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0988160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 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就的是()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佛教 楔形文字A. B. C.

2、D.2.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有政治头脑、富有政治知识、拥有管理经验的人来承担,而不能把权力交到一个毫无政治知识的普通公民手中。这主要说明了古希腊(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精英文化的缺失C人民主权的危害 D城邦制度的衰落3.下列关于波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有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A. B. C. D. 4. “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A.

3、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C.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D.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5.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6. 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的()A.君士坦丁堡 B.罗马城 C.耶路撒冷 D.腓尼基7. 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 德川家康在江户

4、(今日本东京)建立幕府,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对德川幕府统治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B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C武士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 D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8. 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 )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9. 加纳国王被视为具有神性的人,他是诸部落的大酋长,又是军事首领,还是宗教首领,支配着王城附近的

5、圣林(王陵)的祭司们。从中可以看出加纳( )A实行国王与祭司集体统治 B建立了中央集权C注重宗教在统治中的作用 D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0. 将湖中捞起的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袄,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中获得7次收成。这种农业耕种方式的发明者是(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班图人 D突厥人11.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造成“随郑君之没以俱逝”的决定性因素是( )A明朝时期的国力已经下降 B中西航行的根本驱动力不同C西欧航海家更有探险精神 D西、葡

6、两国的科技更加先进12. “8月3日出发,到西印度群岛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登陆,到了岸上,探险队员在岸边升起旗子。”宣布该岛归西班牙所有这次远航( )A开辟了绕道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B实现了由大西洋西行到达中国的目的C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D推动了南瓜、玉米等农作物向世界传播13. 甘蔗在16世纪17世纪传入巴西和加勒比地区,很快就成为以非洲黑奴劳动力为基础的美洲种植园经济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源自埃塞俄比亚和阿拉伯地区的咖啡也在18世纪成为美洲种植园作物,这些作物引入美洲( )A导致种植园经济走向衰退 B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C加剧了美洲地区

7、对奴隶的需求 D加速了美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14.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最重要的影响是( )A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B打破各文明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C大量贵重金属源源不断流入西欧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15. 15世纪欧洲学者曼内蒂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包含的思想是()A. 人文主义 B. 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16.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

8、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作中介。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17.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8. 有学者指出,“它确实被赋予了权力,但它所有权力,自己不能执行,只能受各州支配”,如从1781年到1783年,邦联政府向各州征收1000万美元的财政,结果却仅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当

9、时美国( )A各州政治权力较小 B践行了“权力制衡”原则C中央政府有名无实 D继承了北美的宪政传统19. 下表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主要政治派别简表。由此可知,这时的法国( )左派(共和派)社会主义者激进共和派温和共和派右派(君主派)波拿巴派奥尔良派波帝派A民主共和派占据绝对优势 B率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缺乏稳固的共和国统治基础 D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20.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理性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的方法,从而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哥白尼的“日心说” 蒸汽机的发明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内燃机的出现ABCD二、非选择

10、题,每道15分,一共60分。21.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 便利的海上交通, 海洋文明使城邦经济繁荣, 民主政治鼎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 大河的馈赠 (1) 分别指出图中A、D所反映的古国及其文明代表。此外,举例说明C国文化对欧洲、亚洲文明的影响。(5分)海洋的恩赐(2) 读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哪一国家?此国政治有何特征?(4分)(3) 结合上述材料,简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6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

11、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三 (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特点(8分)(2)材料二中,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农业经济组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农业经济组织的特点(7分)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12、?”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材料二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1) 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9分)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马克思资产阶级革命和反革命(1)英、法两国“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7分)(2)为什么马克思称两国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8分)高二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2345678910CADDAAACDB111213141516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