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98615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第3课时)》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课 题: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让学生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中少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够辨别并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辨别合唱中两个声部的和谐。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且寓意深刻。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歌曲采用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结合使用的旋律写成,2/2拍子,速度稍快,其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

2、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B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写法与A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这一方面是为了与A段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像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乐程彼此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完全再现的A段,使首尾相顾,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教学准备: 1、电子琴 2、歌谱 3、录音机教学方法:听唱法等课 型:唱歌课教学课时:一

3、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并揭示课题学唱歌声与微笑二、 教学新歌1、 初听歌曲范唱录音,感受作品欢快活泼的情绪。2、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3、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师生共同讨论歌词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友谊)4、再听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体会领唱和合唱部分的演唱效果。5、发声练习:2/4 5 3 4 2 3 1 2 3 1 - La ya la ya la ya la ya la6、认识升记号“#”。讲解升记号的作用,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比较加“#”与不加“#”声音效果的不同。7、学唱二声部旋律(出示歌谱)。1)指导学生分部唱两个声部的旋律,重点练唱第二声部,特别注意“3#5”

4、处#5的音准。2)合唱两声部旋律。8、学生随琴填唱二声部词,要唱得和谐统一。1)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2)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9、歌曲处理:1)全音符的音值、附点音符、下滑音和变化音处力求唱得准确自然。2)第一乐段唱得有歌唱性,亲切、流畅。第二乐段要唱得热情奔放,表现出少年儿童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美好心愿。二声部要唱得和谐、统一。3)充分理解“歌声”与“微笑”的内涵,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三、 巩固拓展: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可适当加些律动。或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创编集体舞。四、 课堂小结:愿我们的歌

5、声飞遍海角天涯,愿微笑永伴你我他。板书设计: 歌声与微笑1=C 4/4 【 谱 例 】 王 健 词热情地 谷建芬 曲教学后记: 歌声与微笑是由我国著名的女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作的曲,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随着中国“少男少女合唱团”的出国访问,唱到了天涯海角,世界各地。 在歌声与微笑活动中,我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互送微笑,大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赠送着微笑。有小朋友说:“我把微笑送给你让你快乐!”还有个特别善于交往的孩子找到老师,微笑着说:“老师我喜欢你,祝你快乐!”从此次活动中可以发现: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快乐和一种美的享受。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