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076893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23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电 气 前 言一、概述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地处XX省XX市,是全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煤炭开采有百年历史,至今XX集团已发展成为以煤为本,电力为先导,冶炼、建材、化工为中坚,第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列入全国500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4.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1.1亿元,银行信用等级AA级。XX集团先后建成12对生产矿井,最高年产700万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枯竭有8对矿井相继报废关闭,现仅拥有4对生产矿井,设计能力315万吨,2003年生产原煤400余万吨。XX一矿位于XX煤田东部,西南距XX市50km,东南距

2、XX市39km,行政区域隶属XX市管辖。井田含煤面积43.77 km2,总资源储量3.7349亿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良好的资源条件XX一矿开发的二1煤层,属近水平发育的稳定型厚煤层,煤层倾角26,矿井属低瓦斯、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地温正常,开采技术条件较为简单。煤质属低中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三号优质无烟煤,这样优良的煤质和良好的资源条件,在XX省实不多见,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2、广阔的市场需求XX集团作为全国优质无烟煤供应基地,长期以来,与冶金、钢铁和电力等几十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煤炭供求关系,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是中南和华东的煤炭供应基地,加之XX一矿开发

3、的产品与现有XX产品相比,其灰分更低,块煤增多,更加受市场欢迎,因此,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开发XX一矿符合煤炭工业制定的“开工建设一批有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接续性矿井,增强煤炭工业后劲”的要求,同时符合国有集团战略整合的资源整合精神。4、集团发展和矿井接替需要XX集团已连续报废关闭8对矿井,加之多年未建新井,致使煤炭产量急剧下滑,企业富余人员多,安置压力大。建设XX一矿不仅可以稳定矿区煤炭产量、缓解煤炭供求关系,满足工业发展需要,而且作为接替矿井,能够安置富余人员,使矿区稳定发展。综上所述,开发建设XX一矿是十分必要的。三、编制设计的依据1、煤炭工业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程、规

4、范和有关规定;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133号关于XX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一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4】2442号关于XXXXXX一矿项目核准的批复,见附录;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审【2004】293号关于XX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一矿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见附录;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储备字【2004】254号(关于XX省XX煤田XX一井田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见附录;6、XX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2004年5月提交的XX省XX煤田XX一井田勘探报告;7、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2004年6月编制的XX煤

5、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一矿可行性研究报告;8、关于编制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一矿初步设计的委托函,XX规字【2004】268号。9、其它有关技术资料和协议。四、设计的指导思想1、依靠技术进步,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全面提高矿井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效率,高标准、高起点把矿井建设成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矿井。2、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矿井开拓部署,多做煤巷,做到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流畅,给矿井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投入少、产出多、早出煤、早见效。3、设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提高安全装备标准,增强防灾抗灾能力。4、注重保护和美化矿井

6、环境,优化工业场地布置,把矿井建设成为花园式广场。五、矿井建设条件综合评价1、资源条件评价本井田储量比较丰富,勘探程度高,资源可靠,煤层为单一近水平发育的稳定型厚煤层。井田构造与水文条件中等,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煤质优良,有广阔市场需求。煤田上覆基岩较薄,表土层很厚,建井条件较复杂。2、外部建设条件评价XX一矿周围有李固110kV变电站和冯营250MW自备电厂,相距2227km,作为矿井供电电源,目前,一趟线路已架设,另一趟线路正在施工,故电源落实可靠。矿井拟从XX矿接轨,线路长20km,场外新修公路1.7km即可实现与辉吴县乡公路(009线)相接,故交通条件便利。矿井水源拟利用地下水和井下排水

7、,建井期间利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生产水源及地面消防用水,矿井投产后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排水作为矿井生产、生活水源,以减少矿井水排放,节约用水,符合节水政策。六、设计主要技术特征及经济指标矿井设计为立井单水平盘区开拓,井口位置位于井田中深部,井口标高83.8m,水平标高-525m,井深608.8m。工业广场内设计三个立井,分别为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主井净直径5m,装备一对25t多绳箕斗和4.54m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提煤;副井净直径6.5m,装备1.5t双层四车一宽一窄多绳罐笼及44m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中央风井净直径5m,为回风井。井下设计两个采区,两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保证

8、矿井生产能力。矿井通风方式初期为中央并列式,后期逐步过渡为两翼对角式。矿井风量180m3/s,选用ANN2500/1250N型轴流通风机二台。矿井预算正常涌水量2377.4m3/h,最大涌水量2971.7m3/h,选用PJ200B8型耐磨多级离心式水泵13台,正常6台最大8台工作,水泵额定流量483m3/h,电机功率1400kW。矿井地面建110kV变电站。矿井建同规模选煤厂,原煤实现全部入洗,采用全重介煤泥浮选法,形成洗大块(11040)、洗中块(4020)、洗小块(2013)、粒煤(138)、末精煤(8以下)等主要商品煤,精煤最低灰分达到9.2左右。矿井自XX矿接轨,辅设准轨铁路到工业广场

9、,铁路长约20km。主要经济指标井巷工程量:长度33718m,体积505718m3万吨掘进率:长度140.5m/万t,体积2113m3/万t全员工效:15t/工项目建设总投资:165626.30万元其中矿井:131829.27万元选煤厂:20934.98万元铁路:12862.05万元吨煤总投资:690.11元/t其中矿井吨煤投资:549.29元/t选煤厂吨煤投资:87.23元/t铁路吨煤投资:53.59元/t税后投资回收期:10.1年(矿井)税后内部收益率:12.52 (矿井)建井工期:38个月七、建议1、针对本井田地层特点,建议开展厚表土、薄基岩条件下的高强度煤层采煤方法的课题研究,以确定最

10、佳采煤方法,实现矿井高产高效。2、针对本矿井特点,建议开展浅部煤岩柱高度和地表沉降规律的研究论证工作,以尽可能减少资源损失,提高回采上限和资源利用率。3、建议开展深厚表土基岩风化带内井巷大断面硐室支护技术研究。4、建议由科研、设计、建设及施工单位组成课题小组,以解决深井建设实施中的技术难题,确保井筒顺利建成。5、建议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逐步掌握地下水的富集、运移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做好防治水工作。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一矿位于XX煤田东部、XX南麓,行政区划隶属XX市管辖,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3001134419,北纬35

11、2309352800。井田中心东南距XX市39km,西南距XX市50km,东北至XX市17km,南距XX县20km,其间均有公路相通。井田南距铁路XX车站21.5km,西南距XX矿区专用铁路XX车站20 km。XX至XX吴村762窄轨铁路在井田内东西向穿过,交通十分便利。附:交通位置示意图1-1-1。二、地形地貌及水系本区属于XX前冲洪积平原,地面海拔标高75100m ,全区呈北高南低缓慢倾斜地势,地形简单,自然坡度58。本区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区内主要河流有:清水河、黄水河、石门河。矿区北部的XX岩层裸露,接受降雨补给后在河谷地带形成许多岩溶大泉,并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多数河流上游河段有水,距

12、山口1020km开始漏失或全部漏失,成为煤矿的主要充水水源。三、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114.9。年平均降水量580600mm,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年蒸发量16802041mm,最低气温-8.1,最高气温38.6,夏季多东南和南风,冬季多西北和北风,年平均风速2.37m/s,最大风速18m/s。XX省地震局资料记载,本区最大一次地震是1587年4月10日发生在修武县的六级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四、矿区经济概况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区工业以煤炭、电力、冶金、耐火材料为主,矿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花生、棉花、药材

13、。另外,XX区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云台山、八里沟等风景名胜全国知名,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矿区所在XX市,现有耕地面积88万亩,人口75万,辖11镇15乡,534个行政村1450个自然村。五、矿区内矿井生产建设情况区内煤层被新近系、第四系巨厚冲积层覆盖,属全掩盖型煤田。煤层埋藏较深,需要特殊方法建井,建井条件复杂,故区内现无生产小井,仅有程村一座在建矿井。吴村煤矿程村矿井(在建矿井):位于矿区西北部F14F15断层之间,与XX一矿井田相邻。隶属XX市管辖,建成后接替现有吴村煤矿。矿井设计规模0.45Mt/a,开采二1煤层,煤层厚度平均4.21m,倾角35,煤质属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

14、的优质三号无烟煤。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属低沼、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偏简单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矿井设计一对立井开拓,井深521m,水平标高-425m。矿井于2002年6月实施井筒冻结,冻结深度485m,为目前建成的全国最深冻结井之一,井筒于2002年9月开挖,目前主、副已建成落底,预计2005年矿井建成投产。六、水源及电源情况井田内可供选择的水源有:新近系中部承压水以及处理后的矿井井下排水。利用地下水水质易保证且处理简单,利用矿井排水符合节水政策,因此,设计中两个水源均考虑利用,建井初期生产及生活用水利用新近系砂砾石层地下水,矿井生产期间生产、生活及选煤厂洗煤用

15、水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排水。井田周围有李固110kV变电站和冯营250MW自备电厂以及冀屯110kV变电站,相距本矿井分别为22km、27km和3km,为确保矿井供电质量及可靠性,设计利用李固110kV变电站和冯营250MW电厂作为矿井双回供电电源。目前,双回110kV输电线路已架设一回至矿井工业广场,另一回正在架设,故电源落实可靠。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本区为新近系、第四系全掩盖区,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新近系、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以深灰色巨厚层状隐晶质石灰岩为主,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多充填方解石。本组实际厚度大于400m,揭露厚度2.25-100.41m,平均21.10m。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底部为铝质泥岩,中部为灰色砂质泥岩,上部为黑色泥岩和砂质泥岩。本组厚3.5719.05m,平均11.73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由石灰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本组下起一2煤层底,上至二1煤层底板砂岩底,厚91.28112.90m,平均105.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