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098654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产业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 1.1 图纸依据施工图纸:无线宽带物联网产业园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无线宽带物联网产业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 主要施工规程、规范 序号名 称编 号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GBT14902-2003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7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2、55-201110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11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12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4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201115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10-931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21T1891-201117无线宽带物联网产业园工程施工图纸18无线宽带物联网产业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钻孔灌注桩、CFG桩、抗拔桩及天然地基相结合的平板式筏形基础,不同受力部位板厚不同,采用底板下

3、平。基础底板厚度A楼底板2000mmB1、B2楼底板2400mmB1、B2楼裙房底板1700mmC1、C2楼底板1500mmD1、D2、D3楼底板1600mmE1、E2、E3、E4楼底板1000mm其他1000mm主体结构形式A、B1、B2楼框架-核心筒结构C1、C2、D1、D2、D3楼框架剪力墙结构E1、E2、E3、E4楼框架结构屋盖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平面屋盖楼板2土质、地下水位及水质情况土质情况本工程场地可分为12层:第1层:杂填土,第2层:粘土-砂质粉土,第3层:粉细砂,第4层:粉质粘土-粘土,第5层:粉细砂第6层: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第7层:粉细砂,第8层:粉质粘土,第9层:粉细砂

4、,第1011层:粉质粘土,第12层:细砂,地下水位拟建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位曾接近自然地面,潜水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绝对标高在20.00m左右,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1.02.0m,报告提供抗浮设防水位按绝对标高22.00m考虑,建筑防水设防水位按设计室外地坪考虑。地下水质对基础混凝土有微腐蚀性3地 基地基土质情况基础底土为第4 4-1 4-2: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粘土和第5层:粉细砂地基承载力170KPa4地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及相连柱抗渗等级为P8;标高-17.8米以下抗渗等级为P10;地下一层顶板及人防顶板抗渗等级为P6柔性防水采用单层4mm厚聚酯胎体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5混

5、凝土强度等级地下部分基础垫层C15底板C35梁、顶板C40、C45地下室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外墙C35临空墙内墙C40内独立柱C40地上部分内墙连墙柱C30、C35、C40、C45、C50梁、顶板C30、C35、C40、C456抗震等级工程设防烈度8度框架抗震等级A、B楼一级;C、D楼二级;E楼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A、B、C、D楼一级;7钢筋类别HPB300、 HRB335、HRB4008钢筋接头形式16采用直螺纹连接16采用绑扎搭接9结构断面尺寸外墙厚度(mm)300、400、500内墙厚度(mm)100、200、300、400、500柱断面尺寸(mm)800800、900900;800900、1

6、2001200梁断面尺寸(mm)地下:550850、500800、450750;地上:600800;、400700、150350、500800、350750、300400、350650、500750楼板厚度(mm)地下为:110、180、200;地上为:100、120、150、1802.2底板分区图主楼基础底板以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为界,分成四个施工区域,每区域又细分为施工段,即:一区、二区各分为四个流水段;三区、四区各分为三个流水段,每区安排一个结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各区之间按流水段分别组织流水施工,见下图:3.施工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3.1.1 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计划从20

7、13年6月20开始至7月23日结束。3.1.2 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计划从2013年8月1日开始施工至2013年9月3日结束;3.1.3 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计划从2013年7月15开始至8月17日结束。3.1.4 区基础底板施工进度安排:计划从2013年8月13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3.2混凝土供应方式3.2.1 对混凝土供应商要求基础底板混凝土量约有66157m3,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确定四家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混凝土公司,而且要求四家混凝土配合比相同。3.2.2 对混凝土供应商的管理为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在开始施工前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签定正式合同并附加技术条款,并对各搅拌站及施工

8、单位技术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天填写“预拌混凝土浇灌申请”,发传真到搅拌站。当天天气、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搅拌站提出相应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不受影响。3.2.3 砼原材料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本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对各家混凝土供应单位的原材料进行抽查,要求必须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2.5(28d水化热为377KJ/Kg),矿渣硅酸盐水泥32.5(水化热为335KJ/Kg),两者相差不大,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极少,加之普通硅酸盐水泥各种性能都较好,因此决定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再通过

9、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掺能力。 粗骨料:采用525mm碎石,低碱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度。 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含泥量不大于1%,细度模数:2.63.0,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同时可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

1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砼水泥用量的35%,且粉煤灰取代水泥率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超过20%。粉煤灰对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其早期抗拉强度及早期极限拉伸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掺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加量控制在2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每立方水泥混凝土掺加级粉煤灰约67kg。 外加剂:采用防裂型混凝土防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3%,防水剂应不含氯盐,对钢筋无锈蚀影响,掺入混凝土中能明显提高硬化后的混凝土抗渗性能,同时还应具有减水、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水:地下

11、水。3.2.4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按设计要求:水灰比控制在0.40.5,砂率在40%-45%范围内,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不低于320Kg,掺入粉煤灰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1)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抗渗混凝土坍落度为:120140mm。(3)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图纸设计要求可利用混凝土60d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4)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重,另外在进行混凝土试配时应考虑

12、到不同厂牌号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3.3劳动组织安排3.3.1管理层负责人项目经理部:项目生产经理:李世金负责底板砼施工总体安排部署;项目总工:边三涛负责组织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技术部:技术员王正喜、程庆柏、连纪飞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并落实技术交底情况;土建分部:区由李超负责,负责现场施工安排,落实质量、安全、进度要求; 詹文举负责现场调度,并落实技术要求。II区由陶振良负责,负责现场施工安排,落实质量、安全、进度要求; 吴高叶负责现场调度,并落实技术要求。III区由廖永权负责,负责现场施工安排,落实质量、安全、进度要求; 翟家艺负责现场调度,并落实技术要求。IV区由魏海宾负责,负责现

13、场施工安排,落实质量、安全、进度要求; 赵军负责现场调度,并落实技术要求。安全部:张春东、薛国志、司国计负责现场安全文明布置及日常工作的安全施工检查等工作。质量部:质检员周才新、张文佳负责检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反馈给技术部。现场试验室:试验员4人,由刘跃庆负责,在业务上直接受技术部领导,负责混凝土入场后的质量检查,试块留置,养护测温等工作。3.3.2劳务层负责人根据项目部安排,四个区各安排一个劳务队。施工队人员组织:每个施工队伍成立以施工队队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每个劳务队设立两个混凝土班组,每个流水段施工时实行两班倒制度。3.3.3劳动力配

14、备及分工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项目部每区安排甲乙两班人员进行砼24h浇筑作业,每班需要施工人员工种、数量及具体分工见下表:混凝土浇筑需用人员计划安排(人数/每班)序号工种人数职责甲班乙班1普工22负责罐车放料2砼工88指挥下料、拆洗泵管、摊平、收糙与表面扫毛3振捣工66振捣砼4木工22看护模板5钢筋工22看护钢筋6电工11值班检查用电情况7机械工22操作混凝土泵8机修工11负责振捣器等机械修理9后勤人员22食堂10管理人员33现场管理与协调等(含测温工作)11合计2929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 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1)要求各搅拌站采用同一厂家生产、同一品牌水泥、抗裂防水剂、纤维。(2)要求各搅拌站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过总包单位技质部及项目监理部的审核,并论证确认后再进行试配。(3)要求各搅拌站选择的混凝土配合比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