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绘画作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0986143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绘画作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幼儿绘画作品秋天的树叶绘画表现特征及指导一、绘画表现特点该幼儿正处于儿童绘画发展的象征期(3.55岁),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绘画的特点,上述这幅作品具有下列几个表现特点:(一)画面中的形象是一类事物形状的基本特征的反映。画面中,幼儿所画的形象一看就是树叶,已经基本达到了“基本象”,通过物象,可以看出幼儿画的是树叶,而且画面的形象与实物虽有不相符合之处,但却能使我们发生与现实相吻合的联想,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儿童绘画在其“意”而不在“形”。(二)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力丰富,并且富有童趣。画面中所表现的主要是秋天的树叶,但该幼儿并不只是笼统地画出树叶的样子,而是进一步给画面增加了色彩的点缀,如果只是光秃秃

2、的几片树叶,这个画面就会显得单调,而这样一修饰,画面就表现得比较丰富了。画面中所表现的树叶的形状、线条、色彩等也都比较生动,有内容、有主题,树叶的颜色,他并没有用单色来涂,如一片叶子是绿色,另一片是黄色,而是根据当中的一条茎作为分界线,在一片树叶上涂上了两种颜色,在深浅搭配上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这样使整幅画具有一定的童趣。(三)幼儿作品中反映出了良好个性品质:认真、大胆与自信整个画面反映出了幼儿在绘画时是尽心尽力的,线条稳实,不潦草、不漂浮,着色比较协调。这种在认真前提下画出的线条的自然变化以及造型歪歪扭扭,透露出该幼儿天真烂漫的稚气。敢想敢画,生趣盎然。(四)幼儿作品中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欲

3、望突出该幼儿用拟人化的方法,把原本无生命的树叶画成和人一样,有手有脚,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如它们脸部的表情,有的是笑脸,有的是哭脸,每片树叶的动作也是各不相同,发挥了他积极的联想和幻想,创造出了一个新形象。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得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让幼儿在乐中画,在画中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注重培养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针对这幅秋天的树叶的具体绘画指导方法为以下几点:(一)引导幼儿详细完整地观察、理解树叶的结构特征。可以先带领幼儿到一些绿化地带观察各种不同的树叶,然后根据自然情况,因为现在正处

4、于秋季,地上会有许多的落叶,可以让幼儿捡一些形状各异的树叶,这样首先从潜意识中激发了幼儿对树叶的一种喜爱,当让他们去画的时候,也就会激发其内在的兴趣,不会因为不知道树叶有哪些形状,而在纸上乱画。(二)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树叶的几种造型幼儿带着树叶进入教室,放在自己的桌子上,仔细地观察树叶的结构、形状等。接着,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让幼儿讲讲自己捡到的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如:有的象扇子,圆圆的;有的象手掌,有五个尖尖的角;有的象水滴,上面小下面大等,这样就比较形象化,幼儿易于接受,也容易画出树叶的造型;2、叶子的表面有些什么特征,如:叶子的中间有一根茎,并且从两边又分

5、散出去很多细小的茎等。同时,对于树叶的用色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在同一个物体用几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在选色中,逐步提高对颜色的辨析能力,开始有目的地选色与配色,使色彩鲜明。涂色能反映小肌肉协调动作的能力,选色则是反映辨色能力,两者在幼儿绘画中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三)结合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秋天到了,树叶都要落下来了,它们离开了大树妈妈,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呢?幼儿会很自然地回答出难过、伤心等,有些幼儿也会说很开心,因为可以随风飘舞,这时就可以激发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提出:“难过的树叶、伤心的树叶,开心的树叶,它们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呢?树叶随风飘落时,它们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呢?”激发幼儿联想和幻想,把树叶拟人化,给它们加上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