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098873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工程模式与技术定位2010-9-16 20:38:20文章来源 :转载作者 : 邓良伟邓良伟 1,陈子爱 1,袁心飞 2,周文龙 3(1.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省旺昌县农业局,四川广元628200; 3.重庆市潼南县环境保护局,重庆402660)对于规模化猪场粪污, 除资源化利用外, 还可采用物理法、 化学法、物化法以及生物法进行处理;要达到排放标准,国内外公认的最经济的手段是生物法。生物法又分: 厌氧处理;好氧处理;自然生态处理三大类。 厌氧处理有: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CSTR )、厌氧滤池(A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ASBR )、厌氧

2、挡板反应器(ABR )、厌氧复合反应器(UBF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等工艺技术。 好氧处理包括: 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氧化沟、序批式反应器(SBR )、膜生物法( MBR )等工艺方法。 自然生态处理:可采用土地处理系统、氧化塘以及人工湿地等。面对种类繁多的处理工艺,养殖场业主以及政府管理者等非废水处理专业人士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处理工艺技术在大的方向进行归纳分类,为养殖场业主选择粪污处理方法以及决策管理部门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政策定位提供参考。透过不同工艺技术的表象,从本质上看,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可总结为3种模式: 沼气(厌

3、氧) -还田模式; 沼气(厌氧) -自然处理模式; 和沼气(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工业化处理模式)。以这 3种模式为基础,根据规模化猪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饲养规模,可以对粪污处理模式做出适当选择与准确定位。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1.1沼气(厌氧)-还田模式的适用范围畜禽粪污或沼液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 经济的处置方法, 可以在不外排污染的情况下, 充分循环利用粪污中有用的营养物质, 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 提高土壤的肥力,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分散户养殖方式的畜禽粪污处理均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比较落后、 土地宽广的规模化猪场。养猪场周围必须要有足够的农田

4、消纳沼液。要求猪场养殖规模不大,一般出栏规模在 2万头以下,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冲洗水量少。.1.2沼气(厌氧)-还田模式的工艺流程沼气(厌氧) - 还田模式工艺流程如图1。1.3沼气(厌氧)-还田模式的关键要真正达到营养物质还田利用、污染物零排放,必须解决好4个关键问题。1.3.1 第 1个关键:猪场周围要有足够的土地也就是要考虑周围土地的承载力。一些欧美国家就土地对厌氧消化残余物(沼渣沼液) 的承载力有明确的规定 (表 1)。我国上海、 北京以及江苏等地也对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土地承载能力,见表 2。表 1一些国家有关土地对厌氧消化残余物营养物质承载力的规定国家氮每公顷年需要

5、的储强制的施用季节最大负荷 /kg存时间 /月奥地利10062月 28日 10月25日丹麦2003年前:牛 210230 、猪 140170;92月 1日 收获2003年后:牛 170、猪 140意大利170500362月1日 12月1日基于畜禽数量610瑞典2505002月1日 12月1日4英国150法国第1年 450,以后 28012美国地区上海江苏北京表 2我国部分地区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能力土地承载能力粮食作物:每年每公顷11.25 t 猪粪当量;蔬菜作物:每年每公顷22.5 t 猪粪当量;经济林:每年每公顷15 t 猪粪当量。大田:氮 40 kg/亩,五氧化二磷18 kg/ 亩;大棚:氮

6、 80 kg/亩,五氧化二磷32 kg/ 亩。粪肥 23 t/亩学习好帮手.1.3.2 第 2个关键:沼渣沼液的经济运输距离。厦门大学曾悦等以福建为例,研究了粪肥的经济运输距离,认为猪粪的经济运输距离为13.3km、鸡粪 43.9 km 、牛粪 5.2 km。而丹麦沼气工程的沼渣沼液运输距离一般在10 km 以内。规模化猪场冲洗水量大约是猪粪的10倍。因此,可以推测, 规模化猪场粪污厌氧处理后沼渣沼液的经济运输距离在2 km 以内。1.3.3 第 3个关键:沼渣沼液的储存。必须要有足够容积的储存池来贮存暂时没有施用的沼渣沼液,不能向水体排放废水。一些欧美国家要求的粪肥或沼渣沼液储存时间见表1。

7、1.3.4 第 4个关键:沼渣沼液还田利用的标准。目前, 我国还没有制定沼渣沼液作肥料还田利用的标准。环保部门往往套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1992 )要求:对于水作,化学耗氧量(COD )200 mg/L ,生化需氧量(BOD5 )80 mg/L ,凯氏氮 12 mg/L ,总磷(以磷计) 5.0 mg/L ;对于旱作, COD300 mg/L ,BOD5150 mg/L ,凯氏氮 30 mg/L ,总磷(以磷计) 10.0 mg/L 。畜禽粪污处理后沼液基本上达不到这个要求。如果经过处理后达到此要求,估计农户也不会利用了,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都被去除了。尽管新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8、( GB5084-2005 )取消了氮、磷指标的要求,但是将有机物指标提高了: 对于水作, COD150 mg/L ,BOD560 mg/L ;对于旱作, COD200 mg/L ,BOD5100mg/L ,这两个标准比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的要求还要严格,沼液也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如果能达到这些标准,也就能达标排放了。因此沼液还田利用仍然存在法律障碍。1.4沼气(厌氧)-还田模式的优缺点沼气(厌氧) - 还田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1)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2)可以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肥力;3)耗能低,无需专人管理;运转费用低。但是,沼气(厌氧)-还

9、田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有大量土地利用沼渣沼液,出栏万头猪场至少需要1 000亩土地消纳沼渣沼液,因此受条件限制,适应性不强;2)雨季以及非用肥季节还必须考虑沼渣沼液的出路;3)存在着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险;4)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连续过量施用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学习好帮手.5)恶臭以及降解过程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构成威胁。2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2.1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的适用范围猪场粪污经过厌氧消化(沼气发酵)处理后,再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后处理。这种模式适用于离城市较

10、远,经济欠发达, 气温较高, 土地宽广, 地价较低、 有滩涂、 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粪污自然处理系统的地区。养殖场饲养规模不能太大,对于猪场而言, 一般年出栏在 5万头以下为宜,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冲洗水量中等。2.2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的工艺流程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工艺流程如图2。2.3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的关键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主要利用氧化塘的藻菌共生体系以及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的植物、 微生物净化粪污中的污染物。由于生物生长代谢受温度影响很大,其处理能力在冬季或寒冷地区较差,不能保证处理效果。因此,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的关键问题是越冬。表3显示了

11、某规模化猪场采用厌氧-自然处理模式处理猪场粪污在不同季节的出水水质。表 3厌氧 -自然处理模式处理某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处理效果指标pH悬浮物( /mgL-1 )化学耗氧量( /mgL-1)生化需氧量( /mgL-1)氨态氮( /mgL-1 )亚硝态氮( /mgL-1)硝态氮( /mgL-1 )夏季秋季冬季标准允许排放浓度 *6.847.627.626 92280902001002673304004.411.031.01501.3217.2149801.120.0570.471.505.301.604.7988.5188学习好帮手. .总氮( /mgL-1 )2.087.1611.58.0总磷(

12、/mgL-1 )注: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从表3可以看出,夏季、秋季的处理出水均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但是在冬天,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有机污染物指标能达到排放标准,而氨态氮、总磷离达标还有一定距离,说明冬季的处理效果不稳定。2.4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模式的优缺点沼气(厌氧) - 自然处理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1)运行管理费用低,能耗少;2)污泥量少 ,不需要复杂的污泥处理系统;3)没有复杂的设备,管理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无噪音。沼气(厌氧) - 自然处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土地占用量较大;2)处理效果易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3)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3沼气(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工业化处理模式)3.1沼气(厌氧)-好氧处理模式的适用范围沼气(厌氧) -好氧处理模式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沼气发酵)、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