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30854642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

2、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所谓“博观”“厚积”,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

3、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接着又抄汉书。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在治学实践中,苏轼也是这样做的。汉书他就读过很多遍,而且乐于将这种方法与人分享。苏轼对于周易也是反复研读,长期认真反复咀嚼,最终写就东坡易传。“一意求之”是指治学要有针对性,读书贵在专与精。苏轼认为,治学时要针对一个主题作研究性阅读,学懂弄通之后,再换另一个主题

4、进行研读,这样读书可以做到既博又精,是夯实治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苏轼治学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治学理想,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著书立说为武器,针砭时弊、奉献社稷,主张治学要有益于世,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苏轼的诗文著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苏轼初任凤翔府判官,为改衙前弊政,给宰相韩琦写凤翔到任谢执政启,建议改善官驿投宿问题。他在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中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主张变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摘编自赵纪萍“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的治学之道材料二: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严肃批评了一种不良学习现象,

5、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里手”虽然学了不少、看似谙熟,但实则“夹生”,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最终也必然成为“书呆子”、变成“客里空”。“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树立正确学习观。读书学习,是为了启智增慧、提高本领、涵养情操,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读更多的书、储存更多的书本知识,当所谓“知识里手”。坚持学用相长。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年

6、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既善于向书本学习,更善于向实践学习,运用好知和行“两只翅膀”,驾驭好学和用“两个轮子”,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水涨船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摘编自华金良莫做“知识里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与他所倡导的治学理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B.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苏过也曾经把抄书作为必修课,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C.苏轼认为用“一意求之”的方法治学,既能做到精细化,又能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可

7、以夯实治学基本功。D.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读”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占有”“挑选”与材料一中的“博观而约取”有相似之处。B.苏轼善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这不仅在材料一中有所体现,还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C.只要把知识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就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纸上谈兵”典故中的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是“知识里手”的典型代表。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李白诗云:“鲁叟谈五经

8、,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C.明代诗人林鸿饮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D.毛泽东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了“学”和“用”的关系,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5某同学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多刷题,学不会练会!”对此,你如何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老来割麦蒲楠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

9、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还有

10、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样,弯不下直不起。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

11、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作派。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六哥自言自语说话: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

12、不收,吃啥呀。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稞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

13、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顺爷说:真的呀!真好。六哥说:真

14、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选自小小说月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们通常认为“星露”是从星星上落下的露水,小说将其作为汗水的象征,寄寓了对农民勤劳质朴等优秀品质的赞美。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的调侃,看似极不礼貌,实则充分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知相熟的老哥俩关系的亲密和感情的融洽。C.顺爷和六哥曾经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表现了他们视土如命,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

15、关,既表达出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B.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作者对新时期农业改革的关注和思考。D.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伤逝之情。8小说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9请结合文本相关信息,对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和六哥这类形象的现实意义进行评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甲】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嶲州。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贞观元年,迁黄门侍郎,参与政事,兼太子右庶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