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0915925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35分)1. (5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湿地内的“水上森林”是渌洋湖别样的风情。株株池杉zh立,绿叶b天,疏瘦有韵;树下,碧水盈盈,挺拔的树干在水中留下美丽的倒影。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间鸟翔,水下鱼游。葱郁的杉林,wn如一幅绿色的油画铺展。想那吴王夫差御舟逐波,千船随扈,穿越这一片水域时,也不曾料想到,cng海桑田,当年的烟波浩渺会变成眼前蔚为大观的如阴树林。2. (8分) (2017九上泰州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2) _,天与云与山与水

2、,上下一白。 (3) 木受绳则直,_。 (4)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_。 (5) 登高望远,常常激发出诗人壮志豪情。青年杜甫在望岳诗中写下 “_,_”,充满了浪漫与激情;胸怀改革大志的王安石在登飞来峰写下“_,_”,表现了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 (2分) (2017八下绵阳期中) 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作者献给大堰河的一首“赞美诗”,大堰河是一位劳动妇女,她善良勤劳,“我”对她充满崇敬和热爱之情。B . 樵夫,别砍那棵树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感情,作者想要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C . 日出以农村生

3、活为背景,课文节选部分写了黄省三和李石清、潘月亭之间三次大的冲突,反映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D . 钦差大臣是一部喜剧,钦差大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个城市的一切丑恶现象都是通过他折射出来的。4. (2分) 下列加线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因为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所以得到展位的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 , 充分地展示自己。B .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C . 不少人认为孟飞锋芒毕露 , 太过张扬。其实他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D . 刘谦的魔术表演总是能超越观众的期待,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5.

4、 (3分) 请模仿“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楚”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南京的秋天,_ , _ , _。6. (15分) 学校文学社团“新星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作为研讨会的主持人,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2) 请你为研讨会主诗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超过80字) (3) 在平时阅读时,哪个人物形象是你最喜欢的?请说明理由。二、 阅读赏析 (共4题;共92分)7. (15分)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1) 诗

5、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2) 请赏析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表达效果。(3) 诗歌描写的景物主要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8.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6、乃记之而去。(1)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乃记之而去(到去)B . 犬牙差互(互相交错)C . 蒙络摇缀(覆盖、缠绕)D . 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 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4) 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5) 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9. (25分) (2017襄阳模拟)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沈奇岚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

7、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

8、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9、”。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其实当

10、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文章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3) 第四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六段中划线词“必须”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5) 文章第九段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 (30分) 重读历史人物,拓展思维广度冰雪里的灵魂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

1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收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久,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了,黍和稷都长得很高了。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冬天很快降临了,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

12、冬天。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兵竟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咬住李陵。突围,突围!李陵此时惟一的念头就是突围。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他的箭率领着千百箭飞向敌阵。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他高呼:箭,箭,快给我箭!可是,几首在同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从此,李陵一生都没有摆脱赤手空张空弓的感觉。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匈奴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陵跟

13、前。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武帝对此耿耿于怀。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意听什么。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效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顾身。这次出征,虽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欢这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宫刑。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角。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

14、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他的躯体上一这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而他前半年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冰雪。李陵似乎永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心竟知道了羞愧。人们企图以个

15、人的方式,以一已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1) 文题“冰雪里的灵魂”中“冰雪”有哪几层含义?试谈谈你的看法。(2) 文章开头引用诗红黍离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 第段中说“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你如何理解“异样的感受”?(4) 综合全文来看,作者对“李陵投降”事件倾注了怎样的情感?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 第段中语句“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耐人寻味,它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英雄偶像,请从“岳飞、文天祥、苏武、屈原、谭嗣同”中任选一人,写写他的英雄故事,50字左右。(6)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牵连,受宫刑愤而著史记,鲁迅曾称赞此书是“,。”三、 表达交流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9九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