质,可使半导体的导电性发生显著变化。掺入 的杂质主要是三价或五价元素。掺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N型半导体一 入五价杂质元素(如磷)的半导体。P型半导体一 入三价杂质元素(如硼)的半导体。1. N型半导体因五价杂质原子中只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周围四个半导体原子中的价电子形成共价键,而 多余的一个价电子因无共价键束缚而很容易形成自由电子。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杂质原子提供;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由 热激发形成。提供自由电子的五价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而成

6、为正离子,因此五价杂质原子也 称为施主杂质。2. P型半导体因三价杂质原子在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缺少一个价电子而在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穴。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它主要由掺杂形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由热 激发形成。空穴很容易俘获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三价杂质因而也称为受主杂质。3. 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掺入杂质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典型的数据如下:T=300 K室温下,本征硅的电子和空穴浓度:n = p = 1.4x10i0/cm3掺杂后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n = 5x10i6/cm3本征硅的原子浓度:4.96x1022/cm3以上三个浓度基本上依

7、次相差106/cm3。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和杂志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2.2.1 PN结的形成: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后,由于N型区内电子很多而空穴很少,而P型区内空 穴很多电子很少,在它们的交界处就出现了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别。这样,电子和空穴都要 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于是,有一些电子要从N型区向P型区扩散,也有一 些空穴要从P型区向N型区扩散。它们扩散的结果就使P区一边失去空穴,留下了带负电的 杂质离子,N区一边失去电子,留下了带正电的杂质离子。半导体中的离子不能任意移动,因 此不参与导电。这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在P和N区交界面附近

8、,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 荷区,就是所谓的PN结。扩散越强,空间电荷区越宽。在空间电荷区,由于缺少多子,所 以也称耗尽层。在出现了空间电荷区以后,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空间电荷区就 形成了一个内电场,其方向是从带正电的N区指向带负电的P区。显然,这个电场的方向与 载流子扩散运动的方向相反它是阻止扩散的。另一方面,这个电场将使N区的少数载流子空 穴向P区漂移,使P区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向N区漂移,漂移运动的方向正好与扩散运动的方 向相反。从N区漂移到P区的空穴补充了原来交界面上P区所失去的空穴,从P区漂移到N 区的电子补充了原来交界面上N区所失去的电子,这就使空间电荷减少,因此,漂移运动的

9、结果是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当漂移运动达到和扩散运动相等时,PN结便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阻止多子扩散。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平衡。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当外加电压使PN结中P区的电位高于N区的电位,称为加正向电压,简称正偏;反之 称为加反向电压,简称反偏。(1)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PN结的平衡状态被打破,P区中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和N区中的多数 载流子电子都要向PN结移动,当P区空穴进入PN结后,就要和原来的一部分负离子中和, 使P区的空间电荷量减少。同样,当N区电子进入PN结时,中和了部分正离子,使N区的 空间电荷量减少,结果使PN结变

10、窄,即耗尽区厚变薄,由于这时耗尽区中载流子增加,因 而电阻减小。势垒降低使P区和N区中能越过这个势垒的多数载流子大大增加,形成扩散电 流。在这种情况下,由少数载流了形成的漂移电流,其方向与扩散电流相反,和正向电流比 较,其数值很小,可忽略不计。这时PN结内的电流由起支配地位的扩散电流所决定。在外 电路上形成一个流入P区的电流,称为正向电流IF。当外加电压VF稍有变化(如O1V), 便能引起电流的显著变化,因此电流IF是随外加电压急速上升的。这时,正向的PN结表现 为一个很小的电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由本征激发决定的少子浓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 成的漂移电流是恒定的,基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小无

11、关,这个电流也称为反向饱和电流。(2) PN结加反向电压时:PN结的伏安特性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P区中的空穴和N 区中的电子都将进一步离开PN结,使耗 尽区厚度加宽,PN结的内电场加强。这 一结果,一方面使P区和N区中的多数 载流子就很难越过势垒,扩散电流趋近于零。另一方面,由于内电场的加强,使得N区和P区中的少数载流子更容易产生漂移运动。这样,此时流过PN结的电流由起支配 地位的漂移电流所决定。漂移电流表现在外电路上有一个流入N区的反向电流IR。由于少 数载流子是由本征激发产生的其浓度很小,所以IR是很微弱的,一般为微安数量级。当管 子制成后,IR数值决定于温度,而几乎与外加电压VR无关。1

12、&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某 些实际应用中,还必须予以考虑。PN结在反向偏置时,IR很小,PN结呈现一个很大的电 阻,可认为它基本是不导电的。这时,反向的PN结表现为一个很大的电阻。PN结加正向电压时,呈现低电阻,具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PN结加反向电压时,呈现高电阻,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3) PN结V-1特性表达式/i = I (eVDvT -1)D SkT在常温下(T=300K) V = = 26mVT q2.2.3 PN结的反向击穿当PN结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此现象称为PN结的反 向击穿。反向击穿分为电击穿和热击穿,

13、电击穿包括雪崩击穿和齐纳击。PN结热击穿后电 流很大,电压又很高,消耗在结上的功率很大,容易使PN结发热,把PN结烧毁。热击穿不可逆;电击穿可逆当PN结反向电压增加时,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随着增强。这样,通过空间电荷区的电 子和空穴,就会在电场作用下获得的能量增大,在晶体中运动的电子和空六将不断地与晶体 原子又发生碰撞,当电子和空穴的能量足够大时,通过这样的碰撞的可使共价键中的电子激 发形成自由电子-空穴对。新产生的电子和空穴也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重新获得能量,又可通 过碰撞,再产生电子-空穴对,这就是载流子的倍增效应。当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后,载 流子的倍增情况就像在陡峻的积雪山坡上发生雪崩一

14、样,载流子增加得多而快,这样,反向 电流剧增,PN结就发生雪崩击穿。在加有较高的反向电压下,PN结空间电荷区中存一个强电场,它能够破坏共价键,将束 缚电子分离出来造成电子-空穴对,形成较大的反向电流。发生齐纳击穿需要的电场强度约为 2x10V/cm,这只有在杂质浓度特别大的PN结中才能达到,因为杂质浓度大,空间电荷区内 电荷密度(即杂质离子)也大,因而空间电荷区很窄,电场强度可能很高。电击穿可被利用(如稳压管),而热击穿须尽量避免。2.2.4 PN结的电容效应势垒电容CB:用来描述二极管势垒区的空间电荷随电压变化而产生的电容效应的。PN 结的空间电荷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外加正向电压升高时

15、,N区的电子和P区空穴进 入耗尽区,相当于电子和空穴分别向CB“充电”,如图(a)所示。当外加电压降低时,又有电 子和空穴离开耗尽区,好像电子和空穴从CB放电,如图 所示。CB是非线性电容,电路 上CB与结电阻并联,在PN结反偏时其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在高频时,对电路的影响更 大。(2)扩散电容CD:二极管正向导电时,多子扩散到对方区域后,在PN结边界上积累,并 有一定的浓度分布。积累的电荷量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PN结正向电压加大时,正 向电流随着加大,这就要有更多的载流子积累起来以满足电流加大的要求;而当正向电压减 小时,正向电流减小,积累在P区的电子或N区的空穴就要相对减小,这样,就相应地要有 载流子的“充入”和“放出”。因此,积累在P区的电子或N区的空穴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就可 PN结的扩散电容CD描述。扩散电容反映了在外加电压作用下载流子在扩散过程中积累的 情况。(3) PN结的高频等效电路:由于PN结结电容(CB和CD)的存在,使其在高频运用时,必 须考虑结电容的影响.PN结高频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r表示电阻,C表示结电容,它 包括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其大小除了与本身结构和工艺有关外,还与外加电压有关。当PN 结处于正向偏置时,r为正向电阻,数值很小,而结电容较大(主要决定于扩散电容CD)。 当PN结处于反向偏置时,r为反向电阻,其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