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086048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总结报告 审批:*轨道交通*号线*期工程*标工程经理部二一二年 一月三十日 目 录1 工程概况31.1工程简述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32 监测作业方案52.1监测依据52.2监测容52.3监测频率62.4监测精度62.5戒备值的执行83.监测成果质量83.1质量控制84监测组织实施94.1投入的仪器设备94.2监测人员组织95完成监测工作量96监测成果总结106.1监测统计成果106.2监测成果曲线117监测成果分析13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区间设计围为YZDK16+915.15Y(Z)DK18+733,右线长1817.85m,左线长1794.332m短链2

2、3.518m,线路自*站向南穿越万国商业广场、南塘村、白沙湾路与曲塘路交汇处、并穿越杜花路立交和京珠高速公路,向南到达*。区间线间距为1315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区间隧道最大纵坡为26。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埋深约在1540m之间。区间在YDK17+276.055、YDK17+876.055和YDK18+400处各设置一条区间联络通道,其中YDK17+876.055兼做泵房,联络通道及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2.1 地形、地貌本段地貌单元主要为*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河湖发育,水塘星罗棋布,局部可见残丘、岗地,地面标高3238m,局部岗地标高可

3、达60多m。1.2.2 地层岩性各岩土层具体分部特征及土性变化情况见地层特性表。本盾构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残积粉质粘土4-1、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1、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5-2 。盾构上覆土层主要为杂填土1-2、粉质粘土2-1、圆砾2-4、卵石2-5、粉质粘土4-1、残积粉细砂4-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5-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5-1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5-2。1.2.3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本标段区间场地属地壳稳定场地。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即按7度进展抗震措施设防,地震作用仍建议按6度进展抗震验

4、算。1.2.4 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土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2地下水位本标段区间主要为强风化粉质泥砂岩和中风化粉质泥砂岩。强风化粉质泥砂岩和中风化粉质泥砂岩岩体较完整为弱透水层。3地下水的腐蚀性本场地水的环境类型为类,孔隙水对混凝土构造、对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构造具弱腐蚀性;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无腐蚀、对钢构造具弱腐蚀。1.2.5 气候情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分,雨热同期,四季清楚。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日照时数年均1677.1小时。年

5、平均气温17.2,常年积温为5457,市区年均降水量1361.6mm。1.2.6地面及地下情况由于采用盾构施工方案,防止了对市政交通的影响,施工时修建一条临时便道连接市政交通,期间只需要做好施工车辆的交通组织。由于体育公园站杜花路站区间区间隧道要下穿栗塘小区、南塘村、恒丰天湘华庭及京珠高速公路。0地下管线均位于隧道上方,盾构机掘进至管线前后各6m处时,应保持开挖面稳定,及时进展盾尾壁后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保证盾构施工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管线的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并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盾构隧道施工期间不需要对地下管线进展改移或做特别的防护措施。2 监测作业方案2.1监测依据1、市轨道交通二号

6、线一期工程15标工程施工图设计主体围护图纸,本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图纸或文件及相关会议的精神;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GBB50308-2008;3、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 8-2007;4、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6、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DB11/490-2007;7、国家和市有关管线保护、管理、监视、检查的文件、通知等;8、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规程和市的有关规定;9、铁道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2.2监测容根据本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设置的监测容及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和符合有关规,并

7、能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本项监测按以下要求进展。1以区间盾构施工隧道轴线两侧各30m围涉及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及土体为监测保护对象。2道路下的各种管线,特别对上水管、煤气等刚性压力管线进展重点监测。在管线搬迁时尽量布设直接监测点。尤其对盾构隧道轴线两侧5m围地下管线要以管线阀门井、窨井等的井口地面构造直接观测,5m以外管线可通过利用土体地面沉绛观测点反映其变形情况。3随着盾构隧道推进完成,跟踪监测新完成隧道的构造沉降情况。 具体投入监测容如下:地表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建构筑物沉降隧道沉降监测隧道净空收敛2.3监测频率监测工作必须随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效劳,为确保施工平

8、安,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监测频率必须据施工需要调整,特别在盾构出洞时要加密监测频率跟踪监测,具体如下:1在区间隧道盾构出洞前布设监测点,取得稳定的测试数据,在盾构出洞后即开场连续跟踪监测,监测频率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调整,以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2地面沉降、管线沉降的观测围为盾构前30米,后30米。在盾构推进期间每天测量二次;3建筑物沉降,根据盾构推进里程及建筑物距隧道轴线的远近,对不同的建筑物可采用不同的监测频率,最终的目的是到达及时了解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即可,监测频率每天二次,在盾构穿越穿栗塘小区、南塘村、恒丰天湘华庭及京珠高速公路时要增加监测频率,根据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及时调整

9、监测频率,保证监测信息准确及时。2.4监测精度采用精细水准测量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网,至少三个固定点作为基准点,所设基点保证不在受施工影响围,同时,基准网定期检测,每隔3个月检测一次。根据基准点测定埋设在被监测的建筑物、构筑物处的工作点和观测点。根据监测点的高程变化值,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实际沉降值,并分析产生的原因,预报建筑物的平安状况。基准工作基点及沉降监测点的埋设,在不受地铁施工影响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至少3个地面基点。基点采用钢筋深埋桩水准点,埋设深度应大于1米,以粗螺纹钢埋设,并用混凝土浇灌。监测点采用在地表挖30cm50cm桩坑浇入混凝土,混凝土插入专用

10、不锈钢沉降测头,其测头为半球形,测头露出混凝土约2cm至3cm。为使测量满足设计的监测精度,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进展施测。 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规定,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应小于=+0.7mm,则基辅分划高差的中误差应为:Mh=1/2=+0.35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中误差应为:Mh=1/Mh=+0.25mm。 上式中Mh可视为一个测站所测高差的中误差。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最远观测点到工作基点,水准观测站数不多于10个,所以最弱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H=Ma=+0.78mm 则最弱水准点两周期观测高程值之差即相对沉降量的中误差:MH=Mh=1.1mm 由

11、此说明,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精度进展沉降观测,相对沉降量的测量中误差为+1.1mm,该监测精度到达了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外业观测中的限差要求,要求各测点的视线应30m,视距差0.5m,前后视距累积1.0m,基辅分划读数0.5m,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小于+4mm;附合线路闭合差小于+4 mm;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小于+4mm。L为测段或附合路闭合路线的长度,以公里为单位,缺乏1公里取L为1公里。 每次沉降观测后要进展外业精度评定,计算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中误差。这两个精度指标应分别小于+1.0mm、+2.0mm。到达以上限差要求的成果才可视为合格的外业观测

12、成果,并进展业计算。在沉降观测每周期的观测中,尽可能保持同样的水准路线,使用同一台仪器和保持同一人观测,以确保观测的精度,提高观测速度和成果的可靠性。2.5戒备值的执行经有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依据相关规要求,本区间工程执行报警值如下:地表最大隆沉量围+10mm-30mm,速率23mm/12小时;盾构出洞及穿越民房时最大隆沉量控制在10mm围。刚性管线的允许开值D6mm,因此,管线的局部最大沉降量10mm,变化速率3mm/24小时;管线最大沉降量10mm时要报警。建筑物沉降戒备值为/ h1/1000 为差异沉降值,h为建筑物长度,或由设计确定。根据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差异沉降值的戒备值或根据设计

13、的要求确定戒备值。3.监测成果质量3.1质量控制监测是施工的眼睛,监测工作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保证真实、及时、准确地做好监测数据预报工作,监测人员首先要对工作环境、工作容做到心中有数。按我工程部要求,工程部人员根本做到:一要了解工地周围环境和地质地层情况;二要了解监测容的预计变化值及变化规律;三要结合现场工况来分析监测数据,一旦数据变化异常时,能及时提出问题;四对采集到的各类监测数据要结合工况进展计算机处理,对变化较大的数据要进展复核;五速率变化是监测的重要信息,是监测单位提供报警的重要依据。严密控制速率,首先要掌握速率变化的规律和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区域的速率变化平安值,做到心中有数

14、。六当数据变化超常规时,不管是否有合理的解释,都应当提出报警。为保证监测成果质量,我监测工程部依据承诺,根本做到:124小时在现场值班;在监测期间负责科学、文明监测,并按时参加工地施工例会;2确保投入监测工作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都经过标定,保证仪器正常工作;3工作时,定人定仪器进展测量,以减小人为的误差;4监测组织实施4.1投入的仪器设备1进口瑞士LeicaNA2型水准仪一台自带平板测微器一套及国产的珠峰铟瓦尺一套,读数分辨率可达0.01mm;2进口瑞士LeicaTCR1202R300全站仪一台及国产仿徕卡对点器四套;3Leica反射片假设干;4惠普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两台4.2监测人员

15、组织组织机构及人员如下表:二号线15标工程监测人员表5完成监测工作量本区段自2010年11月初开场从杜花路站基坑西端井出洞,推进施工顺利,历时约13个半月,于2011年12月中旬顺利在体育公园站基坑南端井进洞。我部门跟踪监测地表环境沉降2012年3月底,并进展隧道沉降监测至2012年4月,完成隧道沉降监测100次,地表环境监测375次。本区间共进展了如下监测工程(1) 沿盾构轴线方向地表沉降监测:共布设测点72点;(2) 垂直盾构轴线方向断面地表沉降监测:共布设测点共280点;(3) 临近盾构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房屋沉降监测:共布设测点238点;(4) 盾构隧道管片沉降监测:共布设测点196点;按监测方案要求:盾构机头前方30米、前方30米围,跟踪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