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085367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企业的信息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 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 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现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怎 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 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 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 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 销、储、运等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

2、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 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 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 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e- 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 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 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 IT 技术是 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 供尽可

3、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掌握了 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 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 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 代物流的核心。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 率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此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 序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不 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

4、间价 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 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 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 过程。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 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 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 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 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

5、化 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物流信息化分三个层次:1.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 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 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 准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 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 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 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 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

6、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 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 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 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 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第二个时段(20 世纪 50 年代初),企业 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7、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 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 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 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 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 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 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 息系统,买几

8、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 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 术。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 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 者差距 1 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

9、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装备差也是重要原因之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 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 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 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 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 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 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 能共享,形成许多“

10、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 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 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 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 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 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 合能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 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

11、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 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到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 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 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独立的 IT 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 90%),但 是,仅有 55%的企业有独立的 IT 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 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 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