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082935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精选),供大家赏析。端午节作文优秀1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斥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米,这种甜也不腻;米中融入枣或豆沙的香甜,也别有一番滋味。我常常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笑我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

2、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到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论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现在物人非,我穿过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

3、,我依然安全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如此。思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斥爱意的香包。端午节作文优秀2关于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公园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向汨罗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后来人们怕祭奠的东西被蛟龙偷吃了,于是人们用艾叶将米包好,用五彩绳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南方有赛龙舟的习俗,北方那么在早晨踏青,采集艾蒿,挂在门上或是用来洗脚,为了纪念他来祈求健康安全。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家人决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气特别的清新,一走进西山发现人山人海,形成一个大型的

4、集市,街道的两旁摆满了端午节的节日用品,琳琅满目,有五颜六色的葫芦,各式各样的香囊,五色彩绳都是象征着桔祥的愿望,我们按照端午节的习俗,在山道的两旁采集艾草,传说将艾草插在门上能辟邪。当我们继续往山上登高的时候看到了耸立参天的古老松树,看到树神,它的年龄已经有五百多岁了,我想大略在明代就有这棵树了,很难想象这棵百年老树怎样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依然存活到现在,默默地祝福人们。我在山间小道上奔跑着,这时候发现了一种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头仔细察看着,它长着宽宽的绿叶,白白的根茎,细细闻闻还有股淡淡的葱香味,经过仔细识别后觉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们就在山坡上寻找起来,不一会就采集了

5、很多把它收拾干净后用野草捆好拿在手里,今天收获很大,我还准备回家就用这些野菜和鸡蛋炒熟食用,这样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肴。看到时间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购置了几个五彩葫芦,系在艾草上,插在门上庆祝端午节日,今年的端午节让我了解到地道的民间风俗。端午节作文优秀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然而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盛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

6、夏收秋种。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就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就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此刻,南北差别已经没有则大,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就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粽子还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就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7、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表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盛多彩。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

8、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别也还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那么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端午节作文优秀4“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国都。

9、屈原听到消息,悲愤欲绝,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思念屈原,担忧鱼虾吃掉屈原遗体,就把米饭包起来,投到江里,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包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安慰忠灵的习俗世代相传,直到今天。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

10、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送给我的小搭档吃,好期待啊!端午节,你快快来吧!端午节作文优秀5“儿子,儿子。吃粽子了。 “来了,来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猜对了,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局部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

11、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到达防病目的。 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 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 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

12、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 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那么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家乡高兴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优秀6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

13、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着下,一起走进端午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方案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走进端

14、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领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领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端午节作文优秀7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

15、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具风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于驱蚊蝇,净化空气。端午节也是爱国节。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备,以防被秦国所灭。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思念。而今天,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我看着妈妈在包粽子,心血来潮,也想尝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可万万

16、没想到,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妈妈见状,在旁悉心教导我。我开始做得很顺利,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叶片怎么也压不住。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果不其然,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绳子捆紧。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我快乐得手舞足蹈,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语来叙述。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爱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我们也要向屈原学习,做一个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