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076780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2018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 从三到万教案语文版182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用分论点说明事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学习必须谦虚谨慎,循序渐进的道理。学习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及用分论点说明事理。自读点拨比较训练。准备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三”和“万”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可是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邓拓同志的杂文从三到万。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邓拓 (1912 1966) ,历史学家、杂文家。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

2、。主要著作有邓拓文集燕山夜话等。2生难字词(1) 字音殷盛(y n)累世(l辄 (zh )夥(hu )掷 (zh )殊(sh )(2) 词义i)聘 (p n)搦管(nu )邨(c n)姻友 (y n)请帖(ti)【殷盛】富裕。【累世】数代,连接几代人。【聘】请。【辄】就 ( 副词 ) 。【谢】文中指辞退。【妄人】无知妄为的人。【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循序渐进】( 学习、工作 ) 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默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故事,读懂文章内容

3、。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层次结构。交流展示:首先概括每段内容:第 1 段:提出“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观点。第 2 段:说明为什么要循序渐进,点滴积累。1 / 3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第 3 段:叙述“从三到万”的小故事。第 4 段:过渡段,指出应从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第 5 段:由分析故事,引出“学习要谦虚谨慎”的观点。第 6 段:分析故事,引出教训:“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第 7 段:分析阐述,提出“学习中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的观点。第 8 段:提出希望。接着划分层次:第一部分 (1 2) :学习靠一点一滴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可

4、操之过急。第二部分 (3 7) :讲述古代故事,引出“学习应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作用”的论点。第三部分 (8) :总结全文,提出希望。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作者在文中先后提出了哪三个论点?哪一个是中心论点?为什么?交流展示:三个分论点分别是:(1) 学习文化要“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要“循序渐进”; (2) 学习过程中应当谦虚谨慎;(3) 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第(1)点是揭示学习的规律,第 (2)(3)点是回答遵循这一规律,应怎么办的问题。因此,第(1)个应视为中心论点。2文中引用古代故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交流展示: (1) 作为例证,证明第 1 、 2 段提出

5、的论点 ( 要“慢慢积累”“循序渐进” ) ; (2) 引出后文第 5 7 段的两个小论点,便于议论的深化和扩充,使所讲问题更全面; (3) 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议论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故事与说理是怎样联系、结合、统一的?交流展示:作者在 5、 6、 7 三段议论的内容,就是从故事田舍翁儿子的学习态度展开议论的。4课文的标题为什么叫做“从三到万”?交流展示: (1) 文中引用了一个“从三到万”的故事;(2) 刚学会一点的人,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后面的学问还多得很,要谦虚谨慎,用心、专心。要从“三”学到“万”; (3) 知识在于积累,要“从三到万”,(4) 学习要循序渐进

6、,要“从三到万”;(5)从文字结构上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需要教师“从三到万”的指导。因此,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6) 教师教学生,要从易到难,“从三到万”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5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式?交流展示:运用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方式,即在阐明正确观点的同时,批评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做法。它的作用在于是非对比鲜明,道理清晰可辨,具有循循善诱的意味,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作者正确的观点。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以第 1 段为例,举例说明本文议论语言的严密性。交流展示:开头提出“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的设问后,并不立即答问,而是作辩证的分析:“对于这个问

7、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用“一般地说”作一限制,从通常情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这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些分析论说的语句,这样的辩证分析,尤其是必要的限制性词语,运用准确,有效地增强了议论语言的严密性。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2 / 3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由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并且我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文化要“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要“循序渐进”。2拓

8、展延伸以本文的故事为例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中“反”是类推的意思,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做到举一反三了吗?交流展示:从傻儿子学识字的笑话中,类推得出许多学习方面的道理,这就是举一反三;而且我们能认识到谦虚很重要,课堂中的谦虚也是一种举一反三。3布置作业分析作者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好处。交流展示:作者把分析说理和运用故事相结合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比单独的讲道理更能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这在写作中值得借鉴。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从三到万第一部分 (1 2) :议论学习方法问题。第二部分 (3 7) :从小故事引出,议论学习态度的问题。第三部分 (8) :提出希望。论证方法例证法(2 、3、 5 段 )写法阐明正面道理与批评错误认识、做法相结合。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通过这篇议论文的教学,我觉得这篇议论文由故事引出论点,结合故事阐明学习的道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这种写法说理浅显易懂,又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本文论点之间内在联系紧密。既然学习要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就必然要求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必然要求重视教师的作用。这一点在课堂上我不仅让学生知道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更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学习中要遵循这个规律。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