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98732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 . 臭氧空洞B . 酸雨C . 光化学烟雾D . 温室效应2. (2分) (2016高三上安徽期中) 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发现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是A,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小B该区域是B,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介于 A . C区域之

2、间B . 该区域是C,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大C . 各区域AgCl的大小都相同,但只有B区域中分散质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3. (2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B . 乙醇、氯化银和乙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 FeO、Al2O3、N2O3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D .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4. (2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酸、盐、碱、非电解质的一组是( ) A . 硫酸 硫酸铜 纯碱 干冰B . 硝酸 硝酸银 熟石灰 干冰C . 碳酸

3、 纯碱 食盐 冰D . 醋酸 食盐 烧碱 铜5. (2分) 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A . 水泥B . 玻璃C . Na2OSiO2D . 石油6. (2分) 水资源非常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B .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C . 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D . 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7. (2分) 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4、;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 . B . C . D . 8. (2分) (2017高三上昭通期末)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由现象所得结论A将Cl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Cl2具有漂白性B向白色AgCl悬浊液中滴加0.1mol/LKI溶液试管中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C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非金属性:ClC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

5、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A . AB . BC . CD . D9. (2分) 下列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改变用量所发生反应不会变化的是( ) AlCl3和氨水 Na2CO3与盐酸 AlCl3和NaOH溶液 Fe与氯气(点燃)A . B . C . D . 10. (2分)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Al、Fe、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将铝、铜、铁片插入浓硫酸,以证明常温下Al、Fe、Cu能否与浓硫酸反应B . 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弃去沉淀,以除去混在Al2O3中的Fe2O3C . 将铁器、铜器放入盐酸中

6、浸泡,以除去表面的铁锈和铜绿Cu2(OH)2CO3D . 将FeCl3、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以制得FeCl3、CuCl2固体11. (2分) (2016高一上汕头期末) 除去食盐中少量的Ca2+和SO ,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应依次加入( ) A . BaCl2、Na2CO3B . Na2CO3、BaCl2C . BaCl2、Na2CO3、HClD . Ba(NO3)2、Na2CO3、HCl12. (2分) (2016广东模拟)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l6gCH4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4NAB . 常温常压下,2.24 L NO2

7、气体中含有NO2分子数为0.1NAC . 1 L0lmolL1的醋酸中含有H十离子数为0.1NAD . 铝热反应中1 molFe3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A13. (2分) (2017高一下宝坻期中) 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 叙述A酸性HClH2S非金属性ClSB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C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紫红色I还原性强于ClD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NaCl固体可导电A . AB . BC . CD . D14. (2分) (2016高二下枣阳月考)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8、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腐蚀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B族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A . B . C . D . 15. (2分) (2016高一上万全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向硫酸铜蓝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Ba2+SO42BaSO4B .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 . 锌与盐酸的反应:Zn+2H+2ClZn2+2Cl+H2D .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

9、H)3胶体:Fe3+3H2O Fe(OH)3+3H+16. (2分) 近期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各国肆虐,严重威胁了非洲人民的生命在此期间,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一种名为“84”的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84”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ClO属于共价化合物B . “84”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C . 1L 0.1molL1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1NAD . ClO与Ca2+、Fe2+、Al3+ 能大量共存17. (2分) 下图为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中电子转移的关系图,则图中的元素甲、乙分别表示甲 乙A . Fe ,SB

10、 . Cu,SC . Fe,OD . Fe,Cu18. (2分) (2016高一下宁远月考)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1O,KC1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1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3B . 4:3C . 2:1D . 3:419. (2分) 下列物质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 A . 味精B . NaNO2C . CH3OHD . 白磷20. (2分) 化学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实验有丰富的颜色变化,有关实验的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 A

11、. 向FeSO4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新制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B .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颜色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C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能使溶液变为棕黄色D . 将Fe(OH)3胶体装在U形管中做电泳实验时,负(阴)极一端颜色变浅21. (2分) (2016高二下吉林期末) 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XYZCuCuOCu(OH)2CH3CH2OHCH3CHOCH2CH2Na2CO3NaOHNaHCO3CaCO3CaOCa(OH)2A . B . C . D . 22. (

12、2分) (2015高三上方城开学考)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亊实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实验现象或事实解释A检验待测液中SO42时,先滴入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先滴入盐酸可排除Ag+、CO32、SO32等离子干扰B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应伸入试管至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上方乙酸乙酯易溶于碳酸钠溶液,防止发生倒吸C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D含Mg(HCO3)2的硬水长时间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的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Mg(OH)2 , 而不是MgCO3Kw(MgCO3)KwMg(OH)2A . AB . BC . CD . D23.

13、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开学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气、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B . 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C . 足量Cu与一定量浓硝酸充分反应得到的气体是纯净物D .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24. (2分) (2016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向27.2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铜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 沉淀为氢氧化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