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85234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让生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汇编 语文课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把语文教“活”。语文要教学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这个“活”字,就是要根据教学环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把“活水”注入到教学中,对教学的内容来说,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方法,要让学生*时空,在学习中张扬个性,就要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活水”。 1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引入生活内容 1.1在预习时注入活水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阅读预习,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全面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安排四课时来教学,第课时就是预习课文,讲述有关楚汉战争的故事以及其中的成语故事,还共

2、同分析了刘邦和项羽从起义到相争到灭亡的全部过程,完成这些预习后,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了分析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鸿门宴”这个历史典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第二课时中让学生阅读欣赏,参照注释理解欣赏课文,理清层次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成语故事等。在第三课时中,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在探究中质疑解惑。第四课时主要进行练习训练。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整体掌握课文,为掌握各知识点打下牢固的认识和感性基础。这样学生也乐意学,教学效果也达到了。 1.2在课堂中引入活水 要根据教学内容注入不同形式的“活水”。例如:在教学雷雨、项链、琵琶行等课文时,分角色表演课文,让全体同学全员参与,营造出演出的氛围。学生

3、在自导、自演和自赏中不亦乐乎,这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了能力。在学习药、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时,不是一味地分析,而是探究小说的背景和环境描写,分析了老栓、小栓、华大妈、康大叔、夏瑜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以及表现这些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方法。最后整体赏析药、林黛玉进贾府。鉴赏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写作大有好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样的活水,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习作能力。正可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做到协调统一 2.1从生活回归到课本 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纲领,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目标。坚持做好

4、课内外知识学习的记录,内容可以是有关课文的文学常识、生字词、篇章布局、思考与练习等,对练习册、单元测试、读后感等也要做好记录。每个星期通过一份试卷测试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制定计划和学习记录是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早期行为。之后,我们再把相关的知识找准位置回归到课本中。成为知识海洋里的弄潮儿。进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养成一个自我学习的习惯,最终形成一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定会推动学生成功的学习语文。 2.2组织学生课外活动 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也是一种“活水”。开设讲座和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讲座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例如:可开设讲文明树新风、怎样对待“金钱”观、我的高中生活、怎样

5、面对当今社会的竞争等。学生自己开设了校园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中学生该不该戴首饰、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学生与网络等。讲座的开设本身就是一次教育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每一次讲座都是对学生心灵的洗礼。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开阔了眼界,大自然中的灵犀活水使学生灵魂得到了一次“充电”。 3让生活成为大语文教学的活水 3.1生活语文化 学生不但要认真阅读课文,而且更应习惯于课外博览,并把这种“阅读”化为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不但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且更应习惯于写日记

6、、写随感,这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表达心声。其次,从一个电话到每一次会客访谈,从听新闻到看电视,从写留言条到写作文,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从广告到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现在我们学生所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可以说就是“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广告”,不少主持人也常常读错字!广告牌上的错字更是层出不穷。但这恰好为训练学生辨字正音、明目聪耳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只要引导得法,语文学习一定会由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去。 3.2班级语文化 班级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在语文训练,也是在班级教育,这一切又是结合得如此巧妙却不露一点痕迹。每届学生毕

7、业之际就和学生一起编写一本反映班级风采的“班史”,这个打算在同学们进校第一天起就告诉他们了。在三年生活中的每一天,不但要求学生用奋发向上的行动为班级争光添彩,而且还让学生平时就留心把班级生活中的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笔录下来,整理成一篇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内容鲜活的文章,“班史”正是这样诞生的。同学们先后编印了小草等校园文学刊物,对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中学时代的青春纪念碑;在我看来这些书是班级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和谐统一。 3.3社会语文化 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能自觉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指点江山”。学生的所见所闻是很多的:公共交通、城市环保、社会现象都是他们值得思考和评论的素材。所以,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202x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于是很多同学积极操刀捉笔,写下我与世博携手、我为世博锦上添花等文章;面对徐悲鸿的画展在成都受冷落,而那些“逃税歌星”刘德华备受追星族青睐的事实,一个同学愤然写下悲鸿不悲,德华缺德的文章;针对很多地方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中存在着很多形式主义的现象,有的同学就写了“创卫”杂感这样的社会参与有机的和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