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079444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坛山第十一周-六年级-第3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节课为校级磨课比的应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5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1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和数形结合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发展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联想大比拼我校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汇报答案:1如果男生有5个人,那么女生有4

2、个人。2. 男生占总人数的59,女生占总人数的 49。3男女生一共9份,男生占5份,女生占4份。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比的知识。(板书课题:比的应用)2.提出问题“六一”儿童节,笑笑准备把一些橘子分配给幼儿园的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们。(1)要把这些橘子分给这两个班,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合理呢?为什么?预设: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平均分,这样每个人分到同样多。(2)经调查,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这回如果我们还把这些橘子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觉得还合理吗?为什么?那么如何分配才合理呢?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为了研究方便,请同学们借助表格或用准备好的小棒等替代橘子来分一分。 (教师给每个小组同等数量

3、的小棒,但不告诉学生小棒的数量。)1自主分配。友情提示: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详细记录下当次分给大班和小班橘子的个数,直到分完为止。(记录时,不累计上次分得的橘子个数)大班小班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大班分得( )个橘子 , 小班分得( )个橘子。学生操作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矫正分配方法。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教师组织反馈交流精彩片段: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生1:我们是这样分的:先给大班3根,小班2根;然后再给大班3根,小班2根;第三次还是给大班3根,小班2根我们一共分了6次分完了。最后大班分了18根,小班分了12根。师:

4、分6次才分完,看来你们做事比较有信心。事实上很多科研成果都是通过科学家们无数次实验来的,所以耐心完成一件工作也是值得别人学习的!生2:我们第一次大班分6根,小班分4根;第二次和第三次同样也是大班分6根,小班分4根;分了3次分完了。最后大班分了18根,小班分了12根。师:分的结果都一样,但看来你们分的次数要不他们少一些,分的快一些,看来你们也动脑筋了!(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师:在这次分小棒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说说你们的感受吧!学生A:我觉得不管怎么分,都要按照3:2的比来分,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得是3:2。学生B:我发现6:4, 9:6, 15:10, 18:12结果都是3

5、:2。学生C:我觉得按3:2的比分和以前学的平均分不一样。因为平均分后两个人分的个数相同,而按3:2的比分两个人分的个数不同。师:实际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平均分就是按照1:1进行分配的。(看着学生兴趣正浓,教师又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师: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又该怎么分呢?(受刚才的活动启发,学生思维活跃,个个跃跃欲试。)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2二次探究:知道总数的情况下按比分配(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自学提示:a.先动手分一分、画一画、自己试着做一下。b.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c. 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想法好。(2)汇报交流,指名让不同小组汇报不同的解题方

6、法,课件配合演示。预设方法一:操作列表法。大班小班30个20个30个20个24个16个预设方法二:份数法把大班看成3份,小班2份,一共是5份,算出每份是多少,就能求出大班有多少个,小班有多少个。算法演示:3+2=51405=28(个)大班:283=84(个)小班:282=56(个)预设方法三:分数法把140个橘子作单位“1”,大班占3/5,小班占2/5。3251403/584(个)1402/556(个)答:大班分到84个,小班分到56个。教师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如画图法3.比较解法,选择优化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方法二和方法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学生:第一种先求总份数

7、,再求每份数,最后求各部分数;第二种是先求各部分数点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方法解答。)(大屏幕出示)份数法:先求已知量对应的份数再求一份是多少最后求几份是多少分数法:先求已知量对应的份数再看未知量是已知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已知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把你的解题方法与同伴说一说。教师提示推荐方法: 其实老师比较喜欢第三种方法先根据所给的比算出总份数,再分析各部分数量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方法来解题。【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探索,建构的过程中,张开思维与想像的翅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方法的介绍,再到选择自己喜欢的

8、方法,这不一定是自己原来的方法,那么给学生一个二次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更方便的方法解决。】4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1)学生畅所欲言。(2)教师归纳: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大班和小班分的结果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数量,二是把求得的大班和小班的个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简便的来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呢?小结方法:1. 份数法:可以先求按照比计算出总份数,然后计算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2.分数法: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

9、然后再计算出一份的数量,最后计算出各部分所对应的份数进行计算。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1.第一站:热身运动五年级共有学生90人,男、女人数的比是4:5,五年级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请大家自己读题,分析完成,有几种方法都可以把它写出来,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生汇报订正)2.第二站:逐步加油一种混凝土的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要配制2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3.第三站:加速前进花坛设计稿征集启示:某小区修建了一个36平方米的正方形大花坛,决

10、定在花坛中栽种菊花、兰花和月季,两种花卉的种植个积的比是2 :3 :4,每种花卉的种植个积是多少平方米?请设计出栽种的方法,并画出示意图?(菊花用黄色,兰花用蓝色,月季用红色)(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到更多的灵感,生汇报结果)【设计意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4.第四站:生活应用如果你有零花钱60元,具体用途如下表:将这60元按一定的比来分配,你会怎样安排这60元零花钱呢?先在小组里制定出它们之间的比,然后计算。学习用品 爱心储蓄 其他用途 ( ) : ( ) : ( )( )元 ( )元 ( )元5.第五站:数学故事德尔班大叔病重了,临危前

11、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嘱咐他们继承自己的11匹马,老大、老二、老三分别继承这些马的12、14、16和不久,大叔病逝了,三个儿子按照父亲的遗愿来分马,可当兄弟三人来到马棚前,他们为难了,11匹马怎么分呀?总不能把马分割成几块来分吧弟兄三人正在犯愁,邻居正好牵着一匹马路过,他了解情况后,笑着说:“算上我这匹马就能分了。”兄弟三人茅塞顿开,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分马的吗?课下好好想一想,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好吗?6.总结全课,畅谈感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用途很广,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总结应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12、把自己的收获的知识说出来,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面让学生在体会课堂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质疑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不懂之处,也可以让教师获得课堂中最真实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供真实材料。】板 书 设 计:比的应用橘子大班 小班 140个 3 : 2 方法一:列表格 方法二:画图法(份数法) 大班:140 (3+2) 3 =84(个) 小班:140 (3+2) 2 =56 (个) 方法三:分数法: 大班:140 35=84 (个) 小班:140 25= 56 (个)使用说明: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贯穿全课。本课中的学习记录卡的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

13、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等环节都体现了对“策略”的渗透,让学生全程参与全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解决问题。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本节课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清晰、要求明确、分工合理,同时设计了生生互动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与补充,不但能完善知识结构,还能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3.练习设计巧妙,体现梯度和广度。使用建议: 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少讲、精讲,问话要有层次,要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需要破解的问题:练习的密度比较大,部分题目稍难,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困难,教师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练习呢?相关链接:补充习题见: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http:/潘媛媛 峄城区坛山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