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097874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李炳亭讲座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关于学习李炳亭专家的高效课堂2012年2月看了由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莅临定西市人民礼堂为我们做有关高效课堂的讲座专题片后,让我形象生动了解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李炳亭主任用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刻而透彻的阐述了关于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实施课改以及我们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做了犀利的剖析。所以通过聆听此次报告,再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本人找出了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虽短期内无法系统的掌握高效课堂的理论,但本人还是拟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现总结如下:(一)、反思与回顾一、不能做到完全放手学生,总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心,担心学生不能充分挖掘各题的知识点;担心学生不能将解题

2、方法概括总结到一定的高度;担心学生讲解展示时浪费时间,讲不到点儿上,担心学生做题时偷懒、取巧;担心学生自学时知识脉络归纳不全。高校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而我却是连第一步相信学生都没有做好,在这方面我应当多向由先进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争向他一样做到能完全放手学生,相信学生,多听他对每节课的设计意见,多看教育专家对教育的理论,研究他的课堂具体操作流程,再对比自己的课堂,找出自己放不开的具体环节,并结合班级实际不断加以改变和完善。二、评价手段形式单一,多采用直接加减分的方式,并且对评价结果关注不够。激情要靠赞赏、主动取决认同,如果说没有评价的课堂,就像没有施肥的庄稼

3、一样,那么单一的评价方式就会像只施撒一种化肥的庄稼一样,刚开始能看到明显的化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我们再施撒多少这种单一的化肥,效果都不显著,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精心培育的庄稼。因此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式,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向同校教师学习,上网查阅等途径使自己的评价方式常换常新。三、没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班级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上数学课;不喜欢上物理课,不喜欢上兴趣课等。但我觉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这一点,我将趣味元素带进课堂,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四、通过本次学习还对“展示”有了新的认识小展

4、示展对,大展示展错。如果能做到,既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又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率,还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因此,我准备增加小展示的预设时间,进一步明确小展示时的要求和评价,并做好学生培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小展示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小展示中。在充分进行小展示之后,再将课堂上小展示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大展,尽量避免出现由原来一个老师在讲仅仅改变为由一个学生在讲的情况。(二)、努力方向课堂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学科教学体现着素质教育有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学习效率高还是低,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做为一名教师,如何

5、把上述精神贯彻落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理论上充实自己,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亲自体验实践,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二、是狠抓备课这一环节,把时间还给学生。学校要求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巩固练习。同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接受能力,制定切实可行、高效高效的教案。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给学生展示的舞台;把实践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学方法;把鼓励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提倡民主高效,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把竞争带进课堂,提倡互助、合作学习,使课堂更加高效。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真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在此次高效课堂改革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距离“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越来越近。同时我们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并注重提高学生活动的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做到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