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079288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城市智慧化建设规划建议书0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山市区县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书四川研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9月目 录一、智慧城市概述4(一)智慧城市概念51、什么是智慧城市52、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63、智慧城市的特征6(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7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72、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课题的需要73、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84、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管理的需要95、新兴产业、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9(三)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101、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102、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相对成熟103、数字城市为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础114、四川省已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

2、设11(四)智慧城市建设:抢占城市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111、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持城市竞争力122、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133、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134、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45、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多赢146、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智慧产业15(五)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15(六)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15(七)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15二、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概述15(一)四川启动智慧城市建设16(二)扬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率先全面启动。16(三)泸州在四川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17(四)宁波出台建设智慧城市规划

3、17(五)南京市提出“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规划17(六)国内主要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18三、乐山市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方案18(一)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18(二)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19(三)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五个原则19(四)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应用体系191、信息基础设施体系202、智慧社会管理体系203、智慧能源应用体系214、智能交通系统215、智慧健康保障体系226、智慧安居服务体系22(五)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231、智慧政务232、智慧产业263、智慧民生28四、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29(一)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一:政府独自投资

4、建网29(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二: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29(三)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三:政府指导(部分投资),运营商投资建网运营29五、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步骤30(一)确定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和定位30(二)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形成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思路。30(三)编制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30(四)编制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计划,分段实施。30乐山市区县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议书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人工与生态复合系统,也是保证市民正常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出行,以及进行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具有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推动发展功能和体现文化的功能。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

5、下的城市。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2160个中小城市,其中地级212个,县级1948个。中小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内,将是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城市化率的提高应当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扩容为主,因此,大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问题。管理对象较多、数量较大;管理的行为包括执法、治理、修葺等;涉及的管理部门也比

6、较多,横向包括城管大队、环卫、绿化、交通等部门,纵向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部门。如何对城市实行有序、科学管理,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城市”的要求,改变过去城市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诿、管理责任不落实、评价不科学、监督不到位、管理手段落后、习惯突击式、运动式检查等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中小型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伴随着城市化浪潮,“智慧城市”建设悄然而兴。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其美好愿景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其独特的魅力也征服了各地政府,竞相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也成为了各地政府“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7、一、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概念1、什么是智慧城市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指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让城市更加快捷,让城市越来越“聪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创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不断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增长、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

8、形态。智慧城市实现的是城市系统的优化升级,使城市各系统更完善、更智能、更协调、更发达;使城市中的人和物更智慧、更和谐,使城市中的人生活更幸福。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城市幸福指数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必须执行的终极目标,一定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IBM 认为,城市将在人类的政治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居于支配地位,而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城市,深刻地改变城市运行和管理的方式。因之,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这样一个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

9、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推进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其大规模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按照智慧城市一般概念,可将其建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策略就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用事业、城市服务、公民和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

10、相关活动与需求,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为了抓住机遇和构建可持续的繁荣,城市需要变得更加“智慧”。2、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阶段,目前正迈向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信息城市有以下不同之处:(1)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多平台协同能力;(2)整个城市具有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3)整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一定的决策能力;(4)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等。3、智慧城市

11、的特征与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具有感知、自动反应、主动服务、辅助决策等特征。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具有更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智慧城市有如下几个特征:1)更深入的智慧化:城市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分布在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环境中部署的传感系统、自动监测、监控设施的联网,以及分布在城市中各个角落的个人、组织、政府信息系统,实现城市海量信息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存储。构建如个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信息、统计信息四大城市基础数据库,以及如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智慧监测信息、治安与道路实时监测信息等城市应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构成了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营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2)更

12、全面的互联互通:通过城市高带宽的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得以实时在线地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帮助用户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任务通过多方协作远程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城市管理与运作的方式。3)更有效的交换共享: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构建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结算清分、信用评估等技术平台的体系性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将极大推动城市治理运营的良性循环:主动发现问题功能自协调及时处理问题。 4)更协作的关联应用: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

13、政府、城乡居民、企业的互动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市协同治理、面向城乡居民的协同式服务、面向企业的协同式管理等,从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智能、高效,响应更灵活、及时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服务手段、创新应用模式。(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社会。金融时报2010年9月21日报道: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20%,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45%,是世界

14、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处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的乐山市,当前城镇化率仅39.5%,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面临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需要在规划上“登高望远”。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打造 “港城”、“慢城”、“商城”、“耕城”、“钢城”,实现乐山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刷新,塑造乐山城市规划的新“卖点”。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等问题。2、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课题的需要“智慧城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和全球城市化进程相伴相生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已经成为全球最显著的经济特征之一,全球的城市化进

15、程加快,不仅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技术、服务越来越集中于城市。日本和美国前5大城市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高达70%80%;英国、法国、韩国等最大城市(大部分为首都)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也达20%30%;台北的GDP占到全台湾GDP的31%。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发展已经达到中期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未来中小城市必将迎来人口、产业、规模的扩容。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难题。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发生大的转变。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要协同管理与协同服务,需要有提前预警的措施和手段,要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管理的支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城市体系的发展及建构由注重城市硬实力的扩展,向同时注重以环保、节能、创新等为内容的城市软实力转变。硬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软实力则是城市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核心,智慧城市正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制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