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091884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公务员在线(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2021年1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跃上新台阶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开展新阶段 第三节 指导思想 第四节 根本要求 第五节 主要目标 第二章 大力开展现代工业 第一节开展壮大千亿元产业 第二节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第三节 加快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节 大力开展能源产业 第五节 积极开展海洋产业 第三章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大力开展现代农业 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节 加强水利建设

2、第四节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五节 完善农村开展体制机制 第六节 培育开展经济强县 第四章 促进城镇化跨越开展 第一节 加快壮大中心城市 第二节 培育开展城市群和城镇带 第三节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第四节 加强城镇化管理 第五章 全面加快效劳业开展 第一节 加快开展生产性效劳业 第二节 积极开展生活性效劳业 第三节 大力开展金融业 第四节 加快开展旅游业 第五节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第六节 营造效劳业开展良好环境 第六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加快公路网建设 第三节 提升广西北部湾港综合能力 第四节 推进西江水运加快建设 第五节 积极开展民用航空 第

3、六节 提高运输效劳水平 第七章 深入推进“两区一带协调开展 第一节 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开展 第二节 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 第三节 加快桂西优势资源开发 第四节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加强节能管理 第二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三节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 第五节 加强生态建设 第六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九章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十章 优先开展教育事业 第一节 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开展 第二节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节 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节 深化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 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4、第一节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节 健全人才开展机制 第十二章 建立健全根本公共效劳体系 第一节 促进充分就业 第二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展 第五节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六节 统筹做好人口工作 第七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第十三章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二节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三节 加强公共平安体系建设 第四节 稳固开展民族团结 第五节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第十四章 促进文化大开展大繁荣 第一节 提高全区各族人民文明素质 第二节 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第三节 繁荣开展文化事业 第四节 加快开展文化

5、产业 第十五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第十六章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 第一节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 第二节 扩大国内多区域合作 第三节 大力开展开放型经济 第四节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十七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一节 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节 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八章 实现跨越开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 推进实施重大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20212021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

6、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十二五时期科学开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重大部署,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科学开展、和谐开展、跨越开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完成新使命,实现新跨越。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开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坚持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

7、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实际,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着全区各族人民,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区开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年均增速13.9%,增幅进入全国前列,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效劳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12个主要指标翻一番以上。 根底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根底设施建设累计

8、投入8000亿元左右,开工和续建铁路29条,区内建设里程3300公里,新增营运里程500公里,总营运里程到达3200公里;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39条3400公里,新建成1235公里,建成总里程到达2574公里;全区新增公路3.95万公里,总里程到达10.18万公里,根本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港口吞吐能力到达1.82亿吨,其中沿海港口1.22亿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到达1201万人次,开通9条通往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西南出海大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发电总装机容量253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510万千瓦,成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电源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

9、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2.937.939.2 调整为17.647.435.0,工业化率由1.39提高到2.31,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1.7%提高到40.6%,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个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的企业,柳钢跻身全国千万吨钢企行列,自主研发的中级轿车等新产品填补区内空白;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66%,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氧化铝产能660万吨,汽车135万辆,水泥9000万吨,炼油1200万吨,炼钢1200万吨;柳钢、上汽通用五菱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400亿元,玉柴超过300亿

10、元,强优企业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由11家增加到30家,工业园区年产值超100亿元的由3个增加到15个,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开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甘蔗、蚕茧、木薯、速丰林、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优质稻、香蕉、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量排全国前列,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不断提升。旅游总收入到达952.9亿元,年均增长25.6%。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现代效劳业快速开展。 城乡建设成就显著。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到达40.6%,城镇人口突破2000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2197平方公里,城市道路1万公里以上,供水普及率

11、92%,燃气普及率90%以上,桥梁、电网、排水、通信、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建设,产业、人口集聚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魅力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南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柳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林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北海市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县城建设提速,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镇。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效,行政村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9.55%,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 、通播送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能上网,涌现出300多个各

12、具特色的新典型,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农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两区一带协调开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区开展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年均经济增速高于全区2.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达31.8%,沿海现代重化工业布局加快形成,北部湾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开展最快、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新增长区域之一。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南宁至贵港千吨级、贵港至梧州两千吨级高等级航道,内河港口吞吐能力6000万吨,沿江中心城市形成汽车、机械、冶金、高新技术及

13、建材等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势头迅猛,带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开展。桂西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铝、锰、有色金属、水能、制糖、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开展壮大。 重大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25万亿元,全区建设重大工程累计7610项,总投资3.24万亿元,其中开工6867项,竣工投产3814项,完成投资1.3万亿元。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投产,填补了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的空白;防城港红沙核电开工,成为西部地区首座建设的核电站;龙滩水电站投产,成为全国运营的第二大水电站;洛湛铁路通车,改写了梧州、贺州市无铁路的历史。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

14、标志着我区进入铁路现代化建设新时代。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能耗水平和排污强度较大幅度下降。我区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第2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省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8.8%、32.9%提高到60.6%和61.2%。制糖行业循环经济开展新模式走在全国前列,电解锰环境综合整治全国领先。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排全国第4位;新建沼气池106万座,总数到达371.3万座,农户入户率46.4%,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封闭使用非粮车用燃料乙醇的省区。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

15、%以上,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环境达标率85%。“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文化软实力实现大提升。城乡社区根本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立完善。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标志性工程建成使用,广西城市规划展示馆、广西美术馆、广西铜鼓馆等重大文化工程开工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硕果累累,播送、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到达95%、97%。播送影视数字化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完成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等一批彰显广西民族气派的优秀文化品牌享誉中外,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和播送影视剧获国内外大奖,漓江画派在国内美术界独树一帜。建成一批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出版和报业实力居西部地区前列。组建一批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基地。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