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释梦理论概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080119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释梦理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释梦理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释梦理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释梦理论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释梦理论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释梦理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释梦理论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释梦理论概述裴志珍,李春苗(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摘 要本文主要从精神分析学派的释梦、生理心理学的释梦、文化主义的释梦、格式塔的释梦、聚焦的释梦、Hall and Van de Castle编码系统和Ullman 读梦团体工作模式等七个方面概述国外的释梦理论,并且就中国的梦思想做了简单的介绍,以期为梦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梦;释梦理论;中国的梦思想梦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做梦?这些问题一直吸引和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有提出自己对梦的理解与看法,在古代神话和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对梦的描述,尽管如此,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梦

2、的神秘性依旧存在,因此,人类从未放弃对梦奥秘的探索。一、梦的内涵梦与人类共存,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梦的存在。从古至今,人们从未放弃过对梦的探索。在“文学的艺术”刚出现时,人类就有了对梦境的记录。现存的人类第一个梦记录和解梦的实例出现于用巴比伦楔形文字记录的吉尔加梅史诗中,史诗中记载,厄鲁克国王做了不少的恶梦,他便将梦讲述给母亲宁逊听,她母亲为其解说即将发生的事。在早期文明中,近东和中东的人们认为梦是一种警告,他们把梦归因于神、魔鬼等的推动;东方人坚信,做梦来自于做梦者体内游动的灵魂。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卜卦占梦的记载,例如文王、武王、周公的梦境。在这个时期,对于梦的概念主要围绕:梦是神的旨意,

3、能够预示未来,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有据可查的第一个能对梦进行理性解释的是赫拉克利特斯(公元前450375年)1,他观察到,当我们睡觉时,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完全为自己定制的古怪的的私人世界。他认为,梦是一种与睡眠状态相伴的很普通的心态,做梦是分享清醒时与别人交流的感觉。赫拉克利特斯的观点被当今西方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所接受。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对梦的预言感兴趣,他认为梦是身体的变化的反映,梦中象征性的符号和图景可以表示病人患有精神或身体上的疾病。此外,希波克拉底也强调占星术对于梦的内容的重要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梦不是神的产物,而是清醒时大脑的思索。”2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释梦开启了对人类梦现象的科

4、学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禁锢的愿望的伪装满足。我国心理学家潘菽认为“梦是特殊状态下的思维和情绪活动”。 3Hall认为梦是人们在睡眠时所经历的以视觉形式为主要体现的具有连续性的影像。4Domhoff等人认为梦是觉醒期精神活动的继续,取决于前脑结构特定网络的成熟和维持水平。他们认为梦具有以下特点:梦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思考活动,梦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经历,这种“经历”极其真实,需要各种感官的参与,特别是视觉和听觉的体验,梦是对睡眠状态下认知体验的回忆,并且梦只有通过做梦者的口头或书面报告才能为他人所知。5 心理学大字典对梦的定义是:“梦是一种想象活动,这种活动产生于睡眠状态下。”本文中所持的梦

5、的定义是,梦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活动,梦中体验到的事件如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一样真实;做梦者只能以语言或书面报告的形式将梦的内容告诉别人。二、国外释梦理论1精神分析学派的释梦理论1.1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认为,梦有两种相互关联的功能:一个是让本我压抑的愿望得以表达,从而释放心里张力;第二个功能是保护睡眠以免被干扰。梦的这两个功能可以简称为“愿望的充分满足”和“睡眠的守卫者”。 6弗洛伊德把梦的内容分为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梦的显意是实际体验过的并且报告出来的梦内容,梦的隐意是梦的真实含义。梦的解释就是将梦的显意转译为梦的隐意。弗洛伊德将

6、这个转译的过程称为梦的工作。梦隐意通过浓缩、置换、象征化、润饰四种防御机制表现为梦的显意。浓缩,以事物的某些小部分表示整体,以几种含义化而为一;置换,把某一事物的情感价值赋予另外的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变;象征,把梦的隐意中的思想化为意象;润饰,对梦的隐意加以戏剧化,使之整合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方法是让做梦者进行自由联想,这是他从布洛伊尔的催眠与宣泄法中发展出来的。这种方法关注做梦者的潜意识、发掘压抑的潜意识中的冲突,帮助梦者建立健康的化解冲突的方式。1.2荣格的释梦理论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潜意识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并且潜意识中的智慧比意识更具洞察力。在梦中,由于解

7、除了压抑,潜意识中的智慧就得到了表现。荣格把梦分为“回顾的梦”和“展望的梦”,7他认为,梦既能代表做梦者的过去,也能展望未来,指出做梦者未来的目标。荣格认为,梦不仅仅是个体潜意识的愿望实现,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意识的补偿,即表现并弥补人意识中的错误及不完整的部分。同时,集体潜意识的智慧更加是梦的主要内容,而梦的语言不仅仅是隐喻,其中还包括了原型的象征,梦像背后的信息永远超出它表面的意义。荣格更加倾向于接近梦本身,他使用扩充或者是放大的方法,在广阔的艺术宗教历史考古神话传说等心灵创作的领域对梦的内容进行关联性的探索,从而得出多重的梦的意义。 荣格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是持续不断地,甚至

8、清醒的时候也在做梦,只不过是在清醒的时候,意识的呼声如此之大,梦的低语便被淹没无闻罢了”。 8在荣格看来,梦的个别分析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间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者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进而可以勾勒出一个人的人格。同时,荣格认为,对梦的理解因人而异,根据人所处的环境和梦者精神状态的不同而不同。1.3阿德勒的释梦理论阿德勒认为,做梦是有目的的,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人们可以从对梦的期待中看出梦的目的。梦的工作就是应付我们面临的难题,并提供解决之道。人的所有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梦作为人生活动整体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有目的性。

9、比如:“梦必定是生活样式的产品,它也一定有助于生活样式的建造和加强。”9梦和生活相互一致,假使我们在白天专心致力地追求某种优越感,我们在晚上也会关心着同样的问题,人在睡眠时和清醒时是同一个人,由白天和夜里两方面表现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人在睡梦中并没有和现实隔离,仍在思想和谛听。梦中想和白天思想之间没有明显的绝对界限,只不过做梦时较多的现实关系暂被搁置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在梦中有一个工作在等待他去完成一般,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9梦实质上是源于个体对自卑的补偿和追求优越的潜意识动机,表现的是生命早期就形成的生活风格。个体由于有生理缺陷而产生的或由于儿童

10、比成人弱小而产生的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使其寻求补偿,并企图胜过别人或征服别人,追求优越。由此在人的早年就会形成追求优越的独特的稳定的方式,即生活风格。显梦与清醒时所关注的内容和生活风格存在连续性,梦是清醒体验的延续。1.4弗罗姆的释梦理论弗罗姆释梦理论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强调梦中象征的广泛意义,反对一个象征代表一种意义的说法,认为同一对象可能含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第二,梦既有非理性的性质,也有理性的性质,他把梦定义为在睡眠状态下任何种类的心智活动。10第三,重视梦的预示作用,他认为,毫无疑问,重复的梦有特殊意义,人反复梦见的梦,是他的生命最主要主题的表现,只要一个人重复的依照这种主调行动,这种

11、重复的梦也预言了这人生命的未来机遇,重复的梦也是可以变成现实的梦的。11弗洛姆对梦的分析中显著地特点在于对象征和象征语言的阐释和发挥。象征就是“代表他物的某物”,象征具体可以分为三种:习惯性象征,偶发性象征和普遍象征。在此基础上,弗罗姆认为所有的梦的共同点正在于,它们都是以同一种语言象征语言写作的。象征语言是我们表达内在经验的语言,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白天讲话习惯逻辑的语言,它不是由时间和空间这些范畴来控制,而是由激情和联想来组织。梦既是我们心灵的最低级和最不理性的表达,也是它的最富有和最有价值的功能的表达。1.5莱格夫特的释梦理论莱格夫特认为,梦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它不同于科学家通常所研究的客观现

12、象。梦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想象活动,它使用的是意向、象征和非开放性系统。梦中的自我一分为二,造梦的自我和受梦的自我,做梦是自我交流,梦时所采用的意向只要自己懂就行了,不必寻求他人的同感,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给某种意向添上某种只有他自己才懂得的意义,并用这种意向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意向的意义是暂时的,是由个人赋予的,这些单位意向是什么意思要看它在整个梦结构中的作用。122.生理心理学的释梦理论2.1巴甫洛夫的释梦理论苏联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他在自己创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基础上,对梦的神经生理机制作了科学的推测,认为梦是大脑皮层中孤立的兴奋点和一定的记忆痕迹相联系造成的。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弥

13、散性抑制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导致抑制发展的不平衡,大脑皮层的某些部位出现兴奋状态,暂时神经联系以料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结合而产生各种形象,就产生了梦。因此,梦是在意识不清楚的状态下,暂时神经联系的活跃和改组。所以,巴甫洛夫把梦看成是“大脑的第三意识状态”。巴甫洛夫把梦看作是在睡眠时有机体在体内外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兴奋而又有抑制的神经过程。他从生理机制方面解释了人为什么做梦的问题当大脑皮层的抑制程度较弱,且不均衡时,这便为做梦提供了条件。2.2斯皮里多诺夫的释梦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斯皮里多诺夫认为,“现代科学证明,做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事。来自外界及有机体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印

14、在大脑皮层中,作为印象的痕迹多年保存在那里。睡眠时皮层未充分抑制的情况下,这些痕迹就活跃起来,有时以离奇的无秩序的歪曲的形式出现,但梦常常是反映人们所知道的、看见过的、听见过的事物。”132.3刺激整合假说刺激整合假说是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对的理论,由哈佛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理学家Hobson和McCarley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来自后脑的随机性电信号的控制之下,做梦就是大脑皮层对感觉信息和后脑结构的刺激进行激活和综合的过程。激活的过程是指睡眠过程中脑干某部分虽没有外界信息输入,但仍保持兴奋,产生无意义的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一部分会到达大脑里能进行如思考

15、、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区域。整合过程的主体则是大脑,大脑努力综合这些杂乱而又随机的电信号,包括从记忆库去挖掘相对应的信息,从辩识出某种意义。在这整合过程中,睡眠者便创造出图像、思想甚至故事情节等梦境。Hobson与McCarley认为,实际上这些梦境无任何意义,并不是梦导致REM睡眠,而是REM睡眠产生了梦。143.文化主义的释梦理论Bonime认为,治疗师和来访者建立合作联盟在梦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做梦者自己能够判断梦意义的价值。15文化主义的梦理论强调做梦者在梦的分析中作用,梦的分析绝大部分取决于做梦者自己对梦的解释,治疗师的角色是提供帮助的向导而非专家。文化主义的梦理论很是关注

16、梦中的情绪,不管它是被真实体验到的还是通过象征体验到的。情绪之所以如此重要,那是因为情绪有利于探索和理解梦,情绪可能是对人格的最微妙的、最精准和最可理解的指标。4.格式塔的释梦理论Perls 认为,梦是做梦者否认和拒绝的人格部分的投射。16梦工作的目的在于,整合自我中被拒绝和否认的部分。格式塔梦的工作方法不使用任何标准化的程序。治疗师的任务是要把梦从过去的事件转化为当前经历的事实,治疗师开始就要求做梦者按照此时此刻的语态来讲梦。其次,让做梦者确认不同的梦的要素并且描述出自己的所感、所思和所为。然后让做梦者把梦的成份和人物角色表演出来。接下来的工作通常是让做梦者和梦中的不同部分进行对话。格式塔梦的梦理论主张“此时此刻的存在”,强调经历的重要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身体也纳入了工作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