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98189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是考研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鸿业版)第七章分复习笔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第七章第一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即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在要素市场,需求来自厂商,供给出自个人,这一点与产品市场不同。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取决于利用该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需求,如果市场上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则就会增加对该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厂商的下述愿望,即以低的成本生产一定的产品或者在一定的产量下

2、获得大利润。3.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厂商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该要素本身的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因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性,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如何影响该要素的需求,则依存于各种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幅度和替代程度的大小。(二)完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大化原则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大化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在此,边际收益为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并称之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成本为要素的价格。完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比如,劳动)的优条件是要素的价格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是追加的后单位的生产要素的

3、生产率,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出一定的产量,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变,则连续追加另一种生产要素,追加要素的生产力将会递减,也称之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即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要素需求曲线的移动产品价格提,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产品价格下降,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三)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需求同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可以得到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第二节 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率的决定(一)劳动的供给:劳动者是劳动的供给者,但他又是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劳动者可以选择消费各

4、种商品。但同时,消费商品又需要收入。一般而言,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痛苦,而与劳动相对应的闲暇给劳动者带来快乐。这就是说,劳动产生负效用,而闲暇产生正效用。所以,当劳动者在闲暇和劳动之间作出选择时,事实上是各种商品以及闲暇之间作出选择,劳动者在要素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经济行为就是这种选择以便使得自身的效用大。(二)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资率的低(因为工资越,闲暇的机会成本也越,工资变动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较的工资率意味着闲暇变得相对昂贵,因而,其工资率提,劳动者倾向于消费其

5、他商品来代替闲暇。所以,工资率提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时间,反之则反是。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 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在实践活动

6、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只有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第二种情况:不是考查辩证关系的。适用:联系、发展、矛盾、实践、人民群众等等。写作模板:A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用A的观点看问题。只有坚持A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A的观点,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A的观点看问题。例如: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

7、动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只有坚持联系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 找不到原理,怎么办?第一种情况:指定了用辩证法作答。第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抄材料即可)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认识方法。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

8、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我们要善于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抄材料即可)第二种情况:指定了用认识论作答。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抄材料即可)第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抄材料即可)第三,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抄材料即可)from sign 202111030514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