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98599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四章 影响血糖的药物糖尿病分两种类型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只能依赖于外源性给予胰岛素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致,可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机制分四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磺酰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非磺酰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盐酸吡格列酮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第一节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是由胰脏0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起调节血糖等作用,还能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一、胰岛素结构特点1. 由

2、 A、B 两个肽链组成。2人的胰岛素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6种30个氨基酸,合计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四个半胱氨酸(Cys)中的巯基形成两 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3.结晶由六个胰岛素分子组成三个二聚体,二聚体与两个锌原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二、性质1. 有典型的蛋白质性质,两性,等电点在pH5.355.45。2. 易被强酸、强碱破坏,热不稳定。微酸性下稳定。3. 在室温情况下保存不易被降解,但冷冻下会有一定程度的变性。4溶液中不稳定,产生脫氨、水解和交联反应。5贮存:注射液在室温下保存不易发生降解,未开瓶的应在28C条件下冷藏保存。已开瓶使用的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C

3、 )保存最长46 周。粉末应该避光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温度为-10C-25C。三、胰岛素类代表药物记忆第一考点的内容:分类及代表药名称。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六种:(7个代表药如下)(一)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二)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三)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四)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五)超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六)双时相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一)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1门冬胰岛素(新):是将人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用门冬氨酸代替,可迅速解离为单体。故皮下注射后,能够快速入血,起效迅速,作用持 续时间短,一般

4、须紧邻餐前注射,用药lOmin内须进食含糖类的食物。2赖脯胰岛素(新):是将人胰岛素的B链28位和29位的脯氨酸和赖氨酸的位置互换,更易于分解成单体而迅速起效。(二)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又名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来源包括动物和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人胰岛素高,剂量需要也较大。人胰岛 素是惟一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只有在急症(如糖尿病性昏迷)时才用。(三)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新):由胰岛素和适量鱼精蛋白、氯化锌相结合而制成,皮下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此时溶解度最低,缓慢溶解吸收 作用时间延长。加入微量锌使其稳定。适合于血糖波

5、动较大,不易控制的患者。(四)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新):是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基础上加大鱼精蛋白的比例,使溶解度更低,释放更加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作用维持 24-36h。(五)超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1甘精胰岛素(新):是以甘氨酸取代A链21位的门冬酰胺,在B链的C端增加两个精氨酸(31和32位),皮下注射后易产生沉淀,故可形成 储库,缓慢释放药物,因此每天给药1次,在24h内持续释药而无峰值变化。2地特胰岛素(新):是B链29位赖氨酸的N上14-碳肉豆蔻酰化产物,该脂肪酸侧链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产生长效作用。(六)双时相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第二节 胰岛素

6、分泌促进剂可促使胰岛0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水平。按化学结构分为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一、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都有磺酰脲类基本结构,苯环上取代基R和脲N上取代基R不同。(一)格列本腺1磺酰脲结构,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较大结构,脲基末端带有环己烷脂环。2.性质:(磺酰脲类的共性): 具有弱酸性,(脲氮原子上氢质子解离),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 行含量测定。 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析出磺酰胺沉淀。3代谢:环己烷羟基化代谢产物仍有活性,活性产物是反式4羟基格列本脲和顺式3羟基格列本脲4强效降糖药,肾功能不良者因排除减慢可能导致低血糖,老年患者要慎用。5药

7、物相互作用:易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与其他弱酸性药物一样,蛋白结合力较强,可与其他弱酸性药物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互相导致游离药物浓度提高。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格列毗嗪1磺酰脲结构,苯环上磺酰基对位与格列本脲区别是有吡嗪环,相同是脲基末端带有环己烷。2作用特点:除能促进胰岛0细胞分泌胰岛素,还能刺激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受抑制,降低餐后血糖作用明显。3代谢:与格列本脲类似,环己烷的反式4羟基物及少量的顺式3羟基物另外吡嗪环的开裂代谢失活(三)格列噪酗(新1磺酰脲结构,苯环上磺酰基对位与格列本脲区别是有异喹啉酮,相同是脲基末端带有环己烷。o o 02作用特点:与其

8、他磺酰服类降糖药不同,只有5%经肾排泄,因此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轻至中”加度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短,持续时间短,引起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危险性较小。(四)格列齐特0 0 0 qA人1磺酰脲结构,苯环上磺酰基对位与格列本脲区别是有小的取代基甲基,脲基末端带 有双戊环。2作用特点:多重作用,既有降血糖作用,还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又可防止血管病变, 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可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者。五)格列美淼厂、1磺酰脲结构,苯环上磺酰基对位与格列本脲区别是有吡咯酮,脲基末端带有甲基环0八凸己烷。2代谢:脲基上的甲基环己基被氧化成羟甲基环己基仍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3作用特点:高效、长效、用药

9、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与胰岛素同时使用,具有较强的节省胰岛素作用。二、非磺酰脲类词干是:“XX格列奈”非磺酰脲类的作用特点:1.具有氨基羧酸结构的新型口服降糖药。2与磺酰脲类的作用机制相同,均是通过与胰岛8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促进释放胰岛素。3非磺酰脲类又有着区别于传统胰岛素促分泌剂的重要特点,对K+-ATP通道具有“快开”和“快闭”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使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模拟人体生理模式(即餐时胰岛素迅速升高,餐后及时回落到基础分泌状态),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1结构是氨甲酰甲基苯甲酸的衍生物。2含有一手性碳原子,S- ( + )-异构体的活性是R-()-异构体的10

10、0倍,临床上 使用其S- ( + )-异构体。3构象分析其优势构象呈U型,其中疏水性支链处于U型的顶部,U型的底部是酰 胺键,无活性的类似物不呈现此构象。4作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在餐前15min服用,用于II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ch3oh人)%CH3 Q那格列奈1结构是D-苯丙氨酸衍生物,氨基酸基本结构,决定了其毒性很低,降糖作用良好。2是手性药物,其R-()异构体活性高出100倍。、3代谢:至少产生8种代谢产物,均为异丙基氧化形成,基本无活性。OH/4应用特点:适用于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D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或对二甲双胍不能耐受的患者及老年患者。米

11、格列奈作用特占降血糖作用更强.起效更迅速作用时间更短。在有葡萄糖存在时 促进胰岛素分泌量比无葡萄糖时约增加50%故苴作用就像是一个“体外胰腺” 只是在011需要时提供胰岛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餐后高血糖。、0HII第三节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 型糖尿病产生治疗作用,按结构分两类1.双胍类(二甲双胍);2.噻唑烷二酮类(盐酸吡格列酮)。二甲双胍/ch3NHNH1.结构及性质: 双胍,易溶于水;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其盐酸盐的1%水溶液的pH为6.68,呈近中性。2代谢:很少在肝脏代谢,也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几乎全部以原型由尿排出,肾功能损 害者禁用,老年人慎用。3作用特点:具

12、降低血脂、血压,控制体重的作用,是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 患者的首选药。吡格列酮1结构含噻唑烷二酮,吡啶。2机制与特点:为高选择性PPARy激动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通过提 高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和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冠心病、脑 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第四节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阿卡波糖1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低聚糖,作用于淀粉、葡萄糖水解的最后阶段。2构效关系表明,其活性部位包括取代的环己烯环和4, 6-脫氧-4-氨基-D-葡萄糖。OH3代谢特点:口服后很少吸收,被肠内的酶和菌群所代谢。大约35%的药物以代谢物的形式被吸收。

13、4副作用:胃肠道功能紊乱,禁用于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和肝损伤的患OH者。如果出现低血糖,需要给予葡萄糖。米格列醇1结构类似葡萄糖,对a -葡萄糖苷酶有强效抑制作用。OH2高剂量时,则出现明显饱和状态。OH伏格列波糖1是氨基糖类似物(氨基醇)。OH2作用特点:对小肠的双糖水解酶抑制作用非常强,而对a -淀粉酶几乎OH无抑制作用,小剂量即能使血糖曲线的峰值降低,改善餐后高血糖。HOQLJ第三十五章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骨量降低,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有原发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 1

14、、按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类:(1)抑制骨吸收:盐酸雷洛昔芬、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 (2)促进骨形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依替膦酸二钠。(钙剂、维生素D可促进骨的矿化,对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也起作用。一、促进钙吸收药物 主要有雌激素相关药物和维生素D类药物。盐酸雷洛昔芬1结构:含苯并噻吩、哌啶。2机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乳腺、子宫为雌激素拮抗活性,在骨组织为雌激素激动活性。3可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用于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长期服用时应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4副作用:热潮红和腿痛性痉挛。另不适用于男性。维生素D类药物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1基本结构:维生素D3可促进对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3须在肝脏和肾脏两次羟 基化,先转化为1a -羟基(阿法骨化醇),再25位羟基化,即1,25-二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后,才具有活性。由于老年人肾中1a -羟化酶活性几乎消失,无法将维生素D3活化,于是开发了阿法骨化醇,在体内 可进一步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后,适合老年人使用。或者直接用骨化三醇。 2共同性质:对空气、热和光敏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